面对心肌梗死您知道怎么护理吗?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心肌梗死,护理,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30 14:52
张志丽
(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卫生院全科医学 河南信阳 464000)
心肌梗死是老年常发疾病类型,发病非常突然,如果发病时身边没有人,可能会有致命的风险,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多学习相关知识点,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如果不幸出现心肌梗死,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并且要重视护理服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一般护理
对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患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病情状况,是否严重,预后转归等,需要对情绪做出控制,作为医生,则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述,卧床休息的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脏承担的压力,减轻负荷,避免病情过度加重,发病后1-3 天一定要多休息,体位为平卧或半卧位,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照护,对探视做出限制,避免打扰到患者日常休息。对病情不是非常严重的患者,不要过长时间卧床休息。
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心电图、心率、血压、心功能等相关检查,对急性期患者必须进行心电监护,如果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多元性室性期前收缩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心脏方面的相关检查,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做出处理。出现心搏停止的情况,要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病情方面的监护,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护理计划方案,为患者的早日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尽早回归到社会。
2.饮食指导
疼痛感受明显要禁食,在3 天内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度到半流质、普通食物,在食物的选择上,要遵循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等,不要摄入过冷过热类饮料,少食多餐为原则,减少胃肠消化及吸收的负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对便秘患者需要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避免加重心肌缺氧的情况,降低猝死的风险。
3.合理活动
告知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适量的活动,对患者来说,活动的意义普遍认识不完全,所以需要对患者做出活动方式的确定,并监督患者执行,在活动中,发现不正确需要做出合理指导和调整。在一周时间内逐渐过度到床边,或者在椅子上等,随着身体状况恢复,1-2 周时间辅助离床,在室内缓慢走动,2-3 周时间从室内过度到室外活动,慢步行走,活动时间需要结合机体状态确定,不能出现劳累情况,避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以及心律失常等事件。
4.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作出安慰,多关心患者,细心照护,要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需要对患者和家属的感受做出分析,结合危险性等相关情况,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需要做出分析,减轻恐惧感受,避免出现焦虑等情况,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救护时,医护人员也要沉着面对,在相关工作开展中,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盲目自信的情况,过分乐观情况,可以指导患者需要对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存在焦虑情绪患者,选择放松疗法,并要求患者对生活方式做出合理的调整,让患者学习气功,自如地应用放松疗法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外界环境的刺激。
5.出院指导
重视对患者开展知识点的宣教,讲述疾病的相关内容、注意事项等,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要定期复查;指导患每天要适量活动,不能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对外界的相关刺激因素需要做出分析,不要观看暴力性强的电影等,降低对自身心理感受的刺激,要做好保暖,避免着凉;对盐分的摄入要做出限制,不能出现暴饮暴食等陋习;身上需要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做好紧急备用,药物也要妥善保存,出现不足或丢失时要及时补充;教会患者要掌握简单的家庭救护方法,感受到不舒服的情况,要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原地休息,如果出现生命危险要及时拨打120 求助,立即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有条件可以进行高流量氧气吸入,出现呼吸暂停情况,对胸前叩击1-2 次,并进行人工呼吸。
6.预防心肌梗死措施
对心肌梗死来说,相关调查显示40 岁以上的人群,62%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或危险因素,其中超过80%对心脏健康相关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不足,对存在冠心病或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对心肌梗死做好预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
日常生活中不能抬过重的物品,搬重物弯腰时机体压力比较大,会对呼吸、机体循环等产生影响,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要重视精神状态的调整,学会放松,要愉快生活,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平静面对;在洗澡时要注意不能饱餐或饥饿状态下进行,需要对水温进行合理的调节,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会对皮肤血管产生影响,导致扩张情况的出现,过多的血液会进入到体表,导致心脑部位出现缺血,洗澡时间不能过长,洗澡环境过于闷热,也不能通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机体的代谢水平比较高,很容易出现缺氧、疲劳等,所以对存在冠心病等高危因素患者,需要做出管理;气候出现变化需要当心,严寒或者冷空气影响,会对冠状动脉产生影响,出现痉挛并发血栓等事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气候出现明显变化,气压处在较低水平,患者会出现明显不舒服感觉,在相关资料中发现,气候较差时,持续存在低温、大风等情况,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遇到恶劣天气,要注意做好保暖等工作,常备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保护;对心肌梗死情况需要对其症状做出预测和管理,对其症状做出辨别,心肌梗死患中70%的患者存在征兆,主要有:心绞痛突然加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疼痛感受较强,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对相关不良征兆需要做出预测,对心肌梗死征兆症状发病前一周,少部分患者在数周前出现,上述症状一旦发生,要认真面对,并且及时就诊。
总之,心肌梗死疾病发病急促,进展快,致死率也比较高,需要及时开展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护理方案做出调整,保证患者的早期恢复,让患者更快速回归到社会,还要重视心理疏导、健康服务等,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降低病死率。对胸痛中心来说也有绿色通道,可以优先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就要开始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尽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提升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简介:张志丽 1989.0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