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控制策略分析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准确性,食品安全治理,食品安全
  • 发布时间:2023-08-15 21:24

  王光勇1,2

  (1. 湖南省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常德 415700;2. 桃源县市场监督管理检测检验中心,湖南常德 415700)

  摘 要:食品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食品检测能确保食品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消费者信心,推动产业发展。然而,当前食品检测准确性受到检测技术、人员技能、标准规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期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确保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检测;准确性;食品安全治理;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食品检测能确保消费者食用的食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进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信心,推动整个食品产业的发展。然而,食品检测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测技术、人员技能和标准规范等。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共同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确保食品安全。

  1 食品检测准确性的重要性

  食品检测准确性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企业声誉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准确的食品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食品品质信息,有助于避免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食品检测准确性对于维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精准的食品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品质,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同时,准确的检测结果能够揭示无良企业产品的真实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食品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准确的食品检测结果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此外,高准确性的食品检测结果有助于提升国内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1]。

  此外,准确的食品检测对食品企业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食品企业需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食品。准确的食品检测可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准确的食品检测也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当前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2.1 检测技术和方法存在局限性

  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现有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处理复杂食品成分和污染物对检测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挑战。

  对于微生物检测,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计数法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可能导致检测效率低下。PCR 技术虽然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但可能受到实验操作、引物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准确性降低。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在处理复杂矩阵的食品样品时,可能受到矩阵干扰,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诱导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虽然可以提高准确性,但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检测场景的应用[2]。另外,对于残留农药检测,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常用方法可能受到色谱柱选择、流动相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检测准确性。同时,复杂的食品矩阵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生物毒素检测中,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在处理含有多种生物毒素的复杂样品时,可能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准确性受到影响。

  总体来说,现有的食品检测技术和方法在面对复杂的食品矩阵和污染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需要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2.2 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

  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①不熟练的操作可能导致实验误差。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操作,如样品处理、仪器使用等,这些环节都对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要求。若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准确性降低。②正确的判断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在食品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如果检测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难以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 标准和规范的完善程度较低

  食品检测准确性受到标准和规范完善程度的影响。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能够为检测结果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准确性。然而,目前部分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存在不足。

  ①某些食品安全指标未充分考虑到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例如,某些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即使检测结果符合现行标准,也无法真实反映食品的质量。具体来说,有些指标可能过于宽松,容易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而有些指标可能过于严格,导致合格食品被误判为不合格。②新兴食品污染物和添加剂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随着技术发展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变化,新型污染物和添加剂不断出现,但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更新速度跟不上这些变化。例如,在处理含有新型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实验室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其安全性。③实验室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也会对食品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如果实验室操作规程不够严谨或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将增加。例如,实验室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导致样品污染或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或者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纠正措施,使得实验室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3 控制策略

  3.1 提高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准确性

  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解决现有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和促进检测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准确的检测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测食品成分与污染物含量,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在科研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跨学科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例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可以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和可靠性[3]。

  此外,为了确保新技术和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优化。这包括对新技术的稳定性、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评估,确保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食品检测的需求。在验证过程中,可以借助实验室模拟、样品对比等手段,以确保新技术和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应广泛推广新技术和方法,让更多的检测机构和人员能够应用这些先进的手段进行食品检测。这需要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如举办专业研讨会、发布技术指南等。通过这些途径,广泛传播新技术和方法,提高整体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3.2 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

  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是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另一个关键措施。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直接影响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确保检测人员具备准确进行食品检测的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①定期开设专业的培训课程,为检测人员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涵盖食品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检测人员更好地掌握食品检测的知识。②在培训和考核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实际操作演练、模拟检测等活动,让检测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有助于检测人员在面对实际食品检测任务时,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各项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4]。③注重培养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培训课程中,加强对食品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使检测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④建立健全检测人员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在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发检测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体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3.3 完善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体系

  完善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体系在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健全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可以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和完善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5]。这些标准应该基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经验,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反映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同时,检测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适应食品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快速发展。 ②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这包括为检测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执行各项检测任务。此外,检测方法和操作规程应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便在不同的检测场景和环境中都能够发挥作用。在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国际接轨,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提高国内食品检测的水平,并为食品出口提供有力支持。③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经验,可为国内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④加强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检测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会等活动,让检测人员和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食品检测标准和规范,并予以有效实施。

  4 结语

  总之,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是确保食品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提高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准确性、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以及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的整体策略。在提高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准确性方面,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先进、更准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实施这些策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检测机构、研究机构和检测人员等,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确保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春兰, 王雪梅, 徐文栋. 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及解决策略探析[J]. 食品工业,2019,40(7):167-170.

  [2] 孔小华. 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食品工业,2023(8):46-48.

  [3] 高伟, 林佶. 食品质检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18(4):222-223.

  [4] 杨情学. 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J]. 现代食品,2020(12):134-135.

  [5] 姜欣. 浅谈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3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