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唐红生
责任编辑/周锦宜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我去过贵州几次了,今又抵达。在贵阳待了两天,便前往心仪已久的西江千户苗寨。
葱茏的山峦、悠闲的云朵、碧翠的田野……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200多千米路程在欣赏美景中不觉已到。抬眼望去,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随山势起伏绵延,层叠而上。耳畔响起汩汩流水声,一条河宛如玉带,将苗寨一分为二。我一直以为,西江千户苗寨名字的由来是西江穿寨而过,现在才知此河不叫西江,而叫白水河。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后来陆续有其他苗族分支加入。在我眼里,西江千户苗寨就像一位藏在深山中的绝世美人,让人初见便怦然心动。
凝固的艺术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石板道古朴自然,临河一侧是木栈道。在寨子里随性穿行,吊脚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如入迷宫。
吊脚楼这名字很形象,因楼通常建在山坡上,有高低落差,需前后竖立长短柱子,才能确保每层楼分别处于一个平面上,这就形成了半边着地、半边吊脚的“吊脚楼”。吊脚楼多半为三层:一楼存放农具,关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为粮仓。目光落在二楼,长廊轩敞,一条长凳的外围是木质栏杆。苗家女子常在此挑花刺绣,也聊天、乘凉,因而这儿有个贴切的名字——美人靠。房顶盖着一片片黑瓦,四个角微微翘起,连同带花纹的窗棂、厚实的木板门,无不散发淡淡的古木香味和烟火气息。
鹅卵石镶砌的台阶高低不平,巷子宽宽窄窄,曲径通幽。三角梅爬满了栅栏,红的、粉的、紫的,开得正艳。房前屋后翠竹摇曳,花草婆娑。戴着眼镜的老婆婆正埋头绣花,阳光温柔地穿过房屋间隙落在她身上。她满脸专心、神情淡定,针线间,似在回忆童年趣事。
风雨桥也很有特色。风雨桥多建于河流上,通常由桥、塔或亭组成。白水河上有好几座风雨桥,如一颗颗巨大的纽扣,把两岸连在一起。我仔细观看二号风雨桥——嘎铥僦。嘎铥在苗语里是螃蟹的意思,僦是桥之意。桥面两旁设置栏杆、长凳,形成了长廊。长廊上面还用大大小小的梁木榫卯构建了廊顶,刮风下雨时,方便行人躲雨,平时也可歇歇脚。亭子檐角翘起,顶端雕有宝葫芦和仙鹤等吉祥物,工艺精美。河水或湍急或平静,风雨桥气定神闲,似在岁月中遐思。
过了一号风雨桥,眼前一派田园风光。水田中秧苗葱绿,远处山峦上的层层梯田犹如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山腰,又如天梯,一直通往山巅上那片云。寨民们有的犁田,有的种瓜点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丰衣足食的生活。
独特的风情
路两边的店铺门面不大,一家挨着一家,银饰、牛角梳、披肩围巾、苗族乐器……琳琅满目。
苗家姑娘全身戴银,亮闪闪的,光彩夺目。最为显眼的是银冠,缀满银片做成的花鸟,时不时发出风铃般声响,悦耳动听。
租赁苗族服装兼有化妆服务的店铺里熙熙攘攘,挤满了游客。经过打扮后,游客们变身“苗族人”,让摄影师一路跟拍。
这里的小吃极为诱人,有麻辣米粉、原汤牛肉粉等,还有风干的牛肉。卖糍粑的在店门口当众加工,现做现卖。一段粗大的树干被掏空,做成了木槽。只见一位苗家妇女双手拿着大木槌,一下一下地打着里面厚厚的糍粑。每打一下,都会带起一道道黏黏的白丝,细细长长,看样子很耗体力。
能歌善舞仿佛是苗族人身上的标签。中心广场上,数十名身着苗族服饰的男男女女围成一个大大的圈,男子吹着动听的芦笙,女子载歌载舞,长长的裙带和满身银饰随节奏叮当作响。我仿佛听到风卷着云唱起了丰收的颂歌,金灿灿的稻谷堆满了粮仓,四处流淌苗家人的幸福和喜悦!
苗寨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到此地必定要赴一场长桌宴。我们来到一家苗家传统美食店就餐。人们在狭长的桌子前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佳肴。当地人喜欢用鱼腥草炒腊肉,奉为佳肴,可我不大喜欢那味儿。我最爱吃的是酸汤鱼,底料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味道很独特。这是一家“旅游扶贫带动示范户”,想来红火的生意也带动不少寨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芦笙响起,盛装的苗家姑娘一边唱歌,一边给客人敬上米酒。她们各拿一只碗,由高到低连成一线,最下的碗直接连着客人的碗,然后从高处斟酒,酒便流到客人碗中。如若不喝,她们会不停地围着你唱。歌声悠扬,米酒醇香,气氛热烈,南来北往的游客,个个酒不醉人人自醉。
迷人的夜景
晚饭后,太阳沉到山的另一边。我到达山顶上的观景台,凭栏遥看对面,苗寨风光尽收眼底。千户苗寨的“千户”并不夸张,真有一千余户人家。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从山脚向山顶铺展开去,快把两座山头包裹起来,蔚为壮观。
天色渐暗,千户苗寨开始淡妆浓抹。起先点点灯光不大显眼,仿佛是散落在山间的星星,高高低低,明明暗暗。天空慢慢地蓝起来,吊脚楼渐渐消融于茫茫夜色中,灯光在漫山遍野闪烁,如梦如幻,苗寨简直成了灯的海洋,神秘而幽静,娇媚而迷离。万家灯火把白水河染成了五颜六色,似银河泻入深山,恰如“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诗境。
下山回到寨子,灯光将行人的身影映在石板路上,短短长长。酒吧时而飘出现代乐曲,时而响起古朴婉转的苗歌,时而欢快激越,时而淡淡忧伤。
回到民宿,门上挂着的红灯笼透出朦胧的光亮。我静静地坐在窗边,仰望深邃的夜空,一轮圆月高悬半空,清辉洒向苗寨,我沉浸其间,久久不能入眠……
西江千户苗寨,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历史的沉淀,就像一件被匠心捶打的银饰,精美而富有内涵。离开时,回望苗寨,我忽然想起白水河边竖立的一块大石,上面是余秋雨先生题写的一句话——以美丽回答一切,这正是我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