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隧道消防系统,结构组成,施工技术
  • 发布时间:2023-10-27 20:59

  赖泽斌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5)

  摘要:文章以某隧道消防系统为例,重点围绕该系统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涉及取水构筑物的设计、低位水池的建设、传感器的配套等方面,同时阐述隧道消防系统的核心组成,提出消防设备的选型思路与方法。在全面规划、妥善施工之下,建设高质量的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以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结构组成;施工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8

  文章编号:2096-4137(2022)18-144-03  DOI:10.13535/j.cnki.10-1507/n.2022.18.49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km/h,隧道净宽14.75m、净高5.0m。沿线某隧道为左幅长2377m、右幅长2345m 的分离式隧道,进口端布设高位消防水池。水消防系统是该工程隧道施工中的重点内容,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性与该系统的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需注重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

  2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的水源设计

  2.1 取水构筑物的设计

  加强现场勘察,综合考虑水源的水文条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工作。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通常从山间溪流取水,但由于地形、水文的特殊性,可能会遇到断流现象,导致打管井达到100m 后仍无水。在此局限性之下,需另外寻找水源,随之会增加工作量,工期因此而延误。因此,需要在正式设计前做全面勘察,明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规划,保证取水的合理性。

  2.2 取水构筑物类型的选择

  消防取水构筑物常见类型包含大口井、管井等。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匮乏,无可利用的地表水,仅能够以打设管井的方法进行取水。若场地周边分布有河流,可直接应用地表水。若隧道现场的地下水层约为5m,底板埋藏深度在15m 以内,同时现场的水资源储量丰富,可考虑设置大口井的方法,以此满足隧道消防系统的取水需求。

  2.3 低位水池的建设

  视现场情况合理设计并建设低位水池,但在工程实践中可能存在低位水池容积不合理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变化,隧道周边的消防水源均有所改变,难以满足消防系统的取水要求,此时需适配洒水车和消防车,在此类设施的辅助下将更远处的水运至现场用于消防,而此方式必然存在运水时间把控不合理、运水工作量大、成本投入多等局限性,不利于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背景下,可以考虑低位水池的建设,存储可用于一次消防的用水量,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中,有必要结合现场水文条件合理规划低位水池。

  2.4 消防水量的确定

  根据城市隧道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的规定,隧道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计算,消防用水量包括隧道洞内消火栓用水及其隧道洞口外消火栓用水。考虑火灾时影响范围一般在20 ~ 50m,恶性事故影响范围稍大,按 2 个消火栓(4 支水枪),每支水枪出水量按5L/s 计,共20L/s,同时要保证隧道洞口外1 个消火栓供水消防车扑救,隧道洞口外消火栓出水量按10L/s 计,干管设计总流量为30L/s。因隧道洞口外给消防车供水的消火栓是间断使用,所以设计消防总用水量按20L/s 计算。

  根据规范,结合本项目隧道长度,火灾延续时间按4h 计算;消防设计用水量为288m3。

  3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施工技术要点

  3.1 取水设施及隧道外供水管网的施工

  (1)建设300m3 高位水池和300m3 低位水池,打井取水,深井日出水量≥ 150m3。日常水源源于深井,遇火灾事故时,应及时启用低位水池的蓄水,将其提升至高位水池中,而后由高位水池通过2 根出水管向隧道环状给水管网供水。管网保持常有水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即可投入使用。高位水池池底的标高能使隧道消防管网有≥ 0.4MPa 的压力。

  (2)在规划低位水池后,于周边设半地下式水泵房,配套2 台卧式单级消防泵(1 用1 备),泵房周边建设电源室,配套采用PLC 控制方式的控制柜,将此控制装置接入隧道PLC 环网,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以便数据向隧道管理站监控室高效上传。水泵控制柜采用星三角方式启动水泵,此装置的运行稳定性突出,即便遇到紧急情况也依然可正常运行。水泵控制柜具有低频自动循检功能,提高设备自防护水平,防止生锈抱轴或是出现其他的异常状况。

  (3)深水井潜水泵采用自动控制。当蓄高位水池水位升至高水位时停泵;当水位降低至低水位时开泵,潜水泵控制柜设置在潜水泵井室内,潜水泵软起控制、具备低频自动循检功能;潜水泵控制柜通过RS485 总线与水泵房PLC 通信并受PLC 控制;高位水池水位传感器的控制电缆随DN100 进水管道布置。

  (4)水泵房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至隧道的管道分别采用的是DN100 镀锌钢管、DN150 镀锌钢管,管道法兰连接,在保证管道连接的稳定性和严密性后,采取防腐措施,再直接埋入消防管沟。管沟内直线段按3m 的间距有序布设混凝土支墩,局部纵坡较大或是存在管沟拐角时,加密布设支墩,然后覆土,设置地标。

  (5)为高位水池出水管配套缓闭式止回阀,借助此装置防止水倒灌高位水池。

  3.2 隧道内消防管网的建设

  (1)隧道左、右洞行车方向右侧电缆沟分别设DN150 热浸锌镀锌钢管,将其作为主干消防钢管使用,干管供水系统工作压力≥ 0.4MPa。按照50m 的间距依次以焊接的方法连接至隧道内的联合接地网系统,主干导管间用挠性卡箍接头连接。对于管道伸缩节、阀门的布设,在管道两侧设沟槽法兰,以法兰连接的方法实现与管道设备的稳定连接。

  (2)隧道内主干消防管道有管道支架装置。在管道支架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管道在消防水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力等外部作用力,合理选择与设置,确保管道支架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因素的影响。本隧道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主支撑采用L50×50×6mm 等边角钢,按3m 的水平间距有序布设支架,支架遇支管部位或是闸阀时,可采取局部加强处理措施。

  (3)隧道内按1.5km 的间隔依次设横向联络管,用于联通左右洞主干消防管,从而建立完善的管网系统。在此方式下,若管道某处存在故障,水流也依然可经由环网绕行。于人行横洞与主洞交叉部位设管道井,其联通至横埋主洞下的消防套管,再于消防套管与主动消防管沟联通部位修筑检查井,以满足隧道消防系统日常运营中的检修要求。

  (4)自然界的水在常温状态下约有2% 的溶解空气,输水期间空气从水中释放,汇聚至管道设备密集部位和管线最高点,形成的空气袋会对水的流动造成阻碍,导致输水困难。若上游阀门关闭,水流可在惯性作用下向前流动,管道中形成负压,甚至出现管道接口崩裂的异常状况。针对该问题,可在主干消防管道的最高点、隧道出口、检查井内设置微量排气阀,用此设施调节输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实现稳定地、高效地供水。

  (5)隧道输水管线较长,但隧道坡度平缓,因此无显著的高度势能差。为合理增加高度势能,可以考虑调高高位水池高程的方法,但此时有过强的静压,严重时该部分静压超出消防设备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严重威胁消防设备的安全性。为此,在管网上增设减压阀,用于调节出口静压,将其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并保证出口动压的稳定性。

  (6)主干消防管网横向联络管、减压阀前后均配套检修阀。结构型式方面,检修阀的阀门以闸阀和蝶阀为主,其中闸阀的开合指示明显且仅存在较小的水头损失,但该设施占用空间较大,密封性能有限,因此在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中缺乏可行性。经过设施性能、施工便捷性多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后,确定的是手轮式蝶阀。

  (7)隧道内消防给水管道每隔5 个消火栓箱处设置检修手柄蝶阀。为补充主干管轴线热胀冷缩,按500m 的间距依次设置管道伸缩节。在主干消防管与横向联络管交叉部位设柔性橡胶软接头,此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道横向移位量,也有助于减小因错位而产生的扭力。

  (8)隧道内消火栓箱按50m 的间距有序布设到位,配备单管双头减压稳压消火栓、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设施。

  3.3 隧道外消防管网的建设

  (1) 隧道洞口外和隧道紧急停车带处设置规格为 DN150 的地上式消火栓,可为消防车补充消防用水,以配合灭火器和消火栓扑救较大的火灾。

  (2)水泵接合器是室外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管网供水的接口。当泵房消防泵发生故障或发生大火,隧道洞内消防水量不足时,室外消防车可通过水泵接合器向隧道洞内消防管网供水。所以在隧道洞口附近应设置水泵接合器,设置数量应根据每个水泵接合器的出水量10 ~ 15L/s 和全部隧道内消防用水量由水泵接合器供给的原则计算确定。

  (3)隧道外消防管道采用DN150 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通过法兰盘连接,管道埋设深度为1m 左右(根据现场调查收集资料,项目地最大平均冻土深度为0.81m),且应大于当地最大冻土深度0.15m,为防止热胀冷缩对管道产生不利影响,适当位置处设置管道伸缩器。管道经除锈后刷环氧煤沥青底漆一道及面漆两道进行防腐。

  (4)供水管道进隧道前设置Y 型过滤器井,用于除去水中的杂质。此外在入口处还需设置排气阀井、闸阀井、排泥阀井等设备。

  3.4 消防管网的监测措施

  隧道供水采取的是单侧常高压供水的方法,供水距离较远,局部管网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出现问题。为及时掌握沿线管网的运行情况,在关键节点设管网监控设施,以监测的方式感知异常状况,及时反馈,以便相关人员尽快采取处理措施。本隧道消防管网监控的具体要点如下:

  (1)手动报警按钮与消火栓箱合并设置,若箱门打开,开箱报警回路随即产生报警信号,及时向监控中心反馈,同时摄像机监视消防设备箱,产生影像资料并将其传输给监控室,于主监视器上显示,向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呈现现场状况。

  (2)主干消防管网横联络管前后均有信号蝶阀,信号传输给PLC 后,再进一步传至监控室。在现场监测和高效反馈的机制下,若检修时关闭阀门组合错误或是经过检修后未打开,下游管网无法正常运行,如畅通效果差,此时可及时报警,以便尽快处理,使管网恢复畅通状态。

  (3)减压阀前后均有远传压力表,由此仪器采集压力信号,先上传至PLC,再进一步传递至监控室,及时呈现管道静压动压的具体数值,工作人员可根据实测结果判断消防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例如检测管道是否破裂、减压阀是否失效等。整个“现场监测、信息反馈、故障识别与处理” 流程可高效推进,能够尽快识别问题并处理,以保证消防系统的稳定运行。

  (4)为水泵出水管适配远传压力表,用该仪器监测水泵运行时的供水压力,判断该项指标是否正常。为监测高、低位水池的水位,适配远传水位显示仪,用该仪器监测水位,判断是否存在变化;同时设置浮球,若水位有异常波动,可实现超高、超低水位报警。取水井中配套的是液位传感器,可用该仪器监测水位,及时呈现水位的高低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消防系统具有安全防护作用,属于重点建设对象。而消防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复杂性,工程人员需充分考虑现场水文条件、隧道建设规模等基础条件,做好消防系统取水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监测仪器的配套等相关工作,建成高品质的消防系统,确保在隧道发生火灾时可及时启用,快速扑灭火势,保障隧道的运营安全。

  作者简介:赖泽斌(1982-),男,福建漳州人,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高速公路机电施工。

  参考文献

  [1]王利民.地铁隧道消防管道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1(27):100-101.

  [2]李洪舟,李家旺.终南山隧道监控、消防、电力系统的布设及施工[J].科技促进发展,2011(S1):134,331.

  (责任编辑:肖央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