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美学理念的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美学,理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0 11:25
文:武威职业学院 任陶 ● 责任编辑:林曼曼 hztg2010@126.com
一、会展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会展设计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学科,我国会展设计课程的开设时间比较短。从目前情况看, 会展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还没有与市场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状态。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部分高校会展设计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基础课程偏多, 专业实践课程薄弱,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是会展设计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设计脱离生活实践, 导致设计仅仅停留在方案这一阶段, 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论证和拓展;第二,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教师还没有转变以往传统授课方式, 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的认知层面, 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第三,会展设计课程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大多埋头于设计技巧, 没有从根本上创新自己的设计能力, 所教授的会展设计课程缺乏创新思维, 从而导致设计的作品缺乏内涵、缺少活力。
二、基于艺术美学理念的会展
设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一) 可行性
首先, 随着会展行业的火爆发展,会展设计课程受到人们的追捧。会展设计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融合艺术美学理念进行会展设计课程的教学, 使其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其次, 会展行业的迅速发展, 会展设计课程教学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大力推进各高校设置会展设计课程, 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各类院校进行改革和创新试点, 教育部门加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引进艺术美学, 将艺术美学融入会展设计教学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最后, 会展设计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迭代的一门学科, 集实践性、时代性为一体, 这就要求会展设计专业人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创新思维, 利用艺术美学来丰富自身创新灵感,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它的发展方向, 使会展设计课程更加完善。
(二) 必要性
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教育模式必然要求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会展设计课程的改革对培养会展设计人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展设计已涵盖众多设计门类及形式, 涉及广泛领域, 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和补充其内涵。艺术美学与会展设计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艺术美学融入会展设计课程之中, 是艺术美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艺术美学辅助空间设计、工程建造等手段的实现, 将艺术美学理念呈现在公众。培养会展设计专业人才, 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学习设计的技能, 还要培养其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会展设计专业不仅是纯粹的艺术赏析, 更在于实践的操控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设计艺术水平的鉴赏能力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会展设计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善。因此, 要基于艺术美学理念的会展设计课程的改革,培养出优秀的会展设计专业人才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艺术美学理念的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 引入艺术美学项目进入课堂,实现研学互动教学模式
会展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课程, 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之内,还应当走出去了解更多市场需求下的会展设计。在会展设计课程中, 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提供接触实践项目和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 可通过以下途径:
1. 校企合作的方式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在社会上的人际资源, 有效筛选课程教育合作展览,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会展设计课程基于艺术美学理念下教学的选择, 不能一蹴而就, 要慎重选择。所要合作的对象必须具有艺术独特性以及精神传播性,更加注重对设觉设计和人性化设计。学校让学生参与到企业设计项目中, 企业整合学生的创意和方案开展项目的实施,最后教师将成功的案例引入会展设计课堂上, 作为创作实践内容的教学。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增加校企二者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艺术美学的了解和兴趣, 在完成学习会展设计专业课程后,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专业设计技能, 这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进入课程的方式来进行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了解展览运作、设计、运营等多项工作角色, 有效提高学生的会展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把学生需要的学习技能融入到项目中去, 在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整合统筹会展设计课程教学目的、欣赏展馆艺术美学的双赢局面。例如, 从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实际教学成果看, 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使理论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每年广西博览会都会要求高校学生进行深度调查和设计, 为东盟博览会做出切实可行的会展设计方案。此外, 每年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房博会、汽车展等会展活动,实现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的目的, 为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参观各种展馆
展馆的各种资源都吸引受众群体, 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真实的展览项目都可以作为会展设计课程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根据会展设计课程要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 提前与各展览沟通, 提前知晓各展览计划, 配合高校会展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同时, 展馆工作人员, 具有一定公众教育经验,也具有真实展览实操经验, 对于课程项目教育开展模块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接, 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合作导师。在课程的有效主控思路下, 不同身份教师参与丰富课堂, 并拒绝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让有规划的教学模块导入会展类设计课程,根据检验, 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新颖的设计方式虽然还不成熟, 但相比过去的课程练习, 参观各种展馆的方式不但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还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尝试的参考, 进一步验证了改革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能力和思维的拓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 深化学生的设计观念,为后面的专业设计做好铺垫, 这就是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例如, 2015年上海六馆(美术馆) 联合的活动征集“在美术馆做我的活动” 公众征集活动下的展厅空间与道具设计等, 通过艺术美学的熏陶,提高会展设计的水平。
3. 合理设置会展设计课程
长期以来, 会展设计课程大都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展设计的主要课程是设计素描、图案基础、平面构成, 二维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这样的课程设置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 导致会展设计实践能力偏弱。因此, 在会展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 还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会展设计课程的趣味性, 使学生不至于在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失去对设计的兴趣。通过实践设计有利于更深一层学习会展设计课程。
(二)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生课程互动模式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想要提高学生会展设计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自己本身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高校应当积极鼓励教师去国内外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学习国内外培养会展人才的先进经验;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大型展览会开拓视野;鼓励教师到知名展览设计公司挂职并参与项目实践设计, 了解专业新的发展发展模式;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还要多参加国内外会展设计的专业比赛, 开展学术交流讲座, 积极参加科研申报。教师要积极参加艺术美术相关的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提高教育能力,并转化为有益于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思路与整合能力。
2. 合理设计师生课程互动模式
开展会展设计课程的教学, 不应该是简单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汲取的形式, 而应该是以团队合作的角色。不论是通过讨论、讲座、游戏的任意方式, 其核心主要是师生自由、平等的模式, 这种模式往往能激发会展设计的灵感和创意。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到美术馆扮演不同职业角色开展项目, 在逐渐深入过程中完成会展设计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技能掌握。师生在不断地沟通和互动中, 学生能够展示课程项目成果、课程现场提报、展览设计搭建等一系列项目总结与反馈。通过师生良好互动模式, 公平地反馈评价机制, 能够提高会展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三) 融入新媒体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 引进新媒体教学手段
在会展设计课程教学中引进新媒体手段, 打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在会展设计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交流, 随时对学生答疑解惑,让会展设计作品的图示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投入到会展设计课堂之中, 使各个知识点更清晰易懂, 内容更加饱满。例如, 构建数字化模型创新会展设计教学模式, 引进多媒体设备、雕刻切割机、3D打印机、灯光控制系统等设备, 通过先进工艺设备、数字化模型的引进和运用, 能有效避免模型材料的浪费, 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会展设计的积极性, 让学生设计作品更多体现原创概念设计, 大大提高学生会展设计创新能力。
2. 竞赛机制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创新是推动人类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下, 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校会展设计人才培养逐步以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培养目标, 但是多数高校对于会展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学生参加会展设计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可以多关注大学生设计竞赛并组织学生参加会展设计相关的国内外专业比赛,如原创会展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工业设计比赛、青年设计师比赛、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等等。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比赛的定位、设计目标、设计要求、创意定位、设计调研、方案确定等多个比赛阶段, 如同带领学生完成一个实践的设计项目。首先, 在参加设计比赛过程中, 学生综合运用会展设计课堂所学专业知识, 不仅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提升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其次, 学生在设计比赛过程中, 会大量查找和阅读相关会展设计案例, 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最后,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比赛, 将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分析、加工和社会项目实践,更能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比赛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增强自信心, 为学生日后社会实践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 会展设计作为我国的新兴行业, 会展设计教学不仅起到“授人以渔” 的作用, 还担任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参观各种展馆, 合理设置会展设计课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合理设计师生课程互动模式, 引进新媒体教学手段, 竞赛等措施改革会展设计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提高其艺术美学鉴赏能力, 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稳步提升会展设计的教学质量。会展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还有很多探索和研究的空白领域, 今后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探索,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会展设计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