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健康指导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年人,便秘原因,防治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09 10:26
包芳芳
(华东疗养院 江苏无锡 21406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便秘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发生便秘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给予各项综合措施,包括饮食指导、合理的运动、正确的排便习惯,以及心理干预、药物指导等。结果:可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便秘症状。结论:个体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后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便秘原因;防治对策
便秘是一种由单个或多个病因综合引起的一种症状,其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d 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伴或不伴排便不尽感。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约占老年人群的25%[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慢性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耗费了大量的医疗经费,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难题,因此,预防、合理治疗和护理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就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和健康指导进行综述。
1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1.1 饮食因素 摄食种类及习惯对便秘会产生较大影响。老年人口渴感觉下降,饮水量减少。每天摄入液体总量少于1.5L 时,可因肠道内水分过少,引起大便干结而发生便秘。老年人普遍牙齿受损,因此摄入的食物偏精细,纤维素摄入不足,总体摄入量减少,加上消化酶分泌不足,肠蠕动的刺激减弱,进而导致结肠传输时间延长、食物在结肠中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多吸收使大便干结,进入直肠后又因残渣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进而引起便秘。
1.2 运动因素 老年人普遍体能下降,运动量减少导致肠蠕动减慢,肠道内粪便潴留,水分被过度吸收,造成大便干结。另外老年人运动减少还可使腹肌、盆底肌肌力下降,排便时乏力,加重便秘。
1.3 排便习惯 对于大便的认识不足,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拖延大便时间导致已到直肠的粪便又逆向返回到结肠,水分被进一步吸收而致大便干结;拖延大便时间还可使结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刺激反应变得迟钝,形成习惯性便秘。
1.4 精神心理因素 现代研究证实焦虑抑郁是影响肠胃功能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由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疾病的影响,往往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国内一项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焦虑和老年人便秘密切相关,老年焦虑患者的便秘发生率达50.82%。而长期便秘又可导致老年人精神萎靡、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抑郁失眠等,形成恶性循环。
1.5 疾病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质性疾病的发病率普遍增加,特别是结直肠肿瘤,要注意观察老年人大便性状、排便习惯是否有改变。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肠道疾病的发现和诊断。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甲亢、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可通过改变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引起便秘。
1.6 药物因素 在临床常见的药物中,部分药物可以导致功能性便秘。比如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精神障碍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神经节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含铝的酸剂、铁剂、钙剂等,还有含砷、铅、汞等重金属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最后共同作用于肠道,对肠道的神经产生抑制作用,松弛肠道平滑肌,使肠道蠕动无力,从而引起便秘。
2 便秘的健康指导
2.1 生活方式调整
2.1.1 摄取适量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便秘患者建议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40-45 g/d,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口感较差,且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减退,难以下咽,应通过烹调工艺(细切、粉碎、调味等)制作成细软可口的食物。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可溶性纤维比例较高的食物细滑、口感较好,还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底物,具有益生元性质,对老年人尤为合适。鲜、嫩的蔬菜瓜果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应成为慢性便秘老年人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参与物质代谢,足量的消化液对于维持肠蠕动是重要的。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达2000-3000ml,建议每天晨起空腹饮300-400 ml 温开水,分2-3 次饮完,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2.1.3 合理运动 老年人的锻炼应量力而行,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以锻炼腹肌和提肛肌为主,如练习腹式呼吸、排便动作、按摩腹部等。
2.2 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首先应给予老人提供隐蔽且有安全感的排便环境。每天定时排便,与老人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建议老人在晨起或餐后2h 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要戒除边坐便边看手机或看书读报等不良习惯。相比于蹲厕,坐厕更适合老人。
2.3 药物使用指导 老年便秘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但缓泻剂不可长期使用。对于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的老年患者可以采用灌肠和栓剂。护理人员要熟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禁忌症。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症状,不能滥用灌肠,否则可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和消化功能紊乱。使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等外用药物进行通便治疗时,将药物挤入直肠后要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2.4 心理护理 对便秘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抑郁和紧张情绪,有助于便秘的治疗。护理人员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饮食及排便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对患者配合取得的效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其信心,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
3 小结
便秘对老年人的危害不可忽视,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便秘患者给予健康指导和帮助,提高老年人对便秘的认识,使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排便习惯,在饮食上加以调整并适当锻炼,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出现便秘症状不要焦虑,在遵守安全用药的原则上正确进行通便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征.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其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2):110-112.
[2]李月晟,李卓文.老年患者便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14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