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与风险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安全,影响,风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21 15:08
贠 博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陕西西安 7101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提高食品的口感、质量和保鲜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然而,这一趋势也伴随着对食品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本文研究了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构成的风险,旨在全面审视食品添加剂对食物安全的影响。为未来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人类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影响;风险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加工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广泛应用在提升食品口感、改良质地、调整颜色和延长保鲜期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然而,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也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旨在为公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促使相关产业更加关注和负责任地使用食品添加剂。
1 食品添加剂概述
1.1 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一类经过科学合成或提取的物质,被有意地加入食品中,以达到改善其质地、颜色、口感和保鲜性能等目的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这些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以及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可口度,但其需要在合理的浓度范围内安全使用,并经过相关监管机构的认可和审批。
1.2 主要用途
食品添加剂具有多重功能,其主要用途涵盖了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①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使得食品更加可口和令人满意。②食品添加剂在调整和增强食品的颜色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赋予了食品更为吸引人的外观。③食品添加剂还可被用来提高食品的保鲜性能,延长货架寿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④一些食品添加剂还可用于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补充缺失的营养成分,使食品营养更为全面和均衡。
2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正面影响
2.1 改善食品的质感与口感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安全方面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尤其在改善食品的质感与口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通过食品添加剂,食品制造商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整食品的质地,使其更为可口和令人喜爱。例如,在面点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可以改良面团的弹性和蓬松度,提升食品的口感体验,让消费者更加满意。②食品添加剂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缓食品变质和腐败的过程,这对于减少食品浪费、提高食品资源的利用率具有积极的影响。食品添加剂有助于确保食品在供应链中保持高质量以及新鲜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食品选择[2]。
2.2 增强食品色泽
通过精心选用适当的色素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制造商能够调配出更加鲜艳、吸引人的色彩,为食品增添视觉吸引力,不仅提高了食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还使得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富有色彩鲜明的食品产品。
2.3 延长食品保鲜期
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食品制造商能够有效延缓食品的氧化和腐败过程,降低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食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长时间内安全可靠的食品选择。
2.4 其他正面效果
①通过调整食品的口感、质地和颜色,食品添加剂提升了食品的整体品质,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审美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食品的消费体验,还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美味和多样化食品的追求。②食品添加剂的运用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弥补食品在生产、加工或保存过程中的损失,增加了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不仅有助于满足人体对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需求,还有助于缓解一些特定人群由饮食不均衡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3 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与风险
3.1 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3.1.1 过敏反应
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和增味剂,可能成为引发过敏反应的触发因素。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的生理现象,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呼吸急促、消化系统不适等症状,尤其是易过敏体质人群,更容易受到食品添加剂的影响。例如,某些色素和防腐剂已被证实与过敏反应有关,对于已经存在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会引发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3]。
3.1.2 慢性疾病风险
杨彩莹[4] 指出长期摄入含有特定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些食品添加剂中,人工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等被认为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人工色素作为一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与注意力不集中、过敏反应、儿童多动症等有关。唐新宇[5] 指出防腐剂和甜味剂也因其潜在的影响而备受争议,与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关联性备受关注。为了减小慢性疾病的风险,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更加审慎。
3.2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3.2.1 生态系统影响
食品添加剂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一些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排放可能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化学物质可能累积在水生生物体内,最终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一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处理可能涉及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冲击。
3.2.2 污染问题
特定的防腐剂和色素成分通过废水排放可能对水体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可能与其他污染源相互作用,形成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危及水生生物的健康。此外,废气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压力。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可能含有残余的食品添加剂,这些废物的不当处置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威胁到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生态平衡,对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4 预防和控制食品添加剂影响食品安全的对策
4.1 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标准
通过强有力的法规,相关部门能够规范食品产业的行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例如,欧盟在制定《食品添加剂法规》时,通过详细列举可用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以确保食品安全。这种法规制定的严谨性和详细性有助于规范生产商的行为,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监管机构应当拥有更强大的执法能力,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法规执行。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例,其对于新食品添加剂的审批过程非常严格,要求企业提供充足的科学数据,以确保全面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2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可以明确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范围、影响机制以及潜在的危害。例如,针对防腐剂这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研究者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探究其在食品中的作用机制、摄入量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其在合适范围内使用。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对特定人群的潜在风险。例如,针对儿童、孕妇或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以更全面地考虑其生理特点,明确他们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耐受性,从而为其提供科学的建议。
4.3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及时、透明的信息传递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还能够建立起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①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食品添加剂的权威信息,定期发布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监测结果和相关政策,使公众了解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状况以及与其健康相关的信息。②食品产业也应该积极参与信息传递,全面、透明地标示产品中所含的添加剂。清晰的标签和包装信息能够使消费者更容易了解购买的食品所包含的成分,从而使其能够更自主地选择食品。③科学普及也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或与学术机构、健康组织合作,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添加剂的作用、风险和使用建议。
4.4 鼓励食品产业采用更为安全、环保的技术和方法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食品产业应该积极寻求创新,采用更先进、更环保的生产工艺,以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依赖。①通过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例如,一些食品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回收,降低食品添加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可以加大对新型食品添加剂替代品的研发力度,以寻找既能够实现相应功能,又不带来负面影响的替代品。例如,一些天然提取物或具有抗氧化性的天然物质是较为安全的替代品,可以降低食品生产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依赖。
4.5 提升食品生产从业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①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食品生产从业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性质、用途和潜在风险。培训可以涵盖从生产工艺到质量控制的方方面面,确保从业者具备科学、安全的生产理念[5]。例如,通过强调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使相关食品生产从业者规范操作流程,降低误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风险。 ②建立更为严格的从业者资质认证体系是提升食品生产从业者安全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参与持续的专业培训和认证考核,食品生产从业者可以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对食品安全最新发展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由从业者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可以为整个产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4.6 强化食品包装上的标识
清晰、明确的标识能够让消费者迅速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成分和相应的用量,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进行选择。此外,食品包装上的标识应当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以及含量信息,从而使人们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图标或者二维码等了解食品的相关成分。例如,欧盟的一些食品包装上已经采用了简明扼要的标识系统,将添加剂以E 号码形式列示且详细注明其用途,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食品成分信息。
5 结语
食品添加剂在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等方面发挥了正面作用,但其不当使用可能引发过敏、代谢紊乱等潜在健康风险。因此,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的监管标准、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和推动绿色替代技术是降低食品添加剂负面影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其忠.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现代食品,2023,29(4):109-111.
[2] 池玉芬. 浅析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 现代食品,2019(24):123-124.
[3] 张莲莲, 李岩.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探析 [J]. 现代食品,2023,29(7):143-145.
[4] 杨彩莹. 论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 食品界,2021(11):95.
[5] 唐新宇. 试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 轻工科技,2019,35(8):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