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市政工程管理,施工,施工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09 13:36
程 梅
(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一个市政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到竣工需要经过若干环节,市政项目管理烦琐、周期长,管理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文章剖析了市政工程项目从选址、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监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施工;施工质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章编号:2096-4137(2023)04-154-03 DOI:10.13535/j.cnki.10-1507/n.2023.04.52
一个市政工程项目从建议书到竣工,历时较长,短则半年,长则3 年以上,中途会经过多个环节,历经多道行政审批手续,有较多单位和人员参与工程项目,会发生各种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参与市政工程的经验,阐述一般市政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思路及建议。
1 常见问题
1.1 项目选址
市政工程的选址问题除了要满足规划、水利、国土等部门的硬性要求外,最主要的决定者就是业主。通常业主都会找设计院,从以往图纸上查一查周边环境、地上地下设施管线等,选择一条最经济的路线,但到真正施工时才会发现路线并非最经济、最易施工的,不仅增大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造价,给其他单位及市民的工作及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以某小区冬季供暖铺设热力管线为例,由于某路是供热站到小区的最短距离,因此决定沿某路铺设管线,由于路南有几条雨污水、热力主管线,最终决定在路北实施。路北有公厕、加气站、雨污水总泵站,穿过2 条水系,紧邻2 座高压电塔,结果施工队把整条路的雨水管线破坏,泵站高压电缆也遭到破坏,造成泵站多次停电,道路大面积污水外溢,汽车无法加气,市民入厕不便,投诉增加,又加上一场较大的秋雨,此片区汪洋一片,已铺好的热力管线被泡,临时道路塌方,增加了较多的额外费用。而向南的那条路线地下管线极少,施工较方便,突发天气情况也较好应对,但是路线要长,也会增加铺设费用。
目前,所铺设线路的实际施工费用已超出预算,工期严重延误,施工难度增加,给周围单位及居民造成了极大不便,劳民伤财。
1.2 项目设计
笔者参与了多个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发现无论是工程的建设还是改造,设计单位均存在套用以前类似项目图纸、不深入实地了解的情况。给出的回复一般都是按照业主的要求,而正是由于图纸的不规范、不具体导致按照业主的要求造价不允许,这样极易造成施工方偷工减料,无法满足业主的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是设计的管道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实现全部设计功能。例如南北两泵站之间铺设一根污水压力管,原为解决北边泵站向南边泵站排水不畅问题,同时可通过此管线在城南污水处理厂应急维修养护不便接收污水时,南边泵站污水流向城北污水处理厂。设想完美,实际受各种条件制约,无法实现,导致施工完毕后无法投入运行,造成设备设施、资金浪费及损失的后果。
1.3 项目招投标
目前工程项目大部分是通过招投标公开方式来选拔施工方,这是目前比较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然而在符合资质的前提下,最低价中标存在的隐患是材料寻求最低价,一分钱一分货,势必会造成材料质量低下。部分施工方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堪忧,综合协调能力、施工经验、技术水平、人品素质等较差,一个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经常同时兼顾几个项目,精力有限,不能主攻一个项目,平时监察项目的任务顺势甩给业主,加大了业主工作量。具体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偷工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质量不过关,返工次数多,工期延误,相应增加一些不可预见费用,成本增加,施工方申请额外费用困难,超支会造成滞工,甚至工程烂尾。因为中标价较低,施工队就会在安全文明费、施工费上找补,能省则省,无法达到施工标准。
1.4 项目施工
1.4.1 施工质量控制
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现场布置等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操作中凭经验行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表现为材料多次转运、通道阻塞、车辆通行不畅、污染环境,影响施工顺利进展。正是由于最低价中标导致施工方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施工队施工只顾及自己的工程项目,不能统筹考虑,为了自己的工程项目,不惜破坏其他已建设施,施工时占地较大,挖出的泥浆污染路面,每天工作结束后不能及时清理现场,达不到文明施工的标准。有时为了抢工期,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沟槽开挖不设置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混凝土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钢筋绑扎不牢,焊接不合标准,砖石砌筑注浆不饱满、空洞多,混凝土振捣漏振或振捣不密实产生蜂窝麻面等问题,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期限与体验。由于目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固定施工人员,多是从劳务市场雇的临时工,无过硬技术,不熟悉相应的业务,不知道施工规范,看不懂设计图纸,并且不服从管理,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对于隐蔽工程不重视程序,一些工艺较简单和工程量小的工程,施工人员会趁监理人员和业主不注意时赶工期,抓紧填埋;而监理方和业主在现场旁站时,他们却磨洋工不赶工期,以为填埋或浇筑混凝土后,业主便会因为怕麻烦不检查隐蔽部位,产生很多质量隐患。
1.4.2 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大部分是在城市的市区内实施的,具有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小、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等特点。施工方为了图省事或受条件限制,施工围挡材料和图案不符合标准,场内道路不硬化,现场布局不合理,物品材料堆放混乱,未设置洗车台或洗车台设施不达标,运输车辆带泥上路;工作板房用菱苦土材料代替彩钢板房;弯制好的钢筋未设置铭牌,安全设施未设置提示牌;施工用水泥砂浆直接在沥青路面上拌和,污染了市政道路路面等,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1.5 监理过程
监理人员负责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业主监督管理施工方。但目前工程监理市场有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承揽监理业务时,存在转包监理业务、监理证照的现象,人证分离,致使监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另外,部分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监理人员的能力问题等都非常值得重视。由于一个监理人员并不是只盯一个工程现场,经常被安排监管多个工地,在一些细节上容易监管不到位。个别态度较强势的施工企业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监理人员往往在口头指正后不再多费口舌,任由施工方不按规范和图纸作业,或者直接以“管不了,施工队不听话”为由将监管工作推给业主,监理人员不敢得罪施工方,给业主造成了额外的管理困难和工程量。
2 整改措施
2.1 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关系到整个工程前期工作的成败,决定着项目的造价、将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务必要综合考量,征求国土、规划、水利、市政、交通、公安等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在满足红线要求的前提下,要多和市政等部门沟通,查阅资料与实地勘察相结合,切勿图近,贪小便宜吃大亏。业主要有发展的眼光,使选址问题不再为以后施工及使用留隐患,省时省力省财。
2.2 项目设计
设计人员在接到设计任务后,应积极主动到现场认真仔细踏勘,多和业主沟通,彻底了解业主的意图,摸排清楚工程现状及其相关联的地下管网、构筑物等真实走向、作用,尽量少套用以往相似图纸,将前期工作做真、做准、做细、做精,根据每个工程的特点难点设计出一套切实合理可行的图纸,既可减少造价,又能保证工期,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较高的保障。
2.3 项目招投标
《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能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且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格,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推广价值工程,工程追求性价比无可厚非,招标方如果不能识控功能、质量、性能的标准,也就只剩下价格这一个标准,或者为了规避履职风险,刻意压低价格,以避免引起注意,这是上游的动力。那些下游低价中标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往往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来弥补亏损。上游低价中标导致的是下游的瘦身钢筋、劣质电缆、粗糙工艺的泛滥,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多方共输的后果。“优价中标”要想改变现实,一方面,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外在规则约束;另一方面,需要重拾传统美德,强化起心动念。此外,应对投标企业进行广泛的、高频次的宣传,并给予适当奖励及补贴。
2.4 项目施工
2.4.1 施工质量控制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对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性形成的因素进行管理都是项目质量控制的范畴。一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按预定的计划及技术标准实施。二是培养单位要有专业的固定人员。施工作业班组人员高效精干,分层统一,各负其责,上下协调统一,懂技术,会识图,分工明确,工种精细划分,还可以培训带领新人。三是施工单位定期组织作业培训,进行信息沟通,将最快最新的施工技术信息传递到班组每位成员,使其及时掌握较先进的技术,不被淘汰,适应社会技术发展的变化。四是设立考核和激励制度,并予以彻底贯彻,真正实现有奖有罚,树先进,创一流。五是目标分解、责任明确。为明确各级各岗位的目标和责任,必须进行指标分解,把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做到追查有落实、落实有保障,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有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组长管成员、段长管组长、片长管段长,层层管理,每级承担连带责任,实现施工方从底层到高层的内部管理,这样大大有利于监理和业主的统一管理,节省人力、财力、时间,降低成本。
2.4.2 文明施工
要做好文明施工,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其次,现场文明施工不仅是涉及大众利益的一种举措,也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形象的窗口。因此,施工单位要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尽量进行封闭式施工,施工围挡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设置好施工铭牌、文明施工告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合理布局,材料按布置图严格堆放整齐,从而确保围内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保护已完工程免遭破坏;业主、监理、质监站按规范和标准严格要求施工方,通过现场检查、定期或非定期巡查、奖罚措施等手段约束施工方文明施工达标。
2.5 监理过程
监理工作的重点是质量控制。首先,要严把材料采购源头关。原材料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应对承包商拟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由监理、业主、承包商专业人员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考察、筛选,最终确定供货材料。其次,严把材料设备复检关。监理应严格按照程序,将材料送检,并旁站。再次,严格指导和监督施工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最后,推动监理单位提高人员素质,做出人才结构调整,尽快培养既懂设计又有施工实际经验的监理人才。同时,定期对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监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确定监理单位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建设方、监理方的协调工作。此外,还可以加强工程监理的宣传工作,以获得关联单位的认可与协作,进而达到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与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关市政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有效解决市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简介:程梅(1977-),女,山东东营人,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给排水。
参考文献
[1]戴凤娟.市政公路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3):157-158.
[2]周蕾,周红梅.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4):00104- 00104.
[3]苗峰松.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J].山西建筑,2017(23):247-248.
(责任编辑:肖央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