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餐饮模式创新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互联网+”,高校,餐饮模式
  •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9

  郭思琪,金 山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122)

  摘 要:食堂在高校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高校餐饮市场面临各种挑战,多样化的订餐方式因其高效、便捷、种类丰富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爱,使传统意义上的食堂受到市场冲击。本文主要针对高校餐饮市场的客户进行饮食需求分析,提出高校食堂餐饮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新模式,对高校餐饮探索新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餐饮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餐饮服务与智能化发展不断接轨,从之前的信息化、互联网再到移动支付,每个阶段都给高校餐饮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5 年3 月, “互联网+”行动计划被首次提出,需要借助新型科技化水平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模式与高校食堂经营模式紧密结合,打造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高校餐饮经营模式的标准化、科学化和多样化。

  1 传统高校餐饮服务管理模式的不足分析

  高校餐饮服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口味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时,由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固定的教学时间使得就餐时间相对集中,给高校餐饮服务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高校食堂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1]。①食堂中地方特色菜品引入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地域学生的口味需求。②就餐流程、窗口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较长,就餐体验急需提升。③高校食堂还需要关注支付方式的便捷性。目前,校园卡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需要随身携带且易丢失,给学生带来了不便。因此,高校食堂可以考虑引入微信、支付宝等新型支付方式,以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充值和支付,提高就餐的便利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食堂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线上预订、智能点餐等方式,可以减少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就餐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口味偏好和就餐习惯,为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有力支持。高校餐饮服务需要不断适应学生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支付方式、运用互联网技术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餐体验。这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高校餐饮市场用户需求分析

  2.1 更追求高性价比

  学生们有固定的消费频率,饮食又在生活支出中占主要部分,学生在日常就餐时往往会考虑质量、价格以及自行购买力等因素。在3 个因素中,价格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学生购买食品花费的价格越低,满意度就越高,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发挥的效用也就越大。

  2.2 更追求营养均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校园饮食的要求已经由吃饱、吃好转化为吃得健康,吃得种类丰富。不仅关注食品种类和风味,更倾向于追求营养配比和食材的溯源地等因素。

  2.3 更规律的就餐时间

  在校学生的就餐时间因受固定上下课时间影响而相对集中,个别个体就餐时间无规律。在就餐高峰期,经常看到排长队购餐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上下课时间相对统一,且部分同学已经形成相对规律的饮食时间。学生期待在相对固定的就餐时间,能够更高效率地享受到营养健康的美食。

  2.4 更追求时代潮流

  当代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观。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学生们通过手机软件平台就能享受在线点餐的功能,美食送到宿舍楼下,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服务,这种点餐方式现在已相当普遍,并深受大学生喜爱。

  3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餐饮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3.1 互联网平台实现的条件

  食堂管理人员应深入分析当前高校餐饮服务的现状与挑战,探索最佳的管理模式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互联网订餐平台的建设是创新高校餐饮服务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高校餐饮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对就餐时间、价格及用餐体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期待。他们希望减少等餐时间,以最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用餐体验。而互联网订餐平台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可以满足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学生普遍具备了使用互联网订餐平台的条件。这为互联网订餐平台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来看,互联网订餐平台是高校餐饮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理想选择。

  3.2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平台

  在确认互联网订餐平台的可行性后,食堂管理人员需要采用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来构建功能丰富的平台,以使其运行效益最大化。技术人员在设计平台时,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确保每个功能板块都能满足大学生的饮食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平台的效用。菜品信息发布和在线预订是互联网订餐平台的核心功能[3]。通过与食堂工作人员的紧密合作,技术人员可以确保平台上的菜品信息实时更新,准确反映食堂的供应情况。这种透明的信息展示不仅能让学生放心选购,还能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同步导致的订餐错误。同时,平台还应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例如,对于有特殊饮食要求的学生,平台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菜品选项,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根据结果开发新菜品和新功能,是保持平台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引入新元素,平台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用餐体验,增强其对平台的黏性。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平台可以吸引大量学生的关注,提高推广度。便捷的订餐流程、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和高效的取餐体验,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用餐满意度[4]。

  3.3 做好互联网平台的宣传

  推广和宣传是互联网平台成功的关键之一。高校食堂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点餐,并鼓励他们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推广,以提高平台的使用率和知名度。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案和图片,结合学生喜欢的网络用语和表情包,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此外,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平台如学校微博、抖音等官方账号进行平台的宣传。以抖音为例,食堂管理人员可以创建一个食堂的账号,每天及时发布和更新有关美食、养生、健康等方面的小视频,对后厨制作、菜品准备、装盒打包等过程进行录制说明,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能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推送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增强他们与平台的互动,并使他们成为平台的长期客户[5-6]。

  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海报、宣传栏等传统渠道进行宣传,或者在食堂内设置展示牌、宣传单等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平台的功能和优势。例如,通过制作精美的宣讲海报并在学院举办的新生联欢大会上进行展示,食堂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向新生介绍学校食堂的基本情况和平台的优惠活动,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为了增加互动和吸引更多用户,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推出优惠活动、举办线上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利用社团的力量进行推广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社团在校园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合作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和使用平台。同时,为社团提供福利并在他们举办大型聚餐活动时提供优惠,不仅能够增强合作关系,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平台的影响力。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考虑与其他校园组织或活动进行合作,如在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中推广平台,或者在校园内的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中设置宣传摊位,向更多学生展示平台的优势和特点。通过这些线下宣传活动,食堂管理人员不仅可以提高平台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和普及度,还能够与学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为平台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确保平台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平台应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快速响应的服务和多样化的菜品选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赢得他们的信任[7]。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可以推动互联网平台在高校中的普及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用餐体验。

  3.4 做好互联网平台的管理

  日常的经营管理对于平台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如用户满意度调查、菜品创新大赛、节日特惠等,可以增强学生与平台的关联度和满意度,从而锁住更多客户并促进平台的发展。可以让食堂商户在平台中上架自己的菜品并收取合作费用,不仅为食堂增加了经济效益,还丰富了平台上的菜品选择,满足了更多学生的口味需求。

  为了确保软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进行App 研发是关键,它可以进一步丰富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并为食堂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推行App 时,开设会员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折扣优惠,可以激励学生更频繁地使用平台,同时增加用户忠诚度。这样可以确保平台的拓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食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8]。

  4 结语

  本文在研究高校餐饮服务行业现状和消费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餐饮服务模式,该模式把互联网移动支付和学校餐饮服务紧密结合,从餐饮管理模式进行多角度分析,不仅可以提升高校食堂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还可以为高校师生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就餐体验,为探索高校食堂餐饮服务模式开辟新路径,推动高校餐饮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路璐, 刘怡军, 萧国镒. 基于食品安全监管的高校智慧食堂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6):58-60.

  [2] 张明珠.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后勤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食品,2022(24):73-75.

  [3] 林晖. 高校食堂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2022(3):14-16.

  [4] 张欣.“互联网+”背景下餐饮外卖卫生监管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23(3):163-168.

  [5] 王琪, 冯金龙. 浅析高校食堂外卖模式化市场前景 [J]. 上海商业,2021(6):30-31.

  [6] 姜方桃, 申文珏, 钟秋平, 等.“互联网+”食品供应链监管体系研究: 以南京高校食堂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20(21):54-56.

  [7] 管崧妍.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餐饮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35-36.

  [8] 孔繁颖, 孙琪, 李晶晶.“互联网+”商业模式背景下的高校餐饮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23):176-177.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