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德义 杨帆通讯作者 泰安八十八医院
青少年出现心肌炎的情况逐渐增多,但是青少年及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常会忽略一些日常问题,使青少年容易发病,不利于其健康发育和成长。青少年出现心肌炎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等,需要及时明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守护心脏健康。
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炎症可累及心肌细胞、间质组织、血管和心包,最后可导致整个心脏结构损害。因心肌损害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轻症患者可无症状,一般可见胸痛、心悸、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见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青少年心肌炎的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
青少年不良生活习惯会引起心肌炎,如长期熬夜可降低身体的免疫力,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心脏负担,容易造成心肌损伤,进而引起心肌炎。因此,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健康科学饮食,保证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摄入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尽量不熬夜,使自己精力充沛;更要禁止饮酒,从而减少心肌炎的发生。同时,青少年要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2.自身免疫性疾病
若是青少年自身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损伤到心肌组织,导致心肌炎的发生。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常会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心肌炎的发生。此时可遵医嘱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减轻病症。
3.病毒感染
临床中常见的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青少年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不强,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引起心肌部位的炎症病变。很多病毒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青少年多是因感冒造成的心肌炎,若是感冒之后剧烈运动,可导致体内代谢旺盛,消耗更多的能量物质,进而使身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增加感染腺病毒、流感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可能性。病毒进入青少年体内之后可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大量病毒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的心肌细胞,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大量复制繁殖,引起心肌细胞裂解而死亡,继而导致心肌炎,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情况,还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4.其他心脏疾病
其他心脏疾病也可引发心肌炎,如心内膜炎。心内膜炎多是因为感染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炎症性改变,可出现皮肤瘀斑、心脏疼痛及发热等症状。
总结
青少年心肌炎的发生可严重影响其身体发育和成长,需要给予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同时,应依据青少年心肌炎的发病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了避免青少年心肌炎的发生,青少年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在感冒之后多休息,确保身体代谢的稳定性;多进行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散步、慢跑等,若是运动中存在不适要及时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或治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