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针法治疗卒中后焦虑验案1例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三才针法,卒中后焦虑,医案
  • 发布时间:2024-07-07 10:24

  焦妍 李璐 布立影 徐舒畅*

  【摘要】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卒中后的情志问题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才针法是将三才思想应用于中医针灸的一种选穴方法,笔者运用三才针法在卒中后焦虑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并认为可将分部而治与分部取穴相结合,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合理地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运用三才针法。

  【关键词】 三才针法;卒中后焦虑;医案

  中图分类号 R246.6;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8-639-02

  作为全球第二大致死、致残因素[1],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卒中不仅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和神经功能受损,还会对患者精神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卒中后焦虑(post-stroke anxiety,PSA)表现为烦躁易怒、惊恐、失眠多梦、乏力等,相关研究表明[2],约18%~25%的卒中患者并发焦虑障碍,卒中后焦虑可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卒中后焦虑[3]临床常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但抗焦虑的西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针灸作为绿色疗法,具有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性、经济成本低等特点,在PSA的治疗中应用广泛[4]。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三才针法治疗PSA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验案1则分享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刘某,男,51岁,初诊:2023年3月7日,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烦躁易怒1月”前来就诊。1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利,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前往急诊治疗,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进行抗板、稳定斑块、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后遗留有左侧肢体精细动作差,治疗期间患者逐渐出现烦躁易怒、头晕、大便干等症,口服“黛力新”等药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就诊于我科,刻下症:左侧肢体精细动作差,心烦易怒,难以控制情绪,时有心悸,乏力头晕,口干口苦,纳寐差,小便黄,大便干,3~5日1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180/105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日”治疗,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上下。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言语流利,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左侧精细动作差,病理征未引出。精神症状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9分。辅助检查: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缺血灶。诊断:中风后郁病,辨证:痰火扰心;治法:清心化痰除烦。治疗:在内科基础治疗前提下予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印堂、安眠、中脘、劳宫、神门、三阴交、涌泉。针具选择0.30mm×40.0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劳宫穴选择0.25mm×25.0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得气后平补平泄手法,每次留针30min,共治疗2周,每周歇针1天。2周后患者心烦较前减轻,睡眠较前增多,食欲好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1分。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继续原治疗方案2周。2周后患者心烦易怒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心悸、头晕等症状缓解,纳可,夜寐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6分。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继续口服抗板、稳斑、降压药物,监测血压;注意关注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与人主动交谈,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和生活上的困难;积极进行锻炼,注意循序渐进,促进血液循环以助于患者更好地身体恢复和精神愉悦,减少卒中后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规律睡眠节律,门诊随诊。

  按:卒中后,因患者社会角色发生转变、自我机能的减弱,易产生情志的改变,而卒中后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则易加重卒中病情的发展,导致恶性循环。本案患者卒中后气机不畅而成郁滞,气郁则水液不循常道运行,久而化生为痰饮,痰气凝结,郁而化热,上扰心神,从而发为神志病。痰火扰心,扰乱心神,故见心烦、情绪急躁暴怒,舌苔脉象一片实热之象,又因患者患有中风病之后,经络阻滞气血不足,故脉重按无力,气血亏虚,不足以濡养头面周身,故有时出现乏力头晕症状。痰热内阻,不利于脾胃水谷的运化,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寐差。治疗当以清心化痰除烦,通畅三焦气机为法。

  三才针法是将三才思想应用于中医针灸的一种选穴方法,将人体全身有机地结合,人与自然相统一,人与社会相结合。在人体,头部上部为天,躯干部中部为人,下肢部下部为地,选取相应穴位针刺,上下相通,利于全身气血经络周转运行。百会、印堂在上为天,神门、劳宫在中为人,三阴交、涌泉在下为地,体现天、地、人三才取穴法,取穴少而精且便于操作。针刺百会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印堂与百会合用,清热通络,调节心神。劳宫清心泻热、疏通经络。神门作为心经穴位,清心调气、防治失眠。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阴经之交会,调节气血、滋补肝肾。涌泉降逆通络、清热滋肾。患者不欲饮食,睡眠不佳故加中脘、安眠。以上穴位对脑卒中和焦虑都有很好的治疗调节作用。人体上、中、下穴位取穴,加强全身三部的联系以调和气血精液、醒脑调神。

  2 讨论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三才思想起源于《周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之一,认为天、地、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天、地、人所三才与中医理论中精、气、神的含义相统一,表现为“地生精,人主气,天藏神[5]”,体现了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才思想在针灸学中应用广泛,体现在治疗原则、选穴方案、补泻手法等各个方面,如《针灸神书》提出:“针有孔穴,按天地人三才,涌泉与璇玑、百会。”当代以来,不同医家对三才针法亦有发挥,如程莘农院士[6]曾创“程式三才针法”,取意天、人、地三才,进针时分皮肤(天部)、浅部(人部)和深部(地部)3个层次操作,逐层深入,根据证候之虚实分别行补泻手法,以调引气机之升降。孙秀萍等[7]在程莘农教授三才针法等基础上,提出了“三才布针法”,认为头颈以上为天,胸腹背为人,四肢为地,将“分部而治”与“分部取穴”相结合,在“天部”多取百会、四神聪等穴,“人部”多取中脘、天枢等穴,“地部”则选取上下肢穴位,以达通经理气之效。崔风文[8]认为天部(应阳)主阳之护卫功能,地部(应阴)主阴之用为封藏,人部(应病)主人体气机,通过“天人地三才”针刺法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8.28%,优于艾司唑仑组。

  综上,三才针法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及大量临床实践验证,具有取穴精简、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在PSA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日后可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特别是三才针法相关机制研究及较大样本量的临床观察,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合理地运用三才针法。

  3 参考文献

  [1] Krishnamurthi R V,Ikeda T,Feigin V L.Global regionaland country-specific burden of ischaemic stroke,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Neuroepidemiology,2020,54(2):171-179.

  [2] Nussbaum A M,Stroup T S.Paliperidone palmitate for schizophrenia [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38:1124-1127.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2):908-917.

  [4] 王子杨.培土抑木方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肝郁脾虚型)疗效观察[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2023:64.

  [5] 姜青松,王庆其.从天地人“三才”角度看中医学精气神学说[J].中医杂志,2017,58(8):635-639.

  [6] 刘永涛,刘美章.程莘农院士“程氏三才针法”临床应用发微[J].中医药导报,2016,22(21):83-84.

  [7] 刘梦嘉,孙秀萍,冶尕西,等.孙秀萍使用三才布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4,36(3):450-455.

  [8] 崔风文,王飞,成涛,等.“天人地三才”配穴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7):85-87.

  [2024-03-18收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