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不断变化 志愿填报理智选择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专业,志愿,变化
  • 发布时间:2024-08-09 16:02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

  “哪个专业发展前景好?”“ 哪个专业适合我?”……高考出分之后,志愿填报成为热点。

  有些考生为了填志愿“全家总动员”,有些考生用起了A I 辅助志愿填报,还有些考生购买了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校专业年年在变,有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已经变“冷门”,有些专业已经被取缔,还有不少新增专业。面对高校专业不断变化的趋势,考生在志愿填报中理智选择十分重要。

  热门专业动态调整,人工智能近年关注度高

  哪个专业火热,哪个专业遇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专业热度呈现出来的状况不一。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不再火热,近1 0 年来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热度则持续走高。

  夸克高考数据显示,今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在热门专业的首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工智能、口腔医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紧随其后。

  “从就业结构来看,过去1 0年,教育、I T、金融、制造等专业就业比较稳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去向。”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岳昌君说。

  近年来,高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2 0 1 8年,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 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还有些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未来10年人工智能可能还是会很热,但不一定非得把人工智能当作一个专业来学,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应用,人工智能+ 某个专业还是挺重要的,北京大学也开了通选课。”岳昌君说。

  “学生在作选择的时候要明白,到底做人工智能的前台还是后台;是要介入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还是要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帮助专业能力提升?”山东省政协委员、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指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任何专业都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比如,会计等应用型学科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让业务更加快捷、准确、有效。

  现在很多家长是什么专业热就劝孩子报什么。岳昌君认为,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机会可能比较多,平均收入也可能比较高,但热门专业是动态调整的。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差距大,人们想进城,进工厂,那时有个口号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人选数理化专业;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经济迅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火起来了;2 0 1 0 年以来,互联网公司飞速成长,人工智能大发展,计算机专业火起来了。

  “ 大多数家长看到的都是比较短期的发展,如果他了解热门专业很快就会过去的话,或许会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岳昌君说。

  志愿选择不能跟风,专业兴趣非常重要

  不能盲目填报热门专业,志愿选择不能跟风。怎样才能选到“ 好”专业?在很多专家看来,了解专业、了解自己都很重要。

  岳昌君发现,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对高校的学院、专业并不了解。在过去2 0 多年里,学非所用的比例一直在1/3以上。

  “北京大学有近6 0个学院,专业就更多了,它们跟中学的学科并没有完全对应,学生想象中的专业和实际进入大学所学的专业可能并不一致,结果进了大学以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找工作时就要跨专业去找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种方式效率并不高。” 岳昌君说。

  新高考改革之后,中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在填报志愿之前,甚至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提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这样在填志愿的几天时间里不会过于迷茫。

  但娄雷发现,如果提醒高

  一、高二的学生适当研究一下升学政策,关注一下高校以及专业的主干课程,家长会认为这是在释放焦虑。

  面对学生咨询报考专业时,浙江省宁波中学原校长、物理特级教师李永培首先会问学生,对想报的专业有没有浓厚兴趣?

  “对专业没有兴趣不能坚持到底,有了兴趣,兴趣慢慢变成志趣,这样就能持之以恒。”李永培说。

  比如,有的学生想报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就要看自己对编程、算法等是否感兴趣。计算机科学更新很快,有了兴趣才能一直跟着走,不然就会被淘汰。

  “ 专业兴趣非常重要。”岳昌君表示,“根据我们调查结果,如果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不仅学业表现好,毕业的时候继续升学的机会也会更多,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工作的收入和满意度也更高。”

  但岳昌君提醒,感兴趣的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擅长的,在选专业时应该考虑自己的特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有优势的方向,如果选了自己没有优势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方向?现在流行一些职业能力测试。岳昌君认为,有些量表也可以参考,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综合多方面因素,作出个性化选择

  事实上,志愿的选择往往会考虑多个因素,也会受到多方面建议的影响,但最后还是需要考生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岳昌君在多年的就业研究中发现,一个高质量的就业是4 个方面相结合,即兴趣、专业、职业和市场需求。如果这4 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这个毕业生在工作中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志愿选择中也可以考虑这4 个方面。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不会为孩子考虑这么多,他们往往考虑的是从这个专业毕业后会不会有高收入。

  “不热门的专业也有一些市场需求,有些专业不一定有市场需求,但是有国家需求,填报这些专业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岳昌君说。

  比如,考古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但有的学生出于兴趣选择了考古,后来也发展得很好。

  在储朝晖看来,需求跟社会发展直接相关,但社会需求并不能完全在专业冷热上体现出来。“如果热门专业跟自己的优势方向一致,可以选择。如果不一致,没有必要刻意追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