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有效运用与反思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技术,幼儿教育,语言活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25 11:12
褚青篮
浙江省天台县白鹤镇中心幼儿园 317200
【摘 要】目前,多媒体 PPT 课件的制作,越来越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实践青睐。比如Word,Flash,PPT,Excel 及音频、视频软件等。PPT 课件以其独有的优势,助力于幼儿园教育,帮助教学的改革创新,又符合3—6 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PPT 技术, 能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更易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强幼儿理解的直观性形象性,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便捷,适应幼儿认识的多样性。对此,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活动为例,如何充分的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将传统枯燥的语言教学活动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如何更好的运用教育技术来支持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使之各类活动变得更加的精彩。
【关键词】教育技术;幼儿教育;语言活动
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将与自身的产业相结合,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我国对幼儿教育阶段的儿童提出了清晰的需求和发展目的,随着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因此,把多媒体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并给予一定的创新,是学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一大创新,同时也是教育与多媒体的相结合的一大碰撞。
一、教育技术与语言活动相结合,点燃儿童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我们更要借助当代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如今,在幼儿园里无论是在生活、教学、户外、游戏等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渗透,特别是幼儿本身的学习特点,具有生活性和潜在性,特别是处于尚未发展成熟的幼儿,他们的思维在整个学前教育时期依旧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依靠各个感官获得各个刺激。对于教学内容更要以生动形象为一体,适宜的音乐,舒怡的颜色,加强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让内容生灵活,更是让幼儿想说敢说,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丰富语言教学活动的手段,因此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例如:大班教学活动《一分钟时间》,导入的部分运用一个比赛的动画flash,随着一声枪声响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纷纷赛跑,小动物们随着钟声的秒表达到终点,在过程中他们既可以看到秒表的时间,又能从画面的动态性,多角度的导入,充分调动孩子多方面的吸引,引导孩子进入比赛的快慢就是时间。达到第二张PPT 通过一分钟的时间走动,从开始到暂停,孩子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时间都是很短暂的,播放一下后,可以让孩子回答,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你都干了什么呢?视觉的冲击力让孩子反复的感受,甚至尝试验证做一些自己猜测想到的事,并是否可以实施。
例如:小班教学活动《会唱歌的大老虎》,故事的开头教师设计了老虎出场与每个孩子们问好以及自我介绍打招呼,每个孩子也被大老虎所带来的动态表演所吸引,我发现在角落里平时不敢讲话有点内向的浩浩都很激动的鼓起勇气给予大老虎回应。
例如:在小班教学活动《鸟类》,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展示一些各种不同的小鸟,让幼儿对小鸟的形象外貌具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前期经过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再次播放绘本的完整视频,让幼儿欣赏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其实已经慢慢的凸显,它们又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天空中煽动翅膀在空中飞翔的鸟类,进而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实践证明中,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优化效果的作用。幼儿的感知觉都受到了一定的刺激,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学习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帮助他们对故事内容的内涵和情感有了更加具有深刻的记忆,可见巧用教育技术,不仅可以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创造一定的良好环境,丰富幼儿的认知表达。
二、教育技术与语言活动相结合,促进幼儿记忆力
又如《老鼠娶新娘》,鼠村长的女儿要嫁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谁呢? 作者把故事内容编成了一首童谣,对于孩子,单纯的记忆一首童瑶有点困难,那么投放于多媒体教育技术中,将故事情节利用一张又一张环环相扣的PPT 展示,通过视觉,听觉,全方位的感受,人物的过程。不自觉的记下了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孩子们的小眼睛全都发光了,端端正正地坐好,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第一张PPT 就是一个花桥在不停的摆动,上面还坐了一只高贵华丽老鼠,穿的可真好看呢!配上喜庆的音乐,聚精会神地开始进入教学活动。每个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如太阳、乌云、风、墙等。而在PPT,太阳光芒,乌云的黑暗,风的威力,墙的坚硬,老鼠会打洞,充满了活跃的形象,这些人物在PPT 中当成剧情中被播放教学,并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以及思维能力相符合。最后的归纳,儿童可以从图片的发展性缓缓到念叨出完整的童谣,
比如在学习散文中,儿童对文中的诗歌理解并不深刻,而面对春雨沙沙的情况,对小班儿童来说是非常有抽象的,比如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文中的优美的诗歌文,仅靠老师用嘴巴去说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所以儿童无法得到足够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和教学活动透过幼儿提供各种信息,显然,帮助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与记忆效果显著。
大屏幕上哗啦啦的下着春雨,路边的鲜花开出美丽的花瓣,听听潺潺流水的小溪,看见嫩黄且静谧的柳芽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幼儿顿时安静了下来,理解了文中的甜蜜,鲜花,轻轻的微风等词语的含义,且画面的颜色十分的和谐美丽,配上诗歌的声音朗读和舒适的音乐,结束教学活动,再次到进行户外活动进行延申时,孩子们看到户外的盛开花朵,粉红的小桃花,每一次下过的大雨,都会联想到刚刚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学过的诗歌。
三、教育技术与语言活动相结合,理解重点与难点
例如:《食物的旅行》这堂课,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使我们用肉眼无法直观的看见人体里面如何的将食物进行食物消化的全过程,以“豆豆”的旅行,将人体里面的消化系统变成游戏般的场景,就像小朋友座滑滑梯一样,经过一段9 米的滑梯,这是一个从口腔开始、到直肠才最终完成的连续生理过程。孩子的欣赏时,进入滑梯的模式的各个关卡会很容易的理解其中引人注目的东西,如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就已经开始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了,喉和食管只是传递,并不进行消化,但食物在经过咽喉和食道时可以刺激有关神经,促进各种消化液的分泌。既了解了各个器官很明显的作用,又能牢记内容重点。
四、教育技术与语言活动相结合,需要反思和展望
在一线的幼儿教师不完全的欣赏教育技术,有些教师就很排斥教育技术,比如在他们看来,采用视频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完全的没有必要,可以完全的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的采用花式教学方法,反而会让幼儿更分心。另外,有老师认为现代技术教育十分的有用,他们非常的乐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的将各种教学内容以教育技术的形式展开,甚至一堂半小时的语言活动就要幼儿在视频中渡过。
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也纷纷发表看法,有说多媒体的运用,确实可以让各类活动更加的具有游戏性,趣味性能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和兴趣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也有说多媒体教学大多都属于电子设备,并且只是一个屏幕的投影,不太适合让孩子们过多的接触,以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尤其是视力。过多的观看视频严重的损害孩子的视力健康。
说说我的观点,我觉得教育技术在幼儿园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过分的去依赖他,他给你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于孩子的伤害也一定不小,比如孩子的视力发展,孩子又是否会教育技术产生依赖感呢?那对以后的中小学的课堂效率又是否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不得不说,在从事教育的大半年中,不管是语言课好还是数学、艺术、音乐,如果没有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背后支撑,作为教师很难让孩子,去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与关系,运用多媒体教学,确实能调动孩子的感知方面,加上各种感官的刺激能更有效率的让孩子去理解和学习这种沉浸式体验的情景游戏化教学,确实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发展特点以及年龄发展的特点。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合理的运用教育技术,巧用教育技术,用好教育技术,让孩子也能做到玩中学,做中学。参考文献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教学[J]. 杜红卫. 知识文库.2019(10)
[2]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浅析[J]. 龚静芳. 读写算.2020(09)
[3]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杨庆. 家教世界.2016(06)
[4] 巧妙运用多媒体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 朱嫣.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