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性研究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公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25 11:16
刘映采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第一幼儿园 300450
【摘 要】现阶段幼儿在进行学前教育阶段,大都需要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对于幼儿群体进行教育引导,结合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两者相互结合以此推动幼儿教育的创新改革,并且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及优质的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共享,进而促进学前教育公平,让幼儿在开始学习前拥有相同的起始点,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所以在本论文研究中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且提出了相应对策,用以共同探讨交流,更好的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公平
前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学前教育过程可以帮助幼儿开启智慧,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后续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前提基础。而为了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水平,则需要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且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公平,以此切实促进学前教育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强化学前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意义
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之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属于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使教育与现当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利用科技便利将城市中幼儿和农村偏远地区的幼儿进行平等教育,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基于教育信息化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也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总体来说,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意义体现为如下几点。
(一)实现机会均等和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育事业中,而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又能够有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使教育资源实现高速的流动,切实保障学前教育资源能够实现优化配置,而这也有效打破了传统学前教育形势,有效突出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优势与作用。因此,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能够切实实现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以及资源共享。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在师资队伍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公立幼儿园的教师选拔非常严格就是同样也是具有幼教资格从业经验与证书的人员,而私立幼儿园则在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一些从业教师证件并不齐全,所以也反馈出当前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通过教育信息化则能够有效打破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地区垄断、少数学校垄断的局面,使优质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化渠道进行传播,从而使我国社会当中无论是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亦或者是偏远山区同样都能够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使受教育者所享受的教育机会更加均等,切实保障各地区受教育者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条件,提升我国教育发展的质量。
(二)促进幼儿学习多样化和个性发展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同样也能够有效引导幼儿群体实现学习多样化与个性化,找到强化学前教育效果的目标。在实际中,教育信息化可以充分依托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并且将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面形式呈现而出,因此也能够有效促进学前教育过程的多样化发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达到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效果,因此也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群体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因此对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参与度、主观能动性等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此外,教育信息化也能够打破传统模式下的枯燥与乏味,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科学文化知识,而此过程既能够促进幼儿学习的多样化,又有助于引导幼儿充分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幼儿对知识的记忆与了解,进而促进幼儿群体的个性化发展。
(三)拓展教师教学内容
在进行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群体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与能力也决定了学前教育的效果。而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展开学习教育则能够使教师有效借助远程教育手段对幼儿群体展开教育引导,因此也有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同时又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搭建起了学前教育网络信息化平台,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流程更加顺畅、教学方式更加新颖,因此也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效果[1]。在实际中,教师群体可以综合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查找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知识,同时适当性整理一些图文资源、微课视频资源等进行学前教育过程,因此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有效拓展了教师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策略
为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通过教育信息化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公平,需要教师群体着重对学前教育过程进行深层次分析,并且致力于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展开学前教育过程,以此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前教育中,达到提升学前教育效果的目标,同时也有效突出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均衡,为幼儿群体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在实际展开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可以适当性从如下几方面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
(一)充分明确教师教育职能
教师群体首先需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能与定位,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幼儿群体的公平引导、个性化教育,切实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在实际中,教师群体应当作为学前教育儿童的引导者与辅助者,从而辅助幼儿群体进行各项学习活动,确保整个学前教育过程是以幼儿为主体而展开,这样既突出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2]。除此之外,教师同样也需要注重对于信息化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信息化教育手段逐步开辟线上与线下相互综合的教育形式,同时又要将微课视频资源融入到学前教育当中,使微课视频资源成为幼儿拓展知识、积累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教师群体也需要着重加强对于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学习,从而在进行幼儿教育阶段能够综合运用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使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得到发挥,通过这种形式同样也可以使一些教育条件相对薄弱或者是偏远山区等地区的幼儿教育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达到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二)树立“教育信息化”理念
着重树立起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实际中,需要教师逐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将优秀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共享,通过信息化教育传播至全国各地。致力于综合运用互联网渠道展开学前教育过程,同时又需要在课堂以外随时随地运用网络媒介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而这既实现了学前教育过程的公平,又提高了学前教育的便利性,使学前教育更加灵活、开放,幼儿无论在家中亦或者是在幼儿园都可以展开学习[3]。在一些私立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相对不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首要任务便是树立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理念,转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让教育者逐渐接受信息化教育,积极在学前教育当中完善信息配套,从而私立幼儿园教育同样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下载优质学前教学资源,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私立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之间的教学条件差距,使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幼儿群体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教育模式,有效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强化幼儿信息化教育效果。
(三)均衡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建设
着重加强学前教育的信息建设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通过信息建设的过程能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递,从而使一些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等同样可以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学前教育中,缺乏信息化教学配套设备是其中重要问题,所以首要任务便是配置足够的信息化教育设备,如网络、电脑、音响以及投影仪等方面的多媒体设备,之后教师再进行幼儿教学活动阶段便可以通过学前教育信息化平台下载优质教育资源,是欠发达地区、偏远山区的幼儿同样可以接触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实现学前教育公平[4]。此外,各个幼儿园也可以将自身具有实践操作价值、借鉴意义的教学经验上传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平台,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传递与共享,使各个幼儿园之间能够相互借鉴优点,逐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学前教育公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强化幼儿教育的实效性,需要着重推动幼儿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又要保障学前教育公平,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逐步完善幼儿各个教育流程以及模式,使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传递到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是平原山区等,助力强化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水平。所以在论文研究中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策略,其中包含充分明确教师教育职能、树立教育信息化理念、均衡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建设,从而通过如上方面举措逐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切实实现学前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南娜. 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 文学少年,2021, 000(007):P.1-1.
[2] 王喆, 庄丰源. 吉林省学前教育信息化探索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 综合, 2021(12):2.
[3] 谭红. “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策略[J]. 作家天地, 2020(11):2.
[4] 宋碧慧. 新时期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