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达5.4%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济,经济,预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1 21:39
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与我们基准预测一致。宏观政策基本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小幅提高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GDP的3%)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3.8万亿元),货币政策保持温和积极的支持基调。
考虑到今年政府换届,政府工作报告仅简单阐述了今年的政策定调和工作重点,新一届政府会出台更多具体的政策支持。我们认为政策性银行对基建投资的信贷支持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财政货币等政策要实现统筹运用,更多地方政府也可能会出台扩大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
我们将2023-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4.9%和4.8%分别上调至5.4%和5.2%。近期经济重启的进程快于我们此前预期,市场所担心的第二轮疫情并未兑现,迄今为止疫情感染达峰对供给侧和生产端的扰动较为有限。近期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已反弹至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房地产销售触底反弹可能早于我们此前预期。海外经济增长较我们此前预期更有韧性,国内政策支持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加码。此外,2023年初的CPI通胀远低于此前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要求在2023年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力度,并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提高6.3%至6800亿元。政府计划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额度,再加上去年发行未使用的资金,这些都有望继续支持基建投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仍有加大对基建投资支持力度的空间。报告要求统筹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同时发改委报告明确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缺口,注重加强财政资金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有效衔接。我们认为后者意味着未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和信贷支持可能加码。
货币信贷政策宽松积极,但不会下调政策利率。如我们预期,报告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降低实际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们预计今年央行将更多利用再贷款和其他货币工具确保流动性充裕,可能会再降准一次。我们认为今年央行不会降低MLF或逆回购利率,但可能继续推动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和整体融资成本。
会议要求加大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报告重申政府将切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支持民营经济和外资。具体而言,政府要求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法律法规政策,持续破除影响民企外企平等准入的壁垒。报告还计划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同时,报告重申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科技和实体经济融合。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政府可能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
此外,欧美经济活动比此前预期更有韧性。由于暖冬等因素支撑了欧元区经济活动,且美国劳动力市场较预期更具韧性,近期瑞银上调了欧元区和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尽管通胀居高不下可能推动主要海外央行进一步加息,但全球经济更具韧性,意味着出口需求可能强于我们此前预期。
我们近期对居民超额储蓄和瑞银消费者把脉调查的研究表明,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将提振消费者信心,超额储蓄可能会在今年和明年逐步释放。瑞银预计科技下行周期可能在今年内见底,这意味着2024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