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17 17:08
王明战(大连财经学院)
摘要: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促进绿色出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因此,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讨论辽宁省当前的发展机遇,以及低碳经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能够为实现全球气候治理和促进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低碳经济;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经济发展不能只看速度,还需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人们的低碳意识不断增强,低碳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如今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汽车销量逐年升高导致石油需求不断上升,但是,石油能源开采成本较高且资源有限,传统燃油汽车不仅排放大量有害物质,还会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新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研究意义
传统的燃油汽车是当今社会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其持有量的增多,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也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有着夯实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和升级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辽宁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推动辽宁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够推动辽宁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还有助于保护能源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找到一条适合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要。
本研究对知网、百度学术、维基百科、相关期刊、报告等中外数据资源进行详细搜索与查找,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家政策方针,深入探讨当前我国低碳经济给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策略。
二、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转型,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1]。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低碳经济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2]。
第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能源危机。
第二,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各国对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这将带动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调查发现,在低碳经济影响下,近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2020年到2021年市场增速高达169.2%,2021年到2022年为90.1%,2022年到2023年为36.4%。这说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分析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同技术类型汽车年度销量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不同技术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纯电型新能源汽车近三年的销量逐年升高,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44.18万、425.70万、514.90万,2022年和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74.3%、21.0%。插电混动型新能源汽车近三年的销量也逐年升高,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54.51万、142.08万、259.35万,2022年和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60.6%、82.5%。由此可见,插电混动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比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高,但纯电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插电混动型新能源汽车高。
四、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第一,辽宁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这为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持。
第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辽宁省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解决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2022年辽宁省筹措资金1.8亿元,积极支持电动汽车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
第三,辽宁省根据省内各地区的发展需求和应用特点,按照相互补充、分类实施的原则,指导省内各地区科学合理布局,完善主要城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拓展县城、乡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并在资金安排上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较快的地区进行适当倾斜,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充电基础设施,以推进其普及应用。
总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市场空间。社会、有关部门、关联企业应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培养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从而推动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五、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如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导致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不足[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辽宁省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较少,缺乏足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辽宁省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缺乏具备影响力和全球化竞争能力的专业技术团队。
(二)产业链不完善
第一,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的研发和生产上存在一定短板,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尚未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
第二,辽宁省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试验和认证体系不够健全,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在辽宁省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制约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第三,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多各自为营,缺乏必要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机制,出现分头研制的局面[4]。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合力。
(三)政策支持不足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政策支持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辽宁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上相对保守,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5]。此外,尽管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但相较其他省份和地区,辽宁省的政策扶持力度仍然偏小。
六、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快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种类众多,无论是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是混合动力型汽车,其发展都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因此,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6]。冬季电池性能衰减影响续航里程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克服的一大困难。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与国内外技术领先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等方式来加速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增加续航里程。此外,新能源汽车企业要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工作。
(二)完善配套设施和保障机制
第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充电设施的完善,辽宁省相关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增加充电桩设备投入。
第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较多,涉及电机、电池、电控、整车、充电桩等,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企业应与各级供应链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稳定供应[7]。
第三,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机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极其重要,相关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从维修服务、保险服务、保养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例如,新能源汽车的配件供应体系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更为复杂,因此新能源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在汽车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也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售后服务保障机制的重要路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提高销售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水平,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售后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服务。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相较传统的燃油汽车可能售价更高,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颁布购车补贴政策,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鼓励银行加大对消费者购车的贷款支持,帮助消费者解决资金困难。相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税收政策,减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部分税费,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辽宁省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基础充电设施建设,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为有发展前景的相关企业提供融资帮扶,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发展。
七、结语
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综合分析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机遇等因素,对辽宁省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发现,辽宁省在地理位置、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拥有显著的天然优势和极强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辽宁省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瓶颈,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不足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政策扶持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发展措施。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强化政企协作,促进多方面共同努力,不断优化产业链条,完善服务体系,推动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从企业与消费者两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参考文献
[1]李宝锋.低碳经济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浅析[J].商业文化,2021(1):42-44.
[2]王慧芳,石书玲.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4):9-10.
[3]黄召明,邓淑英.低碳经济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及对策[J].汽车测试报告,2023(3):56-58.
[4]赵梓淳.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2.0,2023(5):98-100.
[5]左世全,赵世佳,祝月艳.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20(1):113-122.
[6]龙珍珍,黄翠莲,黄冬梅.低碳经济背景下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140-142.
[7]周沫.低碳经济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1):15-16.
作者简介:王明战(1986—),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