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绯闻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欧阳修,绯闻,坏话
  • 发布时间:2011-03-31 10:03
  欧阳修这一生,很受伤。

  两次轰动一时的绯闻案件,就曾将欧阳修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就此推向人生的最低谷。

  第一件,是欧阳修与其“外甥女”的是是非非。

  这个“外甥女”,不是他的亲外甥女。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一个叫张龟正的人,张龟正有个女儿,是前妻所生。张龟正死后,欧阳修的妹妹带着小女孩投奔哥哥,在哥哥家中寄住过一段时间。

  这个小女孩长大后,嫁给欧阳修的堂侄,和堂侄家的仆人私通,奸情暴露后,案件在开封府审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张氏突然说自己未嫁时曾和欧阳修有私情。王铚《默记》上是这样说的:“张惧罪,且图自解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语多丑异。”也就是说当时张氏想减轻自己的罪行,在公堂上说了欧阳修的一些坏话,很难听。

  其实张氏这样做,对她减轻罪行并无帮助,但对欧阳修就影响大了。在当时,这件事无异于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欧阳修被传讯到开封府,开封府审理数月,也没有头绪。因为原告的诉讼不明确,被告的辩词也无法验证,只好将欧阳修放了。

  这事被欧阳修的政敌钱勰知道后,如获至宝,他举出欧阳修诗词中的句子,顺藤摸瓜,对号入座,弄得欧阳修极为狼狈。

  欧阳修这首词叫《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着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

  何况到如今。

  “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确实给了那些不怀好意者以极大的暧昧想象空间。欧阳修虽然一再上书,说妹妹带着张氏投奔到他家时,仅仅十岁(一说七岁)。但钱勰正好拿他的诗句嘲笑他,十岁,不正是学“簸钱”的时候吗(簸钱,古时掷钱赌博的游戏)?也有人认为《望江南》不是欧阳修所作,是一个叫刘辉的人栽的赃,因欧阳修当主考官时,没有录取刘辉,他怀恨在心。

  如果真是这样,欧阳修为何不对这首词做出辩解呢?看来,这首词,是欧阳修自己写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事越闹越大,欧阳修的老对头吕夷简趁机打压欧阳修,将他贬至滁州,当了“醉翁”。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起绯闻事件,也就没有《醉翁亭记》的流传千古了。

  第二件,是欧阳修与其儿媳有染的所谓“故事”。

  按民间通常的说法,公公与儿媳妇有一腿,叫“扒灰”。无论古今,这种关系都属不伦之恋,所以,打击敌人的一个最阴险的手段,就是玷污他的私生活。

  在民间传说中,王安石、苏轼都曾对美丽的儿媳表示好感。他们把儿媳比作琵琶,自己想在上面“弹一曲”,儿媳也风流大胆开放,作诗回应:假如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个“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在翁媳作诗传情的时候,儿子回来了,情急之中,公公只好将写在墙上或者桌上的诗仓皇抹掉。

  这样荷尔蒙战胜道德的故事,既放在王安石身上,又套在苏轼身上,可见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

  当时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犯了事,受到弹劾,薛宗孺本来希望欧阳修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为他开脱,欧阳修却上书要求及时处理。薛宗孺大为光火,就造谣说欧阳修与其大儿媳吴春燕有染。由于薛宗孺与欧阳修的亲戚关系,外人当然认为他的话可信度高,以为是“家丑”曝光,这种隐私谣言的传播速度当然是最快的。

  当时有位御史蒋之奇,本来,欧阳修对他有推荐之恩,但此人为了变法党争中的个人利益,逮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上书弹劾欧阳修有违人伦、道德败坏。那时候有个很“文雅”的说法,叫“帷簿不修”。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并不亚于前一场绯闻案,但当时不满二十岁的神宗皇帝很有主见,他是相信欧阳修的,亲自过问此事,主持公道,将诬告欧阳修的蒋之奇贬为监道州酒税。

  欧阳修再有雅量,也不能忍受别人肆无忌惮地对他泼脏水。然而他从未就上述两事专门撰文辩解,也未对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进行任何报复。他只是很受伤,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两件“绯闻”对欧阳修的打击很大,他心灰意冷,一再请求辞职,但未被允许。这之后,不过几年时间,欧阳修就去世了。

  回过头来看,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艳情绯闻的确有一种特别的杀伤力,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会相信欧阳修的绯闻呢?

  这与欧阳修平时的风流不羁有关。

  欧阳修喜欢与妓女玩乐,他曾发明一种传花喝酒的游戏,就是让一位妓女拿一枝花,传给酒宴上的客人,每传到一位客人手中,这位客人就摘掉花上的一片叶子,谁摘光了这枝花的最后一片叶子,就罚谁喝酒。客人们玩得很高兴,往往夜半尽兴才归。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酒会上,没有了美丽妖娆的妓女,摘叶传花的游戏是不会玩得热火朝天的。

  而宋朝邢居实的《拊掌录》则记载了欧阳修喝酒时另一件轶事。

  有一次欧阳修与人行酒令的时候,规定每人各作两句诗,表述自己想做的事,必须达到犯罪判刑的程度。也就是众人喝高了之后,放纵一下心中做坏事的欲望,假如让你犯罪,你会犯什么罪?

  有一人说:“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有一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轮到欧阳修,他却说:“酒黏衫袖重,花压帽檐偏。”这文绉绉的酒令让酒客们大惑不解,问他的这两句诗与犯罪行为哪点沾边,他笑着解释说:“酒喝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欧阳修不虚伪,也不回避。人性中的“黑洞”,谁也无法避免,连“一代文宗”欧阳修,间或都有犯罪的想法,虽然,那只是刹那。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复杂的人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