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紊乱下的迷茫

  最近的发改委确实很忙!不断约谈食品企业、行业协会,约谈房地产商,约谈火电企业,约谈煤炭企业……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挡通胀上升的趋势。于是乎,近期,我们又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忙碌,将对房地产企业“实施反暴利规定”。令人惊讶的是,发改委理直气壮,认为这些都是根据《价格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等行事,都是有法可依。

  一方面为需求过旺忙碌着,另一方面,又得为生产过剩张罗着。近期不少地区部分蔬菜价格跌到让菜农心寒。相关部门不得不忙着为菜农找销售出路,约谈一些大超市“献爱心”,多帮菜农脱困。

  现在似乎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这些现象似曾相识。对头!这就是行政对经济过度干预的必然结果。“无形之手”逐渐被淡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更被当作“无形之手”的反面教材。这几年,对于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越来越强,而市场各大资源要素配置的矛盾却越来越突出。在政策上体现的情况就是,长期性、制度性的“法律”出台不多,短期、临时性的“通知”越来越频繁。

  对于投资者来说,预期稳定是良好投资环境的核心。稳定的预期来自于“无形之手”的逻辑推演,这才有了研究的价值。而行政干预等反市场手段,不断地突然中断市场逻辑,政策的紊乱,导致预期的混乱,最终体现的就是市场的迷茫。

  近期,浙江、广东等地都开始出现电力紧张的情况,相关部委又开始忙了。除了约谈煤炭企业不涨价外,还得跟电网公司谈,让利给火电企业。除了跟上游企业谈,还得跟下游的部分“高耗能”企业谈限产。周五火电股的再次发力,市场正在“赌博”———相关部门的“计划”最终敌不过“无形之手”。但连对地产企业利润率都想干预,真要出台一些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政策,也没有什么可意外的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