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变革进行时

  能源行业是指各种勘探、开发、加工、销售各类能源的行业总称。传统能源行业包括:石油、电力工业、天然气、煤炭、水利等子行业。新能源行业指最近几年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子行业,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子行业等。

  1.行业地位和能源结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比例与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征也基本匹配。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比例中,煤炭为68.7%,石油18%,天然气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9.9%。

  但我们的人均能源拥有量并不高,能源消耗很高。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左右,却消耗了全球31%的煤、8%的石油、10%的电力,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石油的对外依存度53%,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从7.7%上至12.8%,煤炭净进口量也达到近1.2亿。

  2.行业发展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工业投资以年均14%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投入最大的基础产业部门。60年能源工业不断发展,供给持续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起,能源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改变,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建国后我国的能源管理机构经历过八次的建立拆分,直到2008年成立了能源局和2010成立了国家能源委员会,但事实上并没能把目前我国的能源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当下各项能源管理职能仍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土部、电监会、安监总局等十多个部门,这反应了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变迁,也说明了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复杂性。

  3.行业发展趋势

  “十二五”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稳步推进替代产业发展,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建设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协调能源资源在区域间和省际间的流转平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十二五”是实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的“两个目标”为:到201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按照“十二五”能源规划制订的目标,预计到2015年中国常规水电、核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可分别达到2.5亿千瓦、3900万千瓦和1.1亿标准煤左右。与此同时,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4.4%,水电和核电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1.5%,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1.8%。

  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以上。而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可由2009年的70%以上下降为63%左右。

  4.行业发展特点

  中国主要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改革、产业升级、集中化的过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预示未来的能源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公司,在国内上市并成功进入海外资本市场。中航油、蓝天油料不断改革,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的趋势是国际化合作、提高装备利用水平、加强集团化管控、整合产业链协同。

  煤炭产业:未来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进入门槛提高,逐步形成煤炭开采、运输一体化经营的巨型煤炭公司。煤炭企业管理的趋势兼并重组加快,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煤电化油运路港产业链延伸,正在从粗放式经营向流程增值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电力行业:行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要求电力企业向生态绿色能源转变。电力企业管理的趋势是加强集团化管理、一体化运营、集约化管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