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或恐怖主义,哪个是印度在2011年更急需应对的问题?”2011年1月,印度的一份调查这样问道。
印度多名贪腐高官在2010年底相继落马以及由此激发的民众肃贪诉求,显然说明印度的腐败问题已严重到相当程度。有组织在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就指出,印度的公安、法院、市政服务、公立医院等公共服务部门,存在大量“小腐败”问题。
比如,印度金融中心盂买市的道路交通办公室门外,有一群人常年守在那里,当地居民来此办事的时候,这些人会一窝蜂似地将其围住,“需要驾驶证吗?不用考试!”为了省去“繁琐”的过程,急于开上车的人往往愿意付给这些“中介”3000卢比(约合65美元),然后买到一本如假包换的驾驶证。至于“中介”们如何与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交易,没人知道。
当一个农民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他就不得不向所在村庄的会计行贿,因为银行需要农民提供与其生产和财务相关的记录,而这样的文件只能由本村的会计出具。这项工作可能3天完成,也可能需要30天,关键在于农民究竟给了会计2美元、50美元还是250美元。
又比如说医院,人们在向医院申请一份合法的出生证明或死亡证明时,行贿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母亲们为了看一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也要花钱打点护士——这并非个案,而是“常识”。
与基层相比,印度高官受贿时更加肆无忌惮。2004年初,记者维贾伊·谢卡尔假扮成商人,向艾哈迈达巴德市地方法官巴拉姆·巴特行贿4万卢比(约合860美元)并提供了份名单,要求法官逮捕名单上列出的4个人。巴特很可能根本没看名单就下达了逮捕令。几天后,谢卡尔将“交易”时偷拍的录像和逮捕令交给了印度首席大法官克雷。克雷看后怒不可遏,那4张逮捕令上的名字分别是他本人、印度总统卡拉姆、最高法院法官辛格和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前主席简恩。
由于家族关系和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所以官员利用职权为集团成员谋利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腐败风气就此蔓延到整个社会。
(黄楚平荐自《小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