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妥协,毛泽东,党史
  • 发布时间:2011-07-22 10:26
  据说毛泽东曾问党内高层:“何为政治?”被问者引经据典,毛说:“政治就是让支持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我们的人越来越少。”毛又问:“何为军事?”大家七嘴八舌,毛泽东笑:“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虽未认真求证党史,然而毛泽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思想,在其选集中随处可见。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提出,到游击战十六字战术的阐释,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辩证法的伟大。辩证法就是矛盾双方不断妥协的过程,承认这一点,我们就能接受变化,适应变化,善用变化。

  “妥协”在人们心里,有诸多负面色彩,因为,大家常常误认为妥协就是投降,而忽略了妥协有坚守的价值底线,有战略有战术,其目的是追求目标价值最大化。妥协从字面上解,便能体会老祖宗多年实践的智慧:要像女人一样,有耐心细心和决心。同时,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中国经济繁荣稳定的今天,是中国特色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妥协的结果。

  媒体十分忌讳“妥协”一词,担心我们的理想会受到污染,担心我们“被和谐”了。媒体一出生,便像所有政治工具一样,希望支持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我们的人越来越少,最好不要有不理不睬的人。因此,媒体因其长期坚持的立场(视角)而获得细分读者群,这也决定了单一媒体,无论其专业能力多么优秀,都只能摸清一部分事实真相,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再努力,也只能在一段时间摸到一部分,无论这一部分多么大,都只是局部而已。即使是事实的当事人,因其身在局内,利益在其中,其所看到的事实,也只是局部。双方如果都承认局部所带来的局限,那么公众就会听到相互补充的声音,有利于他们根据自身的立场,选取事实进行判断。如果媒体和当事人,都不承认这种局限,那么他们就会站在自己摸清的那部分事实上,争吵不休,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不去站在对方角度上去认真摸索,从而将公众拖入情绪的泥沼。更糟糕的是,如果媒体把自己当成道德、法律的审判长,误认为自己的视角不是分众的,而是公众的,那么,他们的坚持必将离事实越来越远。

  媒体给公众带来的应是辩证的思维,是理想如何与现实妥协的灯塔启示作用,妥协是媒体客观的基础。妥协,不是出卖理想,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柔韧地坚持。

  七月,是一个坚持了九十年的政党的生日。任何一个希望持久,已经长久的组织的历史里,充满了妥协的智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