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参加过两天北京礼仪学校的培训课,主讲男老师个子不高但长相性感、穿戴体面,声音又标准又男人味,很“范儿”的模样,讨人喜欢。
老师用两个课时讲人的气质。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乎”字,一个“于”字,说,你们仔细端详“乎”,是不是觉得它很华贵、典雅?可它又有“于”的气质是不是?就像人一样,这个人的身上可能具有另一个人的气质。同学会意的笑声还没落,“但是,”老师转身一个亮相,“气质有相同的吗?没有!两片落叶,我们可以看到它相同的形状,共同的绿色质地,一样的恬淡静谧,但我们无法推测它经脉深处的流转低回,以及它的前尘后世,所以显微镜下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两个女人,一个妩媚中优雅,另一个优雅中妩媚,都宛转凝碧,窈窕轻盈,如果去推敲她们的气质,五个人就会给出五种结论”。
“气质是一种遮掩不住的尊贵和学养,你捕捉不到她从哪儿来消失哪儿去。一个有气质的人即便混迹于芸芸众生之中也是鹤立鸡群,绰约的风姿自会超然于众人之上。”
自从气质被老师讲成标签之后,我经常有意无意间想从一个人的眉宇和行为举止中看出脱颖而出的东西,就像小时候看家里墙围上小人书一样的古画图,每幅花鸟每个人物的神情都令我浮想联翩。而现在看那些大牌模特、影星名媛,发现漂亮艳丽的不少都显得浅俗;清纯、甜美、明媚的又像个未出阁的公主。而有些,如苏菲·玛索,的确美得晶莹剔透也不失端庄,但我以为那是冷艳和洒脱,缺少一种味道。
节制含蓄的美应该是有味道的,也是气质的最高境界,比如王妃的气质,当然不是1907年那位无所不行极端的希腊乔治王妃。以我的标准看,具备王妃气质首先必须是身材高挑,四肢修长,体态舒展,这样才有优雅的发挥空间。她的颧骨应该是略略突出的,脸部线条和皮肤散发出恬静的光泽,但不能不骨感也不能太骨感,否则显不出知性。她的眼睛应该是细长的,睫毛不能重到遮住眼神中安详询问的讯
息,否则缺乏和善。可以有淡然,可以有忧伤,但不可以有暧昧,也不可以是一望到底的清澈,要的是既纯洁又成熟、温柔的韵味。她的嘴唇应该是薄而润红的,厚且鲜红紫黑的嘴唇太外露,是摇滚歌手的,可不是王妃该有的样子。
最重要的还是微笑。王妃微笑的样子嘛,头应该是微低的,眼神从下往上慢慢地看,嘴唇的中部平展,唇形拉长,嘴角微翘。这样的笑容,有着羞涩谦逊的美,也保持了矜持的距离,分寸恰到好处。英国已故戴安娜王妃就有着这样经典的微笑。露面不多的现日本王妃雅子也是这么一副表情,据说这都是礼仪教师严格培训出来的。可惜,看网上那些各国王妃的照片,可不是个个都有王妃气质,有的还带着婴儿肥,有的是现代野,还有的尚存泥土的芳香。
按老师的气质论和我对王妃气质的观察,夺人的气质既是先天而成又是后天出落,这倒给现代追求独特完美的女性一个提醒:女人对气质的诉求,并不必然蕴含机会主义的立场,王妃般的眼神和微笑,那种优雅、尊贵、高洁的模样完全可以修炼出来,当然体形和长相应该是爹娘给的。
我妈妈说,早年间皇宫里选妃,多是从八旗三品以上贵戚中挑选知书达礼的女儿,还要盖上丝绢由医婆从头到脚摸两遍骨络,看她是不是做妃的坯子,其间还要穿插些受惊受委屈等应激反应,以及镜怎么个照法、花儿怎么个摘法、指儿怎么个翘法、腰怎么个弯法等等的综合考察。从电视里得知,现在一些国家的平民母亲,千方百计按照王后、王妃的标准栽培自家女儿,至少也要在选美大赛上争个功名,好嫁个富婿。你看,那些标致的美人儿哪个不是带着后天雕琢的痕迹呢!
家若有小女且长相端庄,不妨按想象中王妃的气质施加训练,让她从小在心灵深处,对自己的品行有所仰望,于己于家于国哪样不好呢?
毛 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