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云的六个建议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云计算,网络,存储,银行业
  • 发布时间:2012-03-02 14:49
  在云计算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操作方面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云计算对网络和存储能力要求更高。

  牟健君说,“首先是各种基础设施都要配套。在做虚拟化的时候,首先对资源整合,包括网络资源、存储资源都要考虑,不要单考虑服务器。必须考虑到网络存储、网络架构有没有支持虚拟化技术的能力?网络、存储、服务器,三位是一体的,要统筹考虑。从性能的角度考虑,云计算对网络和存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很大的决心来做。”

  2.先期要做统筹规划。

  资源整合的前提是标准化,而且真正的资源整合后采用虚拟化技术时需要高性能的网络和特定的网络、存储架构支持,没有做这些统筹考虑,云计算就无法做到位。

  “银行业要把业务迁到云上,尤其是做大的项目,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要统一设计: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在前期需要做怎样的调整和优化。要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项目做到一半的时候做大的架构变更,这样成本会增加很多。”VMware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建议说,“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用户前期做有关云计算项目的咨询服务,VMware公司自身和VMware的合作伙伴——大的咨询公司会提供这样的服务。”

  “不同用户的需求、业务场景不同,对云计算的体验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定位,是云计算建设的重要环节。”思杰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侯继涛也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3.考虑到客户端的多样性。

  云作为服务最终需要交付给用户,在使用云的时候,在交付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交付到传统的PC客户端上,还要考虑到交付到Pad上、手机上,交付到各种移动终端上,移动性是云计算服务交付新的趋势。

  4.自动化工具和管理措施要相配套。

  前面提到,在应用部署、应用迁移和异常处理中,虚拟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在管理上,因为虚拟机数量大增,服务器突然多了,管理的工作量又增加了。那么虚拟化之后,对系统的管理到底是变简单了,还是更复杂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牟健君的应对之策是:管理上要有自动化工具和一些管理措施相配套。

  “要使得做虚拟化让管理变得更简单,必须是在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基础之上。只有采用了自动化的管理工具,并有配套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措施、管理技能也提升了,才会更方便,效率更高。光大银行科技部的工作人员掌握这项技能还是比较快的,毕竟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大家都愿意做。决定做虚拟化,掌握这项技能对人员是一个基本要求。”

  5.虚拟化对系统管理员有更高要求。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郑曦认为,虚拟化对运维人员要求比较高的原因是风险集中和管理变革。“原来多台单一的PC服务器,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都非常熟悉,便于直接管理。现在改成多个系统汇集到少数物理服务器,网络结构、存储结构也比原先单机复杂得多,虽然运行时无论何种故障基本实现自动切换,无需人工干预,但如何进行前期规划设计、配置自动切换、负载量的合理分配、日后实时监控等等还不可能完全外包,需要靠系统管理员的技能和经验来实现。”

  6.注意安全性策略的改变。

  “不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对银行来说都有安全性的考虑。”张振伦说,“即使是在私有云上,原来的安全问题是静态的,虚拟化之后安全性加进去了动态的因素。比如,过去一个网银的应用运行在哪台服务器上是绑定不变的,虚拟化之后应用会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漂移,这个时间点在A服务器上,下一个时间点在B服务器上。这样安全策略就改变了,必须要考虑进去这个因素才能确保安全。

  “云计算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可能需要3~5年时间,最好是从边缘应用开始。同时,应用变得成熟也需要‘练兵’的时间,有时候系统出现问题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运维的时候出了问题。运维人员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银行业通常的做法是,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暂不迁移到云上。在研发、测试环境率先使用虚拟化架构。生产环境则采用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的方式:例如先替代备机,然后是非关键应用,最后才将关键应用迁移到云上。

  本报记者 谢涛 实习记者 陈贤

  链接

  “双活”数据中心的虚拟化

  “双活”数据中心是光大银行的一大技术特色。所谓“双活”数据中心,区别于一个数据中心、一个灾备中心的模式,前者两个数据中心都处于运行当中,所以称为“双活”,且互为备份;后者是一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另外一个数据中心处在不工作状态,只有当灾难发生时,生产数据中心瘫痪,灾备中心才启动。

  “双活”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是:

  一、充分利用资源,避免了一个数据中心常年处于闲置状态而造成浪费。通过资源整合,“双活”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是双倍的。二、“双活”数据中心如果断了一个数据中心,另外一个数据中心还在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不可感知的。而一个灾备中心的模式,如果生产数据中心瘫痪,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启动灾备中心,在启动灾备中心的时间里,用户交易会严重受损。

  光大银行的“双活”数据中心的模式始建于2002年,但是这个思路和今天的云计算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云”的目的就是把数据中心的所有资源整合成一个资源,成为一朵云,这样用户就不知道是哪个数据中心为其提供服务。“双活”数据中心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要把应用从A数据中心迁移到B数据中心只需点一下鼠标、拖拽一下,迁移就可以完成。这项被称为“一键切换平台”技术的实现,有赖于两个数据中心必须是“双活”的。传统的灾备中心模式采用备份模式,两个数据中心的地址是一样的,或者利用域名进行切换,系统间关系复杂,切换影响较大,一般都需要停机窗口。同时为保证备份中心可用,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精力组织演练,通常为了规避业务风险,演练都是模拟性质的。“双活”数据中心规避了这个问题。

  云计算会推动灾备中心的资源整合,有效利用资源。灾备中心建设投资巨大及每年运维成本极高,如果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是相当浪费的,有了虚拟化,能够把闲置的资源整合,服务能力会提高一倍。银行系统中很多资源都是弹性需求,如基金、贵金属交易、电子支付和网银交易,在交易火爆时一天交易量可能达到全年交易量总和。故银行系统容量规划时是充分考虑到交易峰值的,但这样在正常时间就有很大的交易浪费,以淘宝“双十一”活动为例,交易量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达到全年交易量的总和,需要系统服务能力提高10倍,这时双活数据中心和灵活快速的资源调度就充分发挥了作用。云计算技术,让IT系统有了资源整合的能力,让系统有了充分的弹性,随时可以调度10台机器来提高服务能力,来保证各种突发因素造成的交易量猛增。

  有了云计算技术,不代表投入会更少,但是资源利用率会更高、系统抗冲击能力会更强、自由调度能力会更强。“双活”数据中心让云计算技术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云计算使“双活”数据中心更好地调度资源,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文/谢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