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亟待立法保护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0-30 10:27
3月2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指出,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实施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等试点工作。
出席大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实践,也是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
不可否认,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也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通过自主创新重构国际产业链地位的历史机遇。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把握这样一次历史契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此话题,记者走访了数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创新驱动型中国科技企业。
自主创新
突破全球化屏障
“对中国企业而言,只有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行业巨头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才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以芯片产业为例分析道,对于芯片设计这种核心技术行业来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会因无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受制于人。
邓中翰认为,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核心竞争力才是硬道理。”邓中翰强调。
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网御神州总裁任增强也有着同样的认知。“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乃至核心技术的竞争。这些核心技术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任增强说。
任增强认为,我国的信息与科技产业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晚,现在正处于逐渐步入发展成熟期的关键阶段。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较西方发达国家仍然缺少自身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很难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因此,要尽快扭转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长期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屏障,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用友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邵凯也认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快速发展的IT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我国信息与科技产业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了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企业才能真正具备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整个IT产业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拓展市场空间、保持可持续发展。”
抓住机遇
实现技术超越
“眼下,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必须要承受来自国际大品牌的冲击,同时,眼下增速放缓的经济趋势也是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任增强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在自主创新上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国家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措施将会有效地刺激行业市场、拉动需求,所以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机遇,而且这一轮的经济调整也将促进产业整合和行业洗牌,所以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竞争。”
一些专家指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全球大部分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停滞,在发达国家都疲于应付金融危机时,保持着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国无疑会获得超越的机会,而实现手段就是自主创新。
对此,邵凯很是认同。他指出,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整体实力偏弱,甚至落后于印度、爱尔兰等国,“目前我们迎来了一次产业调整的机遇,只有靠自主创新打破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和标准的垄断,我们才能拥有先发优势,主导国际分工。”
接受采访的各企业的代表们都认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示范区,这是国家对园区发展的肯定与鼓励,也表明了国家对自主创新高度重视的态度。同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对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将具有深远意义。
“中星微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以来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看到国家建立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感到格外高兴和振奋,因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一系列机制的创新,将有利于全面提升园区高科技企业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这样的政策鼓励下,园区的高科技企业能够更专注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赢得国际竞争。”邓中翰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充满信心。
健全立法
保护创新成果
“目前,我国发展自主创新,亟需解决的是建立完善的产业环境。”邵凯认为,完善的产业环境不仅包括促进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机制,还要建立、健全对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公平环境。同时还要以投资的眼光转变创新基金的应用机制。
对于完善产业环境,邓中翰也是深有感悟,“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举个例子,一般而言,开发一种普通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至少需要投入数百万美元,花费两三年的时间;而非法仿制则只需花两三万美元,不到半年的时间,不法厂商便可以低价倾销其产品。这种情况致使研制企业血本无归。只有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鼓励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邓中翰建议,如果我们国家建立技术创新法等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无疑对于企业未来参与并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同时,对于实现国家长久快速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将具有深远意义。
在提议完善产业、政策、法律、人才等环境建设之外,任增强还建议,政府要重视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来看,这需要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自上而下的整体政策体系,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地激励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任增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