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K上那一颗总在记忆里发光的钻石
- 来源:女报•时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TDK,磁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2-06 11:26
微博曾经流传过一张图片,上面是一盒磁带,和一支铅笔。旁边的字写着,如果你知道这东西怎么用,就说明你老了。
我当时坐在38层高的写字楼里,光线明亮,我兀自笑了笑。
我不想矫情地说自己老了,或者说这是什么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只是当我念出“磁带”两个字的时候,一股恍然如同烈酒涌上喉头。
磁带真是一种神奇的介质,以1/2厘米的身段刻录音乐,用两孔齿轮转动心情。磁质的、铬粉的,抑或是金属粉,它记录的声音可以消磁,而伴随的记忆却弥漫在整整一段最躁动的青春里。
而我的青春岁月与磁带息息相关。
14岁那年,我的偶像是郭富城。那是郭富城的黄金时代。对于追星族来说,必须拥有偶像的全部专辑。但是那个年代零花钱毕竟有限。谁拥有最多的磁带资源,谁就最具话语权。可是,一盒最新正版音乐卡带是7.9元人民币,如果要搜罗所有的专辑,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无异于需要一笔巨资。所以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TDK空白磁带。
它可以反复翻录所有你想听的歌,甚至可以录下我们想要说的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点仅有的自由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个性张扬。
关琳是我那时最铁的朋友。那个时候的感情很简单,一盒7.2元的空白TDK,不仅能传达友情,更能表达爱情。关琳那会正沉浸在甜蜜的初恋中。她喜欢的男生住在我家楼下,我自然是穿针引线的那个人。男生喜欢的音乐,关琳总要千方百计为他找到,然后录在TDK磁带上,让我传给他,当然偶尔也会有甜言蜜语的倾诉满足下我的八卦。
有一次,我拿到关琳翻录的卡带后想先听为快。收录机里传来罗大佑的《你的样子》。歌曲结束后,空格了几秒钟,传来关琳对男友的生日祝福,最后以“希望我们的爱情长长久久”结束,刚好被开门进来的我妈听到了。
时隔多年,我依然会想,如果那时我没有偷听那盒卡带,如果我妈没有听到那段祝福,关琳的初恋会不会延续得长久一点。总之,那时的父母视早恋为洪水猛兽,关琳很快转学,我们再也没有无话不谈的亲密。
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小小的卡带已经被音像店老板们嫌弃地搁在了小角落里,满大街开始风行CD。
再后来,就连替代磁带的CD也被所谓的数字化科技所替代,卡带在音像店里更是不知所踪。
而成长就像TDK一样,终究会老去,到不能再被重复利用直至被时代所淹没。
我从北方的小城镇来到南方的大都会,南辕北辙,飘荡流离。我在这里零零散散搬了很多次家,被同事冷嘲热讽过,也被房东赶出过房子,住过10块钱一天的集体床榻,也试过被人骗走身上最后的100块。
当我用岁月逐渐换取了经验以及能力的时候,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而当年我带来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被替换或者被永久性丢弃。唯独那年那些再也无法播放的磁带被放在床底木盒里从未想过丢弃。
我每每看见都让人恍惚之中能闻到岁月的味道。时光仿佛回到十几年前,学生头的女孩,静静地坐在双卡录音机面前,等待一盒磁带翻录完成。那一天,肯定阳光明媚,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年少时光,那一天,肯定心无杂念,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明媚青春。
在生活里杀伐果决的自己最终也被潮流所抛弃,和朋友在KTV唱歌时,盯着满屏的上榜新歌,我会茫然无措。只会习惯性点播过去的几首老歌,唱着唱着我有了恍如隔世的感叹。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去追逐潮流,不会想拥有一台Iphone5或Surface。新的歌星新的歌曲对我来说,实在缺少记忆点。
我相信回忆在人与人之间的可分享性很微,而能传播的只是关于回忆的情感,这个才有共鸣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