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每到赤日炎炎的夏天,既没有空调得以纳凉,也没有电扇驱除暑热,因此,古人在夏天除了用手拿的扇子避暑纳凉之外,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在衣服上想办法,尽量把夏天的衣服做得轻薄而透气,并具有较强的吸汗功能。
《金瓶梅》第二十七回里,就写到一种夏天衣服的布料,名叫“焦布”。当时,西门庆要给蔡太师拜寿,需要准备寿礼,寿礼中有一些服饰,所送的衣服是夏天穿的,那是两套杭州织造的大红五彩罗缎丝蟒衣,还有两匹玄色焦布和大红纱蟒,但是,其中的两匹玄色焦布和大红纱还是李瓶儿到她原来的家里寻了来。接着,又写了李瓶儿穿着大红焦布比甲(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这种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种汉服款式,无袖长罩衫,又叫做“背心”。后来传入蒙古)。
《金瓶梅》里所说的“焦布”,其实应该是“蕉布”,也称为“焦葛”,就是把芭蕉的茎加工成像丝一样的东西,然后放入加了草木灰汁的温水中除去其中的杂质,纺织为布,称为“焦布”或“蕉葛”,用来做夏天的衣服,穿起来轻薄而凉爽,可以驱除暑热。
当然,古代有钱人家在夏天穿得最多的衣服还是纱。《金瓶梅》中写到有一年的六月初一,西门庆在花园中的翡翠轩里消暑,这时,“只见潘金莲和李瓶儿家常都是白银条纱衫儿,蜜合色纱挑线缕金拖泥裙子。李瓶儿是大红焦布比甲,金莲是银红比甲。唯金莲不戴冠儿,拖着一窝子杭州撵翠云子网儿,额上贴着三个翠面花儿,越显出粉面油头,朱唇皓齿”。潘金莲和李瓶儿这两个人间尤物在夏天竟然穿了这么多层的衣服,难道不会热吗?接下来看一看,“止撇下李瓶儿,西门庆见她纱裙内罩着大红纱裤儿,日影中玲珑剔透,露出玉骨冰肌”。李瓶儿的纱裙内还穿着纱裤儿,而且,即使穿了这么多层的衣服,李瓶儿这个美人在日影下依然是肌肤毕现,她的衣服的薄透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古人很重视夏天的衣服,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从葛、麻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韩非子·五蠹》里说,尧就是“冬日麑裘,夏日葛布”。可见,夏天穿葛布是能够纳凉的。
到了周朝的时候,夏天做衣服的布料已经有了细葛布和粗葛布之分了。春秋战国时期,葛布更是风靡一时的夏天衣服的布料,当时,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了表达自己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的诚心归降,就倾全国之力上山采葛,然后织成十万匹极其精细的葛布献给吴王夫差。越国的女工们一边织葛布一边唱道:“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素兮将献之。”当时越国织出来的是细葛布,极其精细,这种葛布做出来的衣服夏天穿起来既凉爽又舒服。
后来,唐朝诗人杜甫这样描写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生产的细葛布:“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但是,因为葛这种植物生长慢,不像麻生长得快,当年即可收获,而且,在古代的中原地区,麻是广为种植的植物。
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能够从麻这种植物中生产出苎麻纤维,这种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轻薄而透气,非常适合夏天穿。于是,这种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就渐渐成为古人做夏天衣服的专用布料。
文/吴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