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特色的小米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小米,雷军
  • 发布时间:2013-08-30 13:00

  有媒体爆料,9月5日,小米3伴随着小米电视即将发布。在各种期待之余,有媒体带出了这样的字样:还是1999元?

  应该说,小米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伴随着价格战:两年前,1999元惊天最低价+市场饥饿销售策略一步步奠定了小米在中国手机界的地位,到今年年中,小米暑期促销机陡降300元,再到前不久联手微信社区推出的699元红米手机促销(几天近千万的订购量)。号称中国第一软件工程师的雷军,用的招数几乎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竞争战术。

  仔细想想,只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将“中华酷联”变成了“华联酷小”的小米手机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什么?外形一点也不酷,当智能手机已经幻化为时尚产品的时候,当三星凭借可以遮挡半边脸的超大手机打破iPhone一统江山的时候,当联想、华为比赛超薄的外形设计的时候,小米却一直坚守着最初的外形设计;2核、4核,超高主频竞赛中,小米也仅仅是个跟随者。两年前,笔者曾经问过一位在网上竞购第一代小米的朋友:你为什么要买小米手机?答案除了接听电话划屏动作改成从上至下,而非从左至右;用户体验相对较好之外就是价格,同等配置的手机当时位居品牌机最低价。

  或许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手机,让你对价格欲罢不能,而且永远位居价格洼地的最低端。究其根源,互联网销售。互联网手机,这是前一段时间“小米之父”雷军给出的关于小米最准确的定位: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小米没有任何的销售渠道成本,所有与销售相关的动作都在互联网上完成,甚至借助最热的第三方互联网社交平台,“我们基本不投产品广告,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在互联网上销售的,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当年因为悟到互联网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做商务,于是创办了电子商务公司卓越网的雷军,拥抱移动互联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互联网卖手机。因为在雷军看来“互联网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方法论。”

  价格战,一般意义上的贬义词。但却是中国企业占领市场一以贯之的手法,现如今打价格战已经不新奇甚至被唾弃了,但学会利用互联网去打价格战却可以称得上无边界创新的一个典范。认清中国手机制造企业所处的地位,有着三星、苹果两座大山技术创新上难以超越,“中华酷联”年销售几千万的出货量,雷军做手机第一天起就已经非常清晰小米的处境。当他表示小米是其一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创业时,在销售渠道上独辟蹊径成了他给中国IT业最大的贡献,也是小米最终成功的独门绝技。最终,技术背景的雷军取得了营销模式上的成功。

  对比刚刚发布的易信,“千年老二”丁磊似乎有着类似的历史境遇:后发劣势让易信的卖点放在三大运营商的“割肉”上:三大运营商之间发送短信免费。牺牲短期利益,换取市场份额,易信跳过了微信早期的市场培育,尽管吐槽者甚众,但是发布当天注册数破百万,苹果商店应用排行榜排名超过微信、微博却开了个好头。

  因此,在IT这个创新已经成为习惯动作的行业,中国几乎很难参照惯常意义上的创新方式:技术、设计突破。反倒是市场、模式、竞争方法论上,中国的后发优势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突破自己,突破习惯,突破思维藩篱;谁又能说,割肉不是一次最终盈利的开始呢。

  付印前,一个小米的喜讯:雷军确认小米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暂时没有公开,不过公司估值已超过100亿美金,小米已然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企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