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号称“2012中国出美女城市排行榜”的帖子被广泛转载。上榜城市共有20个,哈尔滨位列榜首,其次是重庆、成都、武汉……最后一位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号称盛产美女的新疆等地,均无缘上榜。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排行榜自娱自乐的成分居多,但是,透过它的“八卦”表面,中国美女分布似乎真的有迹可循,不同地域人们的外形特征颇耐人寻味。
地域的影响
众所周知,世界不同人种的外形特征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高,人的皮肤多为黑色。黑色的皮肤有着积极抵御酷热气候的能力,能抵挡强烈阳光损害,同时宽而扁的鼻子和厚厚的嘴唇便于散热。而生活在寒带、温带高纬度地区的白种人,由于阳光弱,紫外线弱,因此人们的皮肤颜色浅淡,这种浅肤色易于吸收弱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发育。此外,他们的鼻梁较高,鼻孔道长,进入的冷空气经过长长的鼻道有一个“预温”过程,这样就使外界的冷空气不至于影响人体恒定体温。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不同地区的人,其皮肤颜色和外貌轮廓特征也有差异。气温高、光照强、紫外线强的地区,比如广东,人的皮肤颜色及人体特征向黑种人靠近——肤色深,鼻子宽扁,嘴唇厚;气候寒冷,光照弱,紫外线弱的区域,人的皮肤颜色和人体特征更接近白种人特征——肤色浅,鼻子长,鼻梁高,嘴唇薄。
我们的面部轮廓也受到不同地域影响。在种族上,面型的侧部轮廓形态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可以分为“直面型”“凹面型”“微凸型”和“凸面型”。其中,黑种人以凸面型为主;黄种人大多为微凸型,少数直面型;白种人多为直面型,少数凹面型。
在中国,越寒冷的地域,其人种侧面轮廓越接近白种人的直面型;越炎热的区域,其人种越接近黑种人的凸面型。有趣的是,在中国,人体肤色和外貌轮廓的差异,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那就是长江,江南、江北呈现出比较分明的外貌差异。
影响美女的光照和湿度
除了外貌轮廓和肤色,中国人的身材特征也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地区类型。北部类型的人身材较高大;南部类型的人身材较矮小。
我们知道,遗传对体型有决定性影响。在身高方面,男子出现的差异有79%是遗传造成的,女子则高达92%;腿长方面的遗传因素,男子占77%,女子为92%;而坐高方面,男女均为85%。由此看出,父母的遗传对子女的体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北部和南部类型的体型差异会较多地通过遗传保留下来。
此外,不同地区的饮食与湿度、日照也与外形密不可分。去掉人口流动这一变化因素,当地气候与饮食习惯都是影响外貌的重要因素,比如成渝地区湿度比较大、水分多,所以女性皮肤好;北方女性因为光照充足,加上吃粗粮,所以身材匀称,五官长得比较开;江南一带女子则无论是身材还是面容,多为小巧玲珑型。
如果总结美女分布比例较高地区的气候关键词,应该就是光照和湿度。湿度影响皮肤质地,光照和饮食影响身高和面部骨骼。降水多,气候较湿润地区的人,皮肤的水分比较充足;而饮食清淡,适度摄入辣椒,都有养颜美容之效。
哈尔滨女孩儿因何夺冠
在这份美女排行榜上,哈尔滨排名第一,美女百分比为24.25%,也就是说每100个16~32岁之间的哈尔滨女孩儿就有24个被认为是美女。其中,哈尔滨美女长相指数为81.77,居20个城市之首,打扮指数也颇高,排名居第四位。
哈尔滨女孩儿何以“艳冠群芳”?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贾琦针对排行榜依据的长相、打扮、韵味三大指数做出分析。他认为,哈尔滨美女之所以长相指数居全国之首,主要是由于水土和气候等原因,使哈尔滨姑娘普遍身材高挑、皮肤白,冷热变换的天气使得女性皮肤弹性较好,且面部风格偏欧美范儿:五官丰满,立体感强。
同时,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姑娘们的穿衣风格也主要走欧美多元范儿,而不是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年轻姑娘主打日韩范儿。由于四季分明,服装需要频繁更换,于是常常出现混搭,比如上身羽绒服加下身薄裙子,久而久之,就给人一种“爱穿、混穿,不走寻常路”的印象。另外,由于夏季短暂,哈尔滨姑娘的夏装相对开放,反而是南方那些天气炎热的城市,为了防晒,姑娘们普遍穿得比较保守。而在韵味方面,哈尔滨女孩儿性格大气豪爽,近年来穿衣风格越来越注重精致搭配;在敢穿的同时,也愈加注重气质和韵味。
此外,由于与俄罗斯临近,哈尔滨女孩儿不少是混血儿,混血的优势也给当地姑娘的美貌加了分。
秦勉
(摘自《北京青年报》2013年7月8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