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洪仲丘案”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洪仲丘,体罚,军方
  • 发布时间:2013-09-16 14:58

  这段时间,台湾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洪仲丘死亡案。一个普通的陆军下士,牵动了全台湾人的心,引发了几十万人不分蓝绿的大游行。

  “小兵之死”

  洪仲丘是台湾军队一名即将退役的士官,于6月底退伍前夕,被指控携带具备拍照功能的移动电话和MP3随身碟,违反军队资讯安全保密规定。洪仲丘惩处案经士官奖惩评议委员会(士评会)评议,实施禁闭室“悔过”处分。7月3日在当地气温超过警戒、洪仲丘体重98公斤、体质指数过高下,禁闭单位仍执行操练,造成洪仲丘中暑、热衰竭,最后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死。法医鉴定,虽然没有被虐待的痕迹,但是明显具有过度体罚的问题,

  事件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家属一再要求公开事件的真相,但是军方的反映却无法令人满意,并未直接针对家属的诉求,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的经过,导致事件一再发酵,舆论一再对军方口诛笔伐。

  面对舆论的质疑,为了平息事态的扩大,军方采取高调的处罚措施,宣布调查相关涉案人。企图息事宁人,但是适得其反,反而导致更大规模的抗议。民众开始是到“国防部”大楼前面示威,后来更有25万人组成的“白衫军”上凯达格兰大道游行,虽然最后台湾“国防部长”辞职,事件依旧没有平息。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不得不亲自“救火”,赶往死者家中慰问并承诺彻查此事。

  马英九承诺,将成立军事调查委员会,不只洪仲丘案子,过去军中冤案,都不排除重启调查。马英九声称,自己也为人父,“洪家爸爸妈妈的苦我能感受。洪仲丘绝对不会白白牺牲,会转化成改革军中人权的动力。我们会负起责任,强力督导台军改革,绝对不容许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洪父则说:“‘君’无戏言,不要到最后都变谎言。”

  台军管教多丑闻

  对于洪暴毙事件,军方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这也不难理解,台湾军中的虐待丑闻并非这一起,也经常被曝光:根据网友整理的“台军杀人大集合”,“海军士兵姚泰源带伤坠海自杀”、“陆军士官洪文璞因受长官修理跳楼自杀”、“空军士官蔡学良在靶场遭枪击身亡”,可见类似事件在台军中并不少见。

  台军的管教制度,共分为五级:部队管教、禁闭室、作战区辅训队、明德管训班和绿岛励德管训班。对于军方而言,管教制度是树立军威、整顿军纪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太多的灰色空间。

  例如,军方对禁闭期间的操练课程有详细的指引,但实际操作起来,操练强度掌握在禁闭室长官的手中,1993年一名士兵被5名励德班军官集体凌虐致死后,励德班从此走入历史。1995年一名海军新兵因在明德管训班期间被活活打死,几年后明德管训班也被废除。一名退伍士兵刘先生就曾有过与洪仲丘相同的遭遇,他因为携带照相手机被长官抓到,被送到禁闭室关了21天,曾三度被送医急救,侥幸保住了一条命。

  “少将不行,就惩中将;中将不行,连坐司令”

  此次大规模的“白衫军”示威运动是由网民自发组织的“公民1985行动联盟”发起的,分为两次游行,第一次为7月20日的“公民教召”游行,第二次为8月3日的“万人送仲丘”晚会。

  “白衫军”是台湾媒体取“公民1985行动联盟”号召众人穿“白衣”要求“真相大白”的概括性称呼,此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有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以往台湾的示威活动都是由政党组织,即使当年倒扁的红衫军,也是由前民进党领导人出面的,即借助于现有的组织体系来完成,但是此次大规模示威却完全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而发起,成为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由民众自发的社会运动。

  面对舆论的质疑,台军先是宣布调查相关涉案人。发现无法平息民意愤怒后,很快将惩处名单提到少将旅长层级。据台海军备役上校王志鹏介绍,基层出事,“连坐”到旅长,算是军方惩处的惯例。

  可惜这一次并不奏效,外界的反弹更趋强烈。军方则“一条道走到黑”,少将不行,就惩处中将;中将也不行?那就连司令也连坐进去,一口气开出了27人的惩处名单,光送入司法程序的就有12人!不过,军方的铡刀举得越高,外界的质疑也越强烈。

  “军方根本就没想明白,外界想要的不是未审先判式的处罚,而是尽快回归事件真相。”但军方先是误判事态严重性,随后又反应过度、无限株连。“为了尽快平息民怨,避免将这把火烧到马英九身上,军方后续的处理不仅反应过度,也基本上乱了套。”王志鹏指出。

  随着丑闻的不断被揭发,客观上也推动着台湾的军事司法体制改革。这一次,由于台湾军方对事件的处理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加之群众和舆论的抗议与鞭挞,台湾“立法院”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法案,修改了“台军军事审判法”部分条文。根据条文,台军现役军人非战时犯罪回归一般司法机关追诉、审理,但分两阶段执行。修法施行后,将适用于台军陆军下士“洪仲丘案”。以后再有类似的案件,将交由地方法院审理,不再由军方自己审理,以消除黑幕。

  借势施压马当局

  一个普通士官之死,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抗议,这是社会矛盾的种种汇流,借机对执政当局的政策表达不满,洪仲丘死亡案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从核四问题、年金问题、二代健保、兵制改革、十二年基本教育、物价与房价高涨、贫富差距扩大及美牛等问题上,每一项都是相当棘手处理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连带影响许多面向的问题。

  马当局在改革动作上,常常引发批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挑战一项接着一项接踵而至,每天还必须接受在野的炮轰与政论名嘴的无情批评。

  但平心而论,批评有些可以接受,有些也言过其实不切实际。马当局的政绩总体来说,仍可称得上及格,无论在各种方向及道理上,其实都站得住脚,只是往往说不清楚、讲不明白,也少有人能搞得明白,捐弃既有成见持平来看。

  当前全球经济状况欠佳,台湾难逃牵连,失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人才外流、社会阶级的对立及价值观念的扭曲,行政当局当然需要负起一定责任。但有些是结构性的问题,况且其原因肇始并非于马英九执政开始,所以将责任怪罪给马也并不妥当。

  由此观之,洪仲丘死亡案对台湾的军方和政界都打击很大,特别是严重影响到台军的募兵计划,因为没有人愿意“出师未捷身先死”,尤其是死得不明不白……

  文_王大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