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机器人教育在农村学校的尝试
-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机器人,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9-17 15:05
机器人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综合性极强的交叉学科群,其核心是智能控制技术。如乐高机器人教育应分为机器人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两部分,不仅涉及中学自然学科的知识,还涉及通讯电子、机械与动力设计、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控制领域可以弥补信息技术教育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的不足,这给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未来科技的良好平台。
我们之前也曾接触过其他品牌的机器人教育产品,经过对比和市场调查,觉得乐高教育产品的通用性强,经得起时间检验。
乐高有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它提倡“做中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自然、数理、人文方面的兴趣。乐高将学习过程分为联系(CONNECT)、构建(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而培养其五大能力:规化设计能力、创造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想象力。如果解读中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就可以发现,乐高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之间有着惊人的相融之处。
当然,乐高教育也有不足,比如器材较昂贵,普通农村学校无力承受,目前大多依靠社会办学或校外辅导机构来采购,这就要求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要好;相关比赛要求学生储备一定的机械、动力知识和较强的空间建构能力;乐高的NXT-G软件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其编程语言不能像C语言一样移植到其他设备和平台。
一、开展乐高机器人教育的几点思考
1.激励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
机器人教学不仅需要充足的器材,更需要敬业的技术型教师。只有学校支持并进行激励,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潜心钻研技术和教学管理。
学校可以把机器人课程等同或高于通用技术课程对待,并计课时和加班,在评优晋级时给予政策性倾斜。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往往通过参加比赛检验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动手实践,学生只有亲手设计制作才会了解它的特性,程序调试时才会顺利,出现故障时也能尽快找出原因。乐高特有的FLL技术答辩,也要求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这样在答辩时才会有理有据、不慌不乱。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由于学生的起点和能力各有不同,在参加团队配合较强的FLL挑战训练时,可能存在狭隘个人主义、单打独斗不团结的表现,另外有的学生比较懒散,寄希望于临阵磨枪。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中要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每位队员都应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出高水平。
在训练中,我们让4个学生组成2组研制两台机器人,允许学生设计不同方案,并不断反思、改进,比赛前通过计时对抗来决定哪一组优先出场或提供多打一场的机会,这样他们会更专注于训练。
今年FLL比赛中,初中组首次设计出了气动力和橡皮筋方案,完成了举重和保龄球任务,而小学组用齿轮配合齿条抬升完成了举重任务。两队方案完全不同但相互之间可以借鉴。
由于起步晚、水平低,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作为农村学生能参与这项科技竞赛,并且懂得了团队力量和创造的重要性,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4.鼓励创造,加强技术交流
平时训练时,我们鼓励学生将灵感、创意付诸实现,在省赛中,我们要求队员发现、研究别人好的方案并大胆交流,通过外出比赛使学生获得新的认知,赛后再反思和改进方案,做到温故而知新。
5.培养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乐高FLL工程挑战赛每年都有新主题,如能源、气候、交通、生命医学、食品安全、关爱老人等,每一个主题有14个左右的任务需要在150秒内完成,可以说是所有机器人比赛中最具挑战的。
我们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任务设计不同的机体结构、策略物和任务执行方案,不断地改进结构、策略和调试程序,使之能适应多个任务的完成。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后,学生逐渐养成了百折不挠、勇于探索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其心理素质和毅力得到了增强。
6.准备充分,应变及时
机器人比赛出意外的偶然因素较多,我们除了带上零件、拆修工具,还要在机体、策略物和程序上考虑机器的运行误差,进行误差容错和冗余设计,并加强训练以发现和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在今年的FLL比赛中,赛台尺寸与规则有差异,南北两向的边框留空多了近两个乐高单位,而我们初中组的策略刚好是贴边框走,这样会超出基地,如果不改进,有氧运动不仅做不了,东区的其他任务也无法完成,幸好我们赛前做了预案,调试时学生对策略物做了更改。这种突发的状况检验了学生的机动应变能力。
作为科学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发现乐高积木化的搭建、图形化的编程简单易懂,FLL竞赛主题的挑战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特别是对开发数理空间想象与逻辑思维能力很有益,还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和技术答辩,懂得发现、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事物,更理解了立足现实、思考未来的含义,这让家长们感到格外欣喜和支持。
另外,机器人教学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一个人精力有限,在机器人教学时最好组建一个团队,并且在机器人品牌、型号的选择上避免多而杂乱,最后定型的任务方案一定是经过“设计-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的过程,乐高教学也是如此,它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简单易实现、可操作性强;2.符合竞赛规则;3.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开发校本课程,整合乐高教育与自然学科
建立和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阶段性总结,如果能将机器人教学与自然学科整合,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对于乐高教师来说,乐高技术可以把不方便制作、展示的模具和方法进行快速而巧妙的拼装组合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我们在以下课程中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初步汇总如下:
1.力学方面:力的合成———斜拉桥的制作、自制天平、滑轮组、齿轮传动中的角速度与线速度;运动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做功的测量。
2.光学方面: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线)与折射演示。
3.声学方面:声音速度的测量。
4.电磁学:光电能的转换(马达与灯泡),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手摇发电机)。
5.数学:几何教学中的锐角、钝角以及角度的变化、四面体、立方体的搭建。
谢真寂 粟新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