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能手机会是什么样子?与今天相比,它在外形上可能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但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完全大不一样了。
“未来的智能手机好比是你口袋里的微型发动机,它会为可穿戴设备提供足够的资源。”在近期于美国旧金山举办的MobileBeat大会上,多位移动专家提出了这一概念。这次会议的话题完全围绕可穿戴技术来进行,其中包括了嵌入到眼镜和手表中,甚至织入到衣服中的小型化移动技术。
但是专家们同时表示,可穿戴技术可能会在计算能力和电池续航时间方面遇到麻烦。他们认为,设备中不会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元器件。
这时候,智能手机就有了用武之地。
从竞争到互补
关于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关系,这一话题很早就已经在业内有所争论。有观点认为,可穿戴设备具有体积小、易携带的特点,同时产品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因此其完全有理由取代智能手机的位置。
但是,作为人们梦想的中的未来终端,可穿戴设备缺少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和电池续航时间。同时,作为一项业已成熟的技术,智能手机的成本又低廉,而可穿戴设备在今天还做不到这一点。
在MobileBeat大会上,专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抛出的观点是,受到处理能力和能源存储方面的限制,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有可能会演变成一种“各司其职”的关系。
在未来,可穿戴技术也许会变成单纯的传感器和显示屏,其负责将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并接收来自智能手机的信息;反过来,智能手机则会被用来处理繁重任务,并管理与云服务之间的连接。智能手表生产商Basis Poin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ef Holove在MobileBeat上告诉与会人士:“我认为,手机会变得更具有核心价值,并且更加重要。”
由通信工具转变为计算设备,这将是智能手机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在iPhone亮相后,苹果和安卓设备制造商们都卷入到了比拼硬件功能的竞赛,他们每次发布的新产品都试图在硬件处理能力上比对方高出一筹。:更高的屏幕分辨率,更好的摄像头,更大的屏幕。今年3月份发布的三星Galaxy S4完全达到了顶峰。
不过,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场竞赛势头放缓的迹象。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的首席执行官Tim Cook轻描淡写地提到了硬件的作用。他在高盛公司举办的技术与互联网大会上说:“我们不是一家硬件公司。”Cook表示,苹果更加关注软件和服务,尽管在当时,关于其将推出iWatch并在秋季发布新产品的传闻甚嚣尘上。
由于黑莓Z10销售不畅,四面楚歌的黑莓在大幅削价后也唱起了类似的调子。其首席执行官Thorsten Heins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一家纯卖设备的公司。我们还运营着全球安全数据网络和服务业务。我们也没有打算通过奉行短期的纯设备战略来运营公司。”
听起来,当智能手机厂商们已经从我们习以为常的性能竞赛中抽身。或者说,当他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特别关注硬件功能时,整个业界的风向很可能向着可穿戴设备倾斜。
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的研究副总裁Van Baker说:“如果你的智能手机里面已经有了通信功能,那么将蜂窝连接嵌入到可穿戴技术中完全是浪费资源。正确的方式是:通过蓝牙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智能手机,然后通过智能手机的互联网连接来发送和接收你所需要的数据。”
通过将处理能力和网络连接这两副“重担”交到智能手机上,可穿戴设备的制造和研发成本会更加低廉。市场上传感器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更对此起到了助推作用。Baker表示,如今一些非常领先的技术其实已经能够解决可穿戴设备在处理能力和网络连接方面遇到的问题,但是,如同市面上很多产品一样,由此带来的是高昂的生产成本。他认为,因此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连接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很多时候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处理多个可穿戴设备。
尚未明朗的关系
如果只是将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关系定位于此,那么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科技与信息技术发展之快,让设备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
Baker认为,尽管智能手机在可穿戴技术方面未来有可能会扮演重要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比拼智能手机硬件的竞赛就此结束。他表示,他认为智能手机的功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它们还需要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多的内存才能推动可穿戴技术。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唯一的限制性因素是电池续航时间。
“硬件性能竞赛已经结束的观点,等同于个人电脑从不需要超过640K存储空间的言论。”Baker提到了微软前首席执行官Bill Gates的一个“乌龙”事件。在1981年的一场计算机展销会上,Gates参加了一场辩论。在现场他表示:“640KB对所有人都已经够用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智能手机硬件性能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竞争生态圈。这种此消彼长的竞赛正在助推智能手机硬件的发展,而硬件性能的增长又为实现更多应用打造了基础。这使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智能手机有可能会挤占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空间,可穿戴设备有可能会以智能手机附属品甚至配件的形态存在。
这与前面所说的,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共生合作的愿景已经大为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设想另一种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在处理能力和续航时间方面逐渐达到人们的基本需求,并进而逐渐淘汰掉智能手机。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移动设备,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可穿戴设备。
Tom Kaneshi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