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秋的某一天,国家图书馆干部(集贤殿校理)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是范仲淹庆历革新的支持者)在家开饭局,邀请在京的一些文艺界好友参加。
苏舜钦当时的另一个职务是进奏院的负责人。这进奏院说白了就是全国州一级政府的驻京联合办事处,负责将各州上报的文件报告给门下省,同时将中央各部门的文件转发给地方。虽然是清水衙门,但油水还是有一点的。因为大批文件文书都在进奏院折封、摘录、转呈,每天都要报废大量的文件封纸,累积起来,就是不小的数量。进奏院不可能放得下这成堆的废纸,最后都卖给了收破烂的,每月都有一笔不大不小的进账。卖废纸的钱平时都没有花,存在进奏院的账户上,直等到要用的时候,才拿出来应急。
这年秋天,传统的祭赛时日将至。这祭赛,其实就是祭祀酬神,属于迷信活动。但古人相信这个,所以祭赛活动的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朝廷上下都在忙着祭赛,进奏院也不例外。
苏舜钦当时既是文坛名人,又是进奏院的一把手,当然想把活动搞得热闹些。平时大家工作都忙,苏舜钦也想借此机会增进一下彼此间的友谊。基于以上两点,苏舜钦就在家里开了个饭局,邀请的都是当时京师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光吃饭不看歌舞是不行的,苏舜钦还特意花钱请两军女伎(驻京部队的歌舞小姐们)前来助兴。一时间,苏府门前豪车塞路,苏府之内歌舞升平,大家开怀畅饮,又有美女歌舞相助,好不惬意!其实,苏舜钦这人为官还是比较廉洁的。
这次饭局,其实花费公家钱只是一小部分,大头来自于两块,一块是他自己掏腰包,“以十千助席”;第二块是参加饭局者自己掏腰包,大家凑份子吃顿饭,类似于现代的AA制。应该说,这顿饭不应该算是公款吃喝,与腐败也扯不上边。偏偏有人将二者扯上了关系,这人叫李定。
李定是在京城混饭吃的一个文痞,平时就靠着一张厚脸皮到处打秋风。他听闻苏舜钦家里有饭局,就想蹭饭。偏偏苏舜钦就很讨厌李定,当然不会同意李定参加饭局。李定很生气,认为苏舜钦瞧不起自己,驳了面子,伤了自尊,要讨说法。这说法怎么讨,李定自有办法。
他一口气跑到御史台,就是那专门向干部挑刺的地方,找到了御史中丞王拱辰,哭天喊地地告起了黑状,说苏舜钦利用公款胡吃海喝,完全是在搞腐败,希望御史台弹劾苏舜钦。
李定为什么要找王拱辰帮自己出气?这其中大有深意。原来,这次饭局的东家苏舜钦是当朝宰相杜衍的女婿,而杜衍与范仲淹、富弼等人正是“庆历新政”的推行者。王拱辰,恰恰就是新政反对派中的一员。所以,李定知道,找王拱辰替自己报仇,是最合适不过的。
果然,早就想扳倒改革派的王拱辰一听苏舜钦在家里搞公款吃喝,喜上眉梢,立即唆使御使鱼周询、刘元瑜等几个心腹出面告黑状,“事下开封府劾治”。而开封府尹陶翼正是王拱辰的人,根本不用调查取证,“于是舜钦与巽俱坐自盗除名,同时会者皆知名士,因缘得罪逐出四方者十余人”。像苏舜钦、梅尧臣、王洙等这些人因自己掏钱参加饭局而受到大宋法律的制裁,最后虽然没有丢命,但却断送了各自的政治前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坛名人又都正受到范仲淹和杜衍的重用,是“庆历新政”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些人被反对派打倒,使“庆历新政”的推行严重受阻。随后不久,随着范仲淹、杜衍等“庆历新政”的主导者相继下台,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就此夭折。
仅仅因为一顿饭局,竟然兴起大狱,打倒一批文坛名人,断送一场庆历改革,真是让人揪心又寒心!
文/郝金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