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心与风光的交流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4-27 15:17
  编者按:注意到摄影者Teamfortress的作品是在一个名为“Teamfortress的洛基山流水账”的帖子,Teamfortress的风光作品构图完美,黎明或暮色温柔的光线总在画面中得到细腻完美地体现,如同你亲眼站在那风景前一般,会有一种心悸的感动。Teamfortress如何做到?他的风光摄影的理念又是如何?

  风光摄影:一道立体几何题

  “代数:27分,班上倒数第二名,立体几何:97分,班上顺数第一名。”班主任拿着我的期末数学考卷,满脸诧异地望着我,“为什么?说你学习认真,你的代数几乎是班上最差的; 说你不认真,你的立体几何考了第一名”。

  二十多年前班主任老师那诧异的神态至今还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二十来年我浑浑噩噩地过去,从来没去想过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直到2006年三月的一天,我站在安大略的思高湖边,透过刚刚买到的佳能5D的取景器打量着夕阳下冰封的湖面。耀眼的太阳,疾走的乌云,堤岸边摇曳的树枝,冰面上晶莹的光影,随着镜头的伸缩,角度和机位的移动,它们从无序变成有序,目光由近而远在这立体的画面上舒适地流动,按下快门的瞬间竟然有了当年解几何题的那种快意。

  风光摄影可以有很多流派,有很多理解,以我个人来说,很多时候我是把二维空间的图片当做三维立体空间来看待的,就像是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的安排,而所有这些安排都是为看图的目光流向服务的:视线进入画面都会有它的流向,它会在画面某些地方驻留,也会飞快掠过一些地方,虽然这目光的流动和驻留都是下意识甚至短暂不易觉察的。作为拍摄者,构图的目的就是引导视线,并且避免在不该驻留的地方驻留,或者被引出画面外。

  每次拍摄时, 我会首先注意场景中让我觉得悦目的“目光驻留点”,并设法让这些驻留点成为立体空间的有序排列,之后就会特意寻找目光游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干扰点。这些干扰点就是构图中应该避免的,因为肉眼会自然选择自己想看的地方,而照片则不会。当景观以图片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原先在现场肉眼选择跳过的干扰点反而在图片上会成为目光驻留点,一旦如此,照片即成失败作品。

  风光摄影:做孤独的狼

  我热爱风光摄影,非常享受那种独自一人、心无旁骛、完全浸润在拍摄环境的景色中以及心灵与景色交流所产生的氛围里。孤独的时候我可以恣意地培养自己的情绪,常常我所在的场景也因此感染了我的情绪,并把这情绪氛围反映到我的片子里面。我几乎清楚记得我每一次孤独外拍之旅的每个细节,却忘记了不多的几次和色友们一起外拍的情景,让我刻骨铭心的还都是那些孤独之旅。

  风光摄影:反映你的肉眼、心灵或相机所见

  亚当斯说过类似这么的话:拍摄就像写乐谱,后期处理就像是演奏。那么风光片后期究竟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我自己的准则是:片子应该尽量反映你肉眼所见,并表达你当时的情绪氛围。有时,它并不是你所看到的,但却是相机所看到的,比如超长时间的慢曝光,你显然在现场看不到如流水般的行云,如轻雾般的湖水等,但这种表现方法是被接受的。对一张片子,我可能偶尔会去做减法,比如消除地上的纸屑(通常我都是在现场就做到,除非够不着),但不会做加法,比如加一个月亮,换一种天空。

  Teamfortress的器材

  佳能EOS 5D,17-40mm,100-400mm,24-105mm。

  Teamfortress的器材观

  用胶片和数码的大师都有,有他们在,根本轮不到我来担忧胶片数码孰好孰坏的问题,我只需担心一件事:我有没有掌握看的艺术?或者换一句话来说,我的片子有没有内容?

  Teamfortress的现场贴士

  1.永远都用脚架加快门线拍摄风光。

  2.永远用包围曝光。包围曝光可以改进我用灰渐变滤镜拍摄时有可能有缺陷的片子。

  3.用点测测光,用手动曝光。

  4.按下快门前永远检查画面边框有没有不需要的东西“爬”进画面。

  图/文:Teamfortress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