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只中盘指数基金——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将于2月25日起公开发售。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国内管理指数基金最大公司易方达,今年重点打造的指数基金。
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日前表示,即将发行的上证中盘ETF是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力推动的重要产品之一。对于易方达基金而言,上证中盘ETF及联接基金的发行意味着易方达已在国内率先完成旗下基金全面覆盖大、中、小盘指数的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根据不同阶段行情进行资产配置的有力投资工具。
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和联接基金均以上证中盘指数为跟踪标的,通过被动式投资争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给投资者带来与上证中盘指数相近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管理透明、低成本、分散程度高的投资工具。
上证中盘指数四大优势
上证中盘指数(000044)由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中去掉排名前50只股票,即上证50成份股后剩余的130只股票构成。指数选样是在综合考虑总市值、日均成交金额、行业流通市值权重的基础上,选取沪市排名前51~180的股票。从指数构成上看,上证中盘指数具有四大突出优势——中型公司作为“中坚企业”质地优秀;样本股行业分布均衡;样本股平均市值较小;成份股流动性强。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评价认为,上证中盘指数样本股是沪市各行业“中坚企业”的代表,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特点:有估值底线,核心竞争力突出,成长价值特征明显。
上证中盘指数是行业分布最为均衡的指数之一,在市场震荡阶段具有相对优势。中证指数公司统计,截至1月4日,上证中盘指数成份股各行业市值占比均不超过20%,前十大权重股的累计权重仅17%左右,权重板块金融地产的占比为19%,远低于大盘指数。另据Wind数据测算,考察真实流通市值,按证监会一级行业分类标准,上证中盘流通市值前三大行业是制造业、采掘业、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阶段增长较快的行业。
中国市场长期以来存在中小市值公司涨幅较高的效应,上证中盘指数也具有这个优势。中盘公司是按总市值划分的,但其实按流通市值计算,上证中盘的样本股中不乏中小流通市值公司。据中证指数公司测算,截至1月4日,上证中盘130家样本公司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158亿元,这一指标甚至低于收益表现突出的深证100指数。
上证中盘指数还具有成份股流动性强的优势。中证指数公司测算显示,上证中盘指数自2009年7月3日发布以来,日均成交405亿元,总计成交4.98万亿元,占沪市同期总成交金额的25%左右,略高于同期该指数的市值占比。从个股的成交情况来看,自发布以来,个股日均成交为3.12亿元,日均换手率为2.74%,高于同期沪市A股的平均水平。
上证中盘指数超额收益高
上证中盘指数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测算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这6年间两市所有可比指数的表现,上证中盘指数是涨幅最高的,达到229%,相对上证综指表现出近1倍的超额收益。
过往5年,从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来看,上证中盘指数的夏普比率(用于计算投资组合每承受一单位总风险,会产生多少的超额报酬)在同期规模指数中表现良好,上证中盘指数的日均收益率波动率低于沪深两市小盘股代表性指数中证500,显示了中盘指数的优势。并且,上证中盘指数相对于大、小盘代表性指数的日均收益率相关性较低,能较大程度地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是较好的资产配置工具。
上证中盘指数优质的成份股为指数贡献了相当高的成长性。Wind数据显示,按流通市值排名前十大的成份股在2009年实现涨幅从40%到400%不等,其中流通市值前六大股票实现了1~4倍收益。
开发ETF的好工具
据王群航统计,2009年是中国基金市场指数型基金的大发展年,最为典型的标志就是指数型基金的发行数量,全年总计发行了各类基金115只,其中有30只是指数型基金,占比高达26.09%;指数型基金的年发行量超过了以往历年的存量总和,扩张速度高达157.89%。
他认为,在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2010年的中国基金市场将很有可能又是一个指数化产品的发展年,不过发展与扩张的方式可能与前一年有所不同。今年,指数型基金的产品体系将会日趋完善,产品种类将会更加丰富,这一切,得益于相关指数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不断地填补掉市场的空白,从而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多维度的、较好的收益预期。
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和联接基金正是这样一个填补空白的产品,显示国内机构以及市场参与者开始重视中盘指数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不仅中盘股票往往具有较高的可投资价值,中盘指数及其相关产品也会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投资价值。
在规模指数体系中,中盘指数的投资功能和资产配置功能较为突出。因为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企业的生命周期,则可以发现,中型规模的企业往往属于度过了创业期和成长期之后,开始进入到稳健发展期阶段的企业,其中不乏快速发展的企业,投资这个方面的企业,或者相关指数,将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较为丰厚的收益。
(稿件来源:易方达基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