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几则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政府,改革,行政级别
  • 发布时间:2013-12-20 16:45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光明日报》评论员提出,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必须下决心放手那些不应该管或者管不好的事情,改善应当管又没有管或者没管好的情况,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行政级别”与“市场待遇”中做出选择】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调研中发现,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存在较大不平衡状况,也存在极个别国企高管领取近千万元薪酬的现状。

  著名律师对于此种现象评论说,对国企高管人员身份的界定,直接决定其薪酬取得的合理性。如果他们属于行政序列的官员,其薪酬就应当按相应行政级别来确定;如果他们是普通的市场管理者,那么便需按照市场规则来确定。如果既享受行政级别的权力地位,又享受高薪酬,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一个治理制度完善、薪酬分配合理的现代企业,高管薪酬要由他对企业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相对于众多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性扶持和垄断经营的国企,其高管究竟应得多少薪金,恐怕难有定论。因为在高管的努力与国企的性质之间,究竟是谁创造了更多的企业利润,还无法做出清晰界定。

  因此,必须让他们在行政职务或市场待遇中做出选择。或者取消行政级别,将他们推向市场,与职业经理人一样由市场定价,但这要以形成有效市场竞争为前提;或者保留他们的行政级别,其薪酬待遇完全比照其行政职务。否则,不仅对社会不公平,对普通公务员也不公平。

  【让“双轨制”撤退,让“公务员”回归】

  11月18日有消息称,公费医疗制度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今年又有部分省份取消了公费医疗制度,并将国家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公费医疗范围已经缩减至个别省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双轨制”的取消成为必然。

  有评论认为,各种“双轨制”的取消,意味着附着在公务员这一职业身上的特殊性被逐渐剥离,让其重新回到只是一种职业的本质属性,并与城镇职工和居民一样,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在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同时,也能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公务员这一职业,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让更多优秀的人流向更适合的岗位、更有发展的空间,让更多领域更多岗位都有充足的人才后备,让整个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能得以永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