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中生是承载希望的一代,担负着建设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高中时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已成为每所中学亟需解决的难题。

  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辅导教师,在这项工程中又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培养兴趣是关键

  一是采取适度的激励措施。一方面,运用科技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利用学习要求与学生现状及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并着力将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自身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另一方面,要经常用赞许、表扬和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

  二是给予学生成功的期待。发挥教师对学生正面期待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学生潜在力量和创新的主动性。同时,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是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每次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都要及时展示、讲评学生的创新成果。

  好学多问是重点

  科技辅导教师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倡导者,应具备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高中生不仅掌握了较多的基本知识,并能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获取更广阔的知识,因此科技辅导教师既要坚持科技知识的学习、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还要与同行多交流,虚心请教,抱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心态达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养和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新形势。

  勇于实践是根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我第一次指导学生参加“冒险鸭”比赛的过程中,尽管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方案,但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

  一位学生制作的“冒险鸭”创意非常好,在水中航行状况也不错,但在陆上跑时总偏右,行进距离一长就无法进入规定的水面路线。学生拿着他设计的作品问我原因时,我顿时语塞了。这说明辅导教师如果脱离实践,就会出现“只会讲、不会做”的尴尬局面。

  所以辅导教师不仅要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扎实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触类旁通。

  理解学生是基本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高中时期的学生知识经验不断丰富,喜欢独立思考,有一定主见,好争论,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总希望对方的逻辑论证具有说服力。同时,他们不但关注学习材料本身的正确性,而且也关注学习材料论证方法的周密性。一般情况下,他们能自主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得出结论。

  基于高中生的这些特点,科技辅导教师更应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适当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萌发。

  曾有这样一位科技辅导教师,他积累了多年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科技知识、动手能力等都略胜别人一筹,但是他所辅导的学生一般都不愿意第二次让他辅导。归其原因,原来他在辅导学生时太武断,听不进学生的意见、建议,有时甚至批评学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兴趣,也会没了创意,更会渐失自信。

  要想尊重学生,就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充满自信、对科技创新兴趣浓厚又具有创意头脑的人才。

  循环利用是保障

  循环经济是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科学经济形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也存在物品循环利用的问题。如果在实践活动中能时刻谨记废物利用,不仅节能减排,还能节约活动成本,减轻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教育理论家狄德罗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其实,只要做有心人,就会发现,从创造的角度审视和利用那些废旧物品时,其不同的材质、丰富的造型、多彩的颜色、有趣的纹理等,往往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成学生创作的好材料。

  科技创新之路漫长而艰辛,科技辅导教师应该作为引路人,而不是一位批判者或独裁者,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脑设计、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将来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李迎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