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微软开放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中国子公司——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甫一成立,便引发业界关注。早在2012年4月12日,微软便宣布成立微软开放技术有限公司,给这个子公司的定位是“推动公司在互操作、开放标准和开放源代码领域的投入”,从而迈出了从传统软件厂商迈向设备和服务商的重要一步,作为微软的全资子公司,微软开放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微软与非微软技术之间搭建桥梁。而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是微软开放技术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的第二家分公司。
为何是中国?微软方面引用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于2013年7月26日发布的《全球数据点:2013 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指出:“中国对云计算、开源软件、共享服务以及包括软件定义网络、智慧城市和绿色IT/可持续性在内的数据中心技术发展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
“中国完全可以在设备和服务的转型领域成为领导者。”微软开放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蒋博励指出,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将配备一支在开源和开放标准方面拥有深厚经验的工程师、开放标准专业人士和技术推广团队。公司将通过推动在互操作性、开放标准和开源领域的投入,增进微软专有开发流程与微软“服务和设备”战略下开放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
随着中国对云计算和开源技术的逐渐关注,微软将着重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更好在异构IT环境中成功运营的选择和机会。通过其在中国的运营,微软开放技术将在深化微软产品互操作性和标准的投入、回馈开源社区和帮助开源软件在Windows Azure等微软平台上的顺利运行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致力于促进源于中国的技术创新。”蒋博励强调,“新建子公司将为中国开源软件的迭代和发布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也将积极参与现有的开源和开放标准领域的工作,并与中国开源开发者社区展开协作。”
上海市闵行区区长赵祝平先生对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开源软件的发展和开源社区的建设需要长期投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微软在推进本地开源生态环境的发展上所作的投资和努力,这将有助于加强上海在开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促进本地人才的培养。”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邱善勤博士表示:“微软开放技术在中国落地,会带来先进的技术,这势必将加强微软在开放技术领域与国内厂商的合作,共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同时,微软开放技术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人才是社区的根本,我希望微软开放技术能更多参与并融入到国内开源社区中,共同培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开源社区。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博士表示:“中国是微软的战略中心。过去几年,微软显著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在参与开发全球性产品的同时,帮助满足中国客户、合作伙伴和政府的需求。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成立是这一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客户和开发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时代的商业、政府和消费者带来更多技术创新。“
微软开放技术与众多微软产品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以确保微软产品与开源技术良好兼容并支持开放标准。微软开放技术积极参与DMTF、ECMA、IETF、OASIS、W3C、ISO/IEC 等标准机构,以及Apache Cordova、Apache Qpid、Cocos2D、Doctrine、JQuery、MongoDB、Node.js、Ogre3D、Outercurve、Redis、Symfony、Drupal、Joomla、Wordpress、WebKit、Blink和Mozilla等开源社区,帮助开发者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设备惠及更广泛的用户。微软开放技术在标准制定机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制定互操作云服务方案以及推动未来开放网络的发展。公司多次提交了开源原型,用以对开放标准的潜在应用和互操作性进行测试。
此外,蒋博励还透露了微软开放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2014年的战略目标:首先确保在中国打造其一支团队,该团队必须懂得如何开展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尽可能多地与标准组织建立合作;其次,找到5~10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原创、开发的开源技术,使他们在azure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继续推进中国本地开源技术的发展进程。
微软将如何与本土企业合作、打开家门做开放生意,新公司将为Windows Azure云服务平台的长远发展提供哪些关键支撑,或将成为微软在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报记者 别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