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产业化 天梭K1再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主机系统,天梭K1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9 13:47
还记得一年前,2013年1月22日,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主机系统天梭K1闪亮登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三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不过,当时听到这一消息的人们并不都是兴奋的,其中更多的是怀疑、担心甚至不屑:这光彩亮丽的K1别是个样子货吧?有人敢用它跑关键应用吗?它会不会像以往许多研究成果一样,问世后就被束之高阁了?
整整一年,K1悄无声息,好像真的应了人们的疑虑。
一年后的2014年1月15日,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还是那台光彩亮丽的K1,不同的是,它的后面已经跟了长长的一串应用案例和一个完善的“K迁”计划,带着它们,它要开始“K迁”之旅了。
国产主机,不得不做的事
2013年5月爆发的“棱镜门”事件以及之后不断被披露出的与之相关的XskyScore系统、Blarney计划、TAO(定制入口)组织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监控、窃听计划,无一不让我们对我国关键行业的关键应用中所使用的国外系统心存疑窦,怀揣不安。
类似的事件不断被披露。近日,《纽约时报》头版报道,美国国安局在全球10万台电脑中植入了监控软件,其中包括中国军方电脑。这一行动被称为“量子”计划,它所采用的技术甚至可以侵入到没有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并且篡改其中的数据。
面对这些明枪暗箭,我们不得不防。可怎么防?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国外设备的中国信息化建设,其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一把高悬在头顶上的剑,随时处于危险之中。曾有外媒用“玻璃龙”来形容中国信息安全体系——看似坚硬,实际上几乎没有屏障可言。
在信息化建设中,主机是承载企业信息系统在线交易数据处理的专用高端设备,是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毫无疑问,要保证信息安全,首先就要使主机技术和产品自主可控,掌握在自己手中。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这样形容主机在信息化中的地位:如果将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看成是一棵大树,那么主机就是这棵树的“根”。主机对存储、通用服务器等硬件,以及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实现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自主可控,就应该从这棵大树的“根”开始。孙丕恕进一步说,在主机领域,我国对进口技术的依赖程度高达95%以上,远远超过一般性的信息设备,这无疑是我国信息安全不可控和自主信息产业发展受限的核心因素。
在我国主机市场,目前基本处于国外厂商的垄断之下,尤其是IOH(IBM、Oracle、HP)在中国主机市场占据支配地位,并且各自的技术都是相对封闭的,从而形成了对用户的捆绑和控制。同时,在经济上,由于国产设备的长期缺失,中国用户需要花费比国外用户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同的产品。有数据表明,同一款主机设备在中国的售价是美国的2.4倍,当然在后续的服务、升级等方面,也同样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
也许有人还记得在相机胶片时代的“乐凯现象”,正是由于国产乐凯胶卷的存在,使国人不但可以享用物美价廉的乐凯胶卷,还可以享用与国外价格相同甚至还低的富士和柯达胶卷。在今天的主机市场,我们同样需要“乐凯”。
孙丕恕说:“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国产主机产业的发展。本土企业的研发、生产、服务都是本地化运作,成本显然比美国企业要低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国产主机具有更好的开放性,不会产生技术捆绑问题。本土企业的竞争将迫使美国企业放弃原有的业务模式,中国用户被捆绑的局面将被打破。”
2014年春节前夕,一则新闻搅动了准备回家过年的IT人的心:联想以23亿美元收购IBM x86系列服务器。在x86和主机Power之间,IBM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Power,抛弃了x86。这正说明主机对于IBM的重要性和主机的技术含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今天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提高,综合国力也在增强,我们应该发展自己的产业。”
天梭K1,实现“零”的突破
2013年1月22日,中国第一台自主主机天梭K1研制成功并正式对外发布。天梭K1可扩展256个计算核心,可用性超过99.999%,每秒能够完成数百万个交易事务处理。
天梭K1主机,或称高端服务器,是“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高端容错计算机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的成果。在这个项目中,除了国家项目资金和山东省地方的配套资金投入外,作为项目的承担单位,浪潮集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担任天梭K1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介绍说,在天梭K1中,浪潮集团设计实现了多处理器CC-NUMA体系结构,包括“双翼可扩展体系结构”和“两级Cache目录一致性协议”,研制成功了核心部件,即处理器协同芯片组,初步建立了自主的主机技术体系,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也因此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最新主机技术的国家。
王恩东说,天梭K1的专用操作系统K-UX是国内惟一一款符合国际Open Group Unix 03标准的Unix操作系统。取得Unix 03认证,就相当于手里握有构建主机生态环境的入场券,它意味着该Unix操作系统可以广泛兼容当前在Unix系统上运行的各类软件。据说,Unix 03认证门槛高、过程复杂,而K-UX先后经过了3200余处Unix兼容增强,通过了6万余个Unix 03测试项。最终,K-UX系统成为继IBM AIX、HP-UX、苹果Mac OS和Oracle Solaris之后全球第五家通过该认证的操作系统。
王恩东介绍说,天梭K1系统项目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预研到正式发布,先后有460名工程师参与研发,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应用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说:“建设银行的IT环境很复杂,应用了各种软件、数据库、中间件,还有各种不同的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这些能不能和K1跑在一起,说实在的,当时对我们来说也是未知数。”不过,最终的结果令人满意。林磊明说,“天梭K1在新疆建行两大核心业务系统——运营分析系统和中间业务系统中的应用表现平稳,所承载的中间业务迄今已有3年时间,系统整体运行良好,进行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K迁工程,让应用规模化
天梭K1发布了,浪潮成功了,中国终于有了自主可控的主机系统。
接下来怎么办?浪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对于一款产品来说,仅仅研发出来不能算成功,而只有被用户承认、使用,形成规模化了,才能叫成功。如此看来,K1的发布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王恩东此时很清楚浪潮下一步要做的事:“尽管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主机市场需求强烈,但长期采用进口设备、不相信国产设备的习惯势力,加之各种潜规则,要想使天梭K1系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除了转变观念外,建立完善的K1生态系统以及成熟的应用软件环境是关键。”
距K1发布整一年的2014年1月15日,国产主机应用峰会暨“K迁工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这实际上是一场誓师会,天梭K1正式向IOH“宣战”,打响国产主机取代IOH的攻坚战。
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一一历数了浪潮为此所做的“战前”准备。他介绍说,目前,天梭K1已经实现了对主流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平台软件的支持与融合,并成功应用于金融、能源、公安、财税等关键行业。除了在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的应用外,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梭K1承载了客户营销系统,支撑全国33个分行应用。在胜利油田,浪潮成功将客户的生产经营系统从原有的Sun小型机迁移到天梭K1上,并采用x86服务器平台为该系统建立了远程灾备。类似的迁移和应用案例正在多个关键行业广泛展开,应用模式涵盖跨平台业务系统整合、异构平台核心系统二次开发、跨数据库迁移、全系统迁移等不同方向。
在中小城市商行,天梭K1更受欢迎。洛阳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贾俊彦说,中小城市商行业务发展迅速,基础平台需要高效灵活、安全可靠,但他们“用不起国外主机,不仅硬件采购价格过高,而且配套软件和后续服务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天梭K1能够为业务系统提供强力支撑,并大幅度降低信息化成本。”
对于银行业率先应用K1,中国银监会银行业信息科技监管部副巡视员许文表示,当前中国银行业信息工作面临核心技术受限、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的挑战,银行工作要牢牢守住信息安全,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原油年产量占中国原油产量的10%以上。胜利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平台采用了天梭K1系统,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确保了油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河南郑州,天梭K1承载着郑州智慧城市系统的运营。该系统支持下辖10区、5市、1县,人口规模突破千万的郑州市的日常运行管理。在K1上,运行着人口库、法人库等核心数据库以及支持智慧城市所需的各类数据库。
越来越多的应用将国产主机纳入采购列表里,天梭K1与IOH开始正面交锋。技术瓶颈突破之后,K1期待能快速突破应用瓶颈,并构建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为自主可控代言
实现国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根本方法是打破美国对于主机产业的完全垄断,建立一个完整成熟的国产产业链,以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求。K迁工程不仅直接推动了国产主机的应用,也推动了国产产业链的发展壮大。2013年9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浪潮联合16家国内骨干IT企业成立了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这些企业的产品方案将全面支持天梭K1系统。锐捷网络总裁刘中东表示,国内企业的联合是大势所趋,锐捷与浪潮在各层面的优势互补,可以提供耦合力更大的产业价值链,双方将围绕着浪潮服务器,特别是天梭K1主机以及锐捷网络相关产品的兼容和优化展开深入的合作。
据胡雷钧介绍,在K迁计划中,浪潮将在全国建设四大迁移测试中心和上百人的专业迁移团队,通过专业的迁移方法与工具、服务保障、ISV渠道合作、基金奖励计划等多个角度,全面涵盖主机系统国产化替代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据悉,目前北京、山东两地的测试中心已经投入建设。
同时,在K迁计划中,浪潮将联合软件厂商与系统集成商,共同探索并形成从国外主机设备向国产主机K1迁移的方法论、工具与合作机制,帮助用户完成核心业务系统从国外主机平台向国产主机K1的平滑过渡。南天信息研发中心总经理王伟表示:“南天和浪潮已经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双方正在参与一个核高基项目,将商业银行的关键业务系统向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进行应用迁移的示范。首先要把南天的一些开发平台、应用框架和应用系统迁移到主机上;其次要对主机进行大规模的性能测试,看是否能满足大型银行对于关键业务性能的要求;最后是将系统全面推广上线。”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申龙哲也表示,K迁计划的一系列举措使合作伙伴非常期待,太极将充分使用好这些资源,为用户在国产主机的应用方面不断积累成功案例。
天梭K1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完善,“为自主可控代言”成为浪潮合作伙伴的心愿。
本报记者 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