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银行破产”这个词成了国内金融界的热门话题,而老百姓则更关心银行“自担风险”后存款会没有安全感。1月6日,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表示,今年将扩大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日前,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北大经济国富论坛”上表示,银监会正酝酿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银行破产条例》即将推出,无疑是我国银行业向市场经济接轨的又一体现。
银行可能会破产,在金融界其实是常识。从本质上说,银行与一般的企业没有任何区别。银行作为企业,理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息来吸引存款,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来吸引贷款,当经营不善、两者间利差缩小到不足以维持时,那么银行倒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在我国,银行存款有国家信用做隐形担保,存款的本金都是没有风险的。目前,市场预测即将出台的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设立50万元的赔付上限。银行一旦出现破产,存款超过50万元的部分,有可能得不到赔偿。
允许银行破产成为金融界和普通储户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伴随一些阵痛和不公,但这是走向金融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银行破产并非洪水猛兽
民众对“允许银行破产”的疑虑归根结底在于银行破产的风险,但银行破产也并非洪水猛兽。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银行负债成本将明显提升;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被视为允许银行破产的信号,国家将不再为银行存款兜底。
在我国,《企业破产法》中对金融机构的破产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等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也做了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通过赚取利息差来维持经营、获得利润,从经营目的来讲与一般企业并无二致。金融改革势将打破银行业高度集中现象,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竞争,这是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的合适时机。
目前,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都已经签署了“生前遗嘱”,要求金融机构拟订并向监管机构提交,当其陷入实质性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快速有序的处置方案,阐明万一银行面临倒闭应该怎么办,财产如何处置等问题。
中国银行业未来确实会有破产的可能性,这在市场化体制下是正常的,不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大中型银行。对于中小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就能弥补损失,这可以让银行高管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敬业,防范冒进行为,对银行的经营更加审慎。
边晓瑜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
银行破产岂能一破了之
在中国,银行业一直都承担了太多的非经济职能,背后有政府信誉担保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几乎不存在倒闭的可能性。
据银监会资料,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多达3747家。其中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商业银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村信用社,800家村镇银行等。一旦政府不再兜底,一些运营不良的小型地方银行、信用社难免面临破产。
《银行破产条例》尽管允许银行破产的政策有可能使储蓄回报增加,但在很多国人眼里,银行的首要职责就是保障存款的绝对安全。金融产品的风险已经相对变高,这时候政府却才允许银行破产,等于把风险让民众承担。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的劳动者而言,血汗钱意义重大,“因银行破产而血本无归”会难以接受。
从当下的金融环境和产业格局来看,银行业的诸多政策还不具备落实的条件,银行领域的改革也只能在文件层面作出指示。行政审批、国有垄断的基本生态特性若不彻底改变,银行的破产也给百姓带来经济风险。
银行破产条例的推出和实施,还要靠具体细则的规范和监督,否则会出现好政策效果变味的情况。
|支持方|
我国非信贷业务的综合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未来要让市场说话、让资本说话,如果商业银行最后资不抵债,就会退出。
——银监会副主席 阎庆民
现在如果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则为显性制度,对中小储户更为有利。建立显性的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储户就会对风险的边界有清晰的认识,明确哪些风险是银行和自己承担的,哪些风险是政府承担的。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徐高
允许破产是好事,这就意味着私有银行的崛起。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前提是在破产前把储户的钱交接清楚,要不必然引起社会动乱。
——网友 jy蝠蝠
|反对方|
2014年,会有一两家中小型的银行倒闭,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处置不及时,恐怕就会一下子扩散开来,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不稳定因素。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 方星海
当存款不再是“保险箱”时,储户会更偏好国有大型银行,这会给中小银行造成很大的冲击,但可以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上调存款利率,创新服务,转变盈利模式,依然还有机会。
——北京大学教授 曹凤岐
如果允许银行破产,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也不免会有风险,把钱放在国有大型银行更踏实些,希望有更多细则保障储户权益。
——北京市民 孙女士
策划执行 王凤娟 插画 肖振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