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艾哈迈德:不幸陨落的主权基金掌门人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事业,投资,基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10 17:53
2010年3月26日的斯希拉特,这里是离非洲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以南大约35公里的地方,也是畜牧业的基地,当半年前这里还举行着阿拉伯女投资者大会,讨论着新的投资机遇和挑战时,谁也没有想到,半年之后,一位大佬级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掌门人竟会在此不幸遇难。
谢赫艾哈迈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heik Ahmed bin Zayedal-Nahayan)乘坐的滑翔机因不明原因一头栽进巴特南郊人工湖,一度下落不明。之后,摩洛哥政府封锁了通往湖泊的几条公路,经过两天的搜救仍然没有消息,直到3月30日救援人员在拉巴特南部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水电站水库中找到谢赫艾哈迈德的遗体。
谢赫艾哈迈德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的掌门人,是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阿布扎比已故总统谢赫·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之子,也是阿联酋总统、阿布扎比酋长谢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的弟弟,也是一位最不幸的总裁。
如果不是这次滑翔机失事,谢赫艾哈迈德也许永远隐藏在光环的背后,导演着主权财富基金的走势。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世人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亲情、友情乃至爱情,但是此时此刻,面对一位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的离去,“可贵”二字用在此处并不为过,因为他所执掌的主权财富基金所带来的收益足以让国人用好几辈子来感谢。
世界上最好的主权基金
实际上,谢赫艾哈迈德所执掌的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就是阿联酋王室福利基金,也是全球资产保有量最大的一个王室基金组织。
就在谢赫艾哈迈德去世的前一周,阿布扎比投资局一反常态地发布了第一份基金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的20年中,投资管理局年均投资回报率为6.5%;而在过去30年中,年均投资回报率达8%。
而这些令众多主权财富基金艳羡的回报,正是出自一个连“殿下”都避免被人称呼的掌门人之手,这是他与其他王室成员的不同之处,也是极少数国人知晓他的原因。
尽管此番提高基金透明度的举措能使投资人洞察该基金过去的收益状况,但是报告中却丝毫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资产负债表或者基金资产规模方面的信息。
虽然没人知道具体的基金资产数额,而且谢赫艾哈迈德或者投资局从未公开承认其资产规模的数额,但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经济学家称,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管理的资产超过3280亿美元;彭博社援引美国对外政策智库外交学会经济学家的分析称,谢赫艾哈迈德管理的资产总值估计在3000亿美元至8000亿美元间;更有伦敦国际金融服务机构估计,其最高坐拥超过8750亿美元资产,占全球主权基金总量两成以上。
不管怎样,在主权财富基金这块领地里,谢赫艾哈迈德仍然保持着“老大”的地位。
“我们认为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是世界最好的金融机构,远离世界不意味着我们也远离质量。”这是谢赫艾哈迈德此前的评价,而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也曾对谢赫艾哈迈德所执掌的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表示出高度赞扬,“与顶级基金、顶级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银行相比,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构之一。”
可惜,阿联酋只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毕竟在地缘政治方面还十分脆弱,“低调”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因此,自1976年成立之时起,阿布扎比投资局就如同新加坡的两家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一样,游离于媒体的光环之外,而谢赫艾哈迈德也秉承着此番风格,甘愿充当投资界的隐形人。
“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国内也不是很高调。他们是该地区的一个小国,伊朗等强国位于其周围并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因此他们不愿过多的宣传。”美国原驻阿联酋大使曾解释道。
正因为此,他们曾经的投资策略也秉承着低调的风格,据了解,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地区曾是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的大部分资产所在地,该主权财富基金35%至50%投资于北美地区,而25%至35%投资于欧洲地区。更重要的是参照标准普尔500指数等市场指标来选择投资标的,而固定收益也占到投资组合的很大比重,这是传统而保守的投资策略所致。
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谢赫艾哈迈德曾说过,“虽然欧美两地都遭受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阿布扎比投资局依然认为美国和欧洲拥有可观的长期投资潜力。”因而这家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就持有包括花旗银行债券和英国盖特威克机场股份在内的众多资产。
在谢赫艾哈迈德看来,“根据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股票市场2008年平均下跌了40%,经济活动的强劲复苏和全球股票市场的反弹在未来的几个月将要出现。”
危机中入主花旗
纵然低调,然而在危机面前,谢赫艾哈迈德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段故事要从一场犹如旋风般的谈判说起,而那场谈判就发生在花旗银行与阿布扎比投资局之间。
为期一周时间,参与并购的双方,一方穿着白色的传统阿拉伯长袍,而另一方穿着正统的西装,他们之间的交易仿佛是两个世纪的人,在主导着一场横穿地球的谈判。
2007年,在感恩节之后的那个周一,双方签署了协议,花旗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同意出售4.9%的股权给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
随后,花旗集团主席罗伯特.鲁宾(Robert E.Rubin)作为花旗集团最高行政官员,同谢赫艾哈迈德亲切握手,48小时之后,最富有的海湾酋长国将75亿美元资金打入了花旗的账户。
这一举动使华尔街众多精明的并购交易者感到震惊,实际上,谢赫艾哈迈德希望纠正该基金中的投资失衡,而美国股市和信贷的疲软正是造成失衡的部分原因。
此前他们希望注入花旗的资金仅为10亿美元,然而花旗银行家Michael Klein的对话却改变了谢赫艾哈迈德的初衷,并使他意识到应该一次性解决花旗银行的资产配置问题。
“对于花旗的股票,我们的持有量还不足,”阿布扎比投资局首席策略师Jean-Paul Villian说道,“花旗正试图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
可惜,他们对花旗的援助也引来了“杀身之祸”,随着花旗股价的大幅跳水,投资管理局的损失也不是个小数目。
然而,这些并未影响到谢赫艾哈迈德以及其他主权财富基金在美国的投资胃口。这些大型投资者通常对投资有着长远的看法,“对于我们来说,三至五年只算得上短期投资,”谢赫艾哈迈德曾在他那镶嵌着红木的办公室如是说,“因为我们找到了美国市场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不过金融危机的肆虐,使他们的资产也急剧缩水,据当时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经济学家发表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阿布扎比投资局在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后,其资产规模已经缩水了将近三成。
该机构管理的资产已经从2007年底的4530亿美元降至2008年底的3280亿美元,损失了约1250亿美元。
前车之鉴不可小视,其投资风格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正如所披露的2009年基金年度报告中所阐述的那样,其60%至85%的资金投资于北美和欧洲地区,而25%至40%的资金投资于亚洲和新兴市场。而46%至65%的资产投资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而将34%的资金投资于私人股权基金、对冲基金、指数基金、新兴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前为维护阿拉伯酋长国子孙后代的财富,将美国国债和政府债券作为避风港完全不同。
俨然,谢赫艾哈迈德的眼光没有再局限于欧美市场,而是着眼于全球。因为他知道,“没有哪只投资于诸如美国和欧洲这样发达国家的基金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跑赢市场。”
所以,当危机侵袭迪拜之际,百亿美元的援助又出现在迪拜这片用金子堆起来的国土上。此时的谢赫艾哈迈德和他所掌控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无法再以低调示人,就如同2007年建成的那幢40层投资管理局总部一般,盖日凌云。
低调稳健尊重规则
1994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毕业之后,谢赫艾哈迈德就被立即送到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担任欧洲股权分析师,开始摸着石头过河。3年后,29岁的谢赫艾哈迈德已经摸清了门道,成为了大当家,坐上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的第一把交椅。
而对于工作伙伴却没有丝毫的“殿下架子”,算得上是阿联酋国的另类王室,一位在投资管理局同他工作很密切的伙伴曾表示,“对于我们,谢赫艾哈迈德总是很谦虚,但其在组织和计划上讲求准确和高效。”
“他告诉我们,规则大于任何个人利益,任何人不得驾驭其上”,这位伙伴继续说道,“在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任期中所作出的改变也是必要的,并重视人力资源,以及对人才的教育和发展。”
尽管谢赫艾哈迈德是阿布扎比投资局主要交易的幕后关键人物,但对于外界却很低调,他尽量避免引人注目,也极少回答媒体的提问。
在屈指可数的几次媒体采访中,他曾说过,“我们希望被看做是一个全球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因为我们的老板是阿布扎比酋长国政府。在过去的30年中,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使命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保护阿布扎比酋长国当前和未来的财富安全,这也是我们注重长期投资胜于周期投资的原因所在。”
然而,他在经济上的重视并未使他远离涉及到人道主义方面的工作。自从1996年被任命为扎耶德慈善与人道主义工程基金会主席之后,就一直在推进基金会的相关事务,不断发展扎耶德所关注的教育、医疗和儿童援助事业。
投资局与基金会之外,谢赫艾哈迈德同时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和最高石油委员会委员。
众多的头衔和掌管的财富,让他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27位,这个位置没有留给当总统的哥哥谢赫哈利法,而是弟弟谢赫艾哈迈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许并不是在财富上的掌控,而是平易近人的作风把他捧到了“座上宾”。
然而,作为阿联酋国家投资界的佼佼者,其生活中的“开销”也自然会用在刀刃上。
比如买下有升值空间的法拉利、戴姆勒(英国老牌汽车生产商)、一级方程式布朗车队的股份,更是游说卢浮宫、古根海姆博物馆将分馆开到沙漠,以及援助贫穷的中东兄弟国家等等。总之是钱到之处,身价倍增。
“可贵”之处林林总总,难以细数,在这个主权财富基金的面纱尚未揭开的时代,谢赫艾哈迈德总归不可轻易取代。
……
谢赫艾哈迈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heik Ahmed bin Zayedal-Nahayan)乘坐的滑翔机因不明原因一头栽进巴特南郊人工湖,一度下落不明。之后,摩洛哥政府封锁了通往湖泊的几条公路,经过两天的搜救仍然没有消息,直到3月30日救援人员在拉巴特南部西迪·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水电站水库中找到谢赫艾哈迈德的遗体。
谢赫艾哈迈德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的掌门人,是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阿布扎比已故总统谢赫·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之子,也是阿联酋总统、阿布扎比酋长谢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的弟弟,也是一位最不幸的总裁。
如果不是这次滑翔机失事,谢赫艾哈迈德也许永远隐藏在光环的背后,导演着主权财富基金的走势。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世人常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亲情、友情乃至爱情,但是此时此刻,面对一位主权财富基金掌门人的离去,“可贵”二字用在此处并不为过,因为他所执掌的主权财富基金所带来的收益足以让国人用好几辈子来感谢。
世界上最好的主权基金
实际上,谢赫艾哈迈德所执掌的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就是阿联酋王室福利基金,也是全球资产保有量最大的一个王室基金组织。
就在谢赫艾哈迈德去世的前一周,阿布扎比投资局一反常态地发布了第一份基金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的20年中,投资管理局年均投资回报率为6.5%;而在过去30年中,年均投资回报率达8%。
而这些令众多主权财富基金艳羡的回报,正是出自一个连“殿下”都避免被人称呼的掌门人之手,这是他与其他王室成员的不同之处,也是极少数国人知晓他的原因。
尽管此番提高基金透明度的举措能使投资人洞察该基金过去的收益状况,但是报告中却丝毫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资产负债表或者基金资产规模方面的信息。
虽然没人知道具体的基金资产数额,而且谢赫艾哈迈德或者投资局从未公开承认其资产规模的数额,但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经济学家称,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管理的资产超过3280亿美元;彭博社援引美国对外政策智库外交学会经济学家的分析称,谢赫艾哈迈德管理的资产总值估计在3000亿美元至8000亿美元间;更有伦敦国际金融服务机构估计,其最高坐拥超过8750亿美元资产,占全球主权基金总量两成以上。
不管怎样,在主权财富基金这块领地里,谢赫艾哈迈德仍然保持着“老大”的地位。
“我们认为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是世界最好的金融机构,远离世界不意味着我们也远离质量。”这是谢赫艾哈迈德此前的评价,而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也曾对谢赫艾哈迈德所执掌的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表示出高度赞扬,“与顶级基金、顶级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银行相比,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构之一。”
可惜,阿联酋只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毕竟在地缘政治方面还十分脆弱,“低调”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因此,自1976年成立之时起,阿布扎比投资局就如同新加坡的两家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一样,游离于媒体的光环之外,而谢赫艾哈迈德也秉承着此番风格,甘愿充当投资界的隐形人。
“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国内也不是很高调。他们是该地区的一个小国,伊朗等强国位于其周围并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因此他们不愿过多的宣传。”美国原驻阿联酋大使曾解释道。
正因为此,他们曾经的投资策略也秉承着低调的风格,据了解,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地区曾是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的大部分资产所在地,该主权财富基金35%至50%投资于北美地区,而25%至35%投资于欧洲地区。更重要的是参照标准普尔500指数等市场指标来选择投资标的,而固定收益也占到投资组合的很大比重,这是传统而保守的投资策略所致。
不过,今年早些时候,谢赫艾哈迈德曾说过,“虽然欧美两地都遭受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阿布扎比投资局依然认为美国和欧洲拥有可观的长期投资潜力。”因而这家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就持有包括花旗银行债券和英国盖特威克机场股份在内的众多资产。
在谢赫艾哈迈德看来,“根据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全球股票市场2008年平均下跌了40%,经济活动的强劲复苏和全球股票市场的反弹在未来的几个月将要出现。”
危机中入主花旗
纵然低调,然而在危机面前,谢赫艾哈迈德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段故事要从一场犹如旋风般的谈判说起,而那场谈判就发生在花旗银行与阿布扎比投资局之间。
为期一周时间,参与并购的双方,一方穿着白色的传统阿拉伯长袍,而另一方穿着正统的西装,他们之间的交易仿佛是两个世纪的人,在主导着一场横穿地球的谈判。
2007年,在感恩节之后的那个周一,双方签署了协议,花旗作为美国最大的银行同意出售4.9%的股权给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
随后,花旗集团主席罗伯特.鲁宾(Robert E.Rubin)作为花旗集团最高行政官员,同谢赫艾哈迈德亲切握手,48小时之后,最富有的海湾酋长国将75亿美元资金打入了花旗的账户。
这一举动使华尔街众多精明的并购交易者感到震惊,实际上,谢赫艾哈迈德希望纠正该基金中的投资失衡,而美国股市和信贷的疲软正是造成失衡的部分原因。
此前他们希望注入花旗的资金仅为10亿美元,然而花旗银行家Michael Klein的对话却改变了谢赫艾哈迈德的初衷,并使他意识到应该一次性解决花旗银行的资产配置问题。
“对于花旗的股票,我们的持有量还不足,”阿布扎比投资局首席策略师Jean-Paul Villian说道,“花旗正试图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
可惜,他们对花旗的援助也引来了“杀身之祸”,随着花旗股价的大幅跳水,投资管理局的损失也不是个小数目。
然而,这些并未影响到谢赫艾哈迈德以及其他主权财富基金在美国的投资胃口。这些大型投资者通常对投资有着长远的看法,“对于我们来说,三至五年只算得上短期投资,”谢赫艾哈迈德曾在他那镶嵌着红木的办公室如是说,“因为我们找到了美国市场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不过金融危机的肆虐,使他们的资产也急剧缩水,据当时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经济学家发表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阿布扎比投资局在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后,其资产规模已经缩水了将近三成。
该机构管理的资产已经从2007年底的4530亿美元降至2008年底的3280亿美元,损失了约1250亿美元。
前车之鉴不可小视,其投资风格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正如所披露的2009年基金年度报告中所阐述的那样,其60%至85%的资金投资于北美和欧洲地区,而25%至40%的资金投资于亚洲和新兴市场。而46%至65%的资产投资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而将34%的资金投资于私人股权基金、对冲基金、指数基金、新兴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前为维护阿拉伯酋长国子孙后代的财富,将美国国债和政府债券作为避风港完全不同。
俨然,谢赫艾哈迈德的眼光没有再局限于欧美市场,而是着眼于全球。因为他知道,“没有哪只投资于诸如美国和欧洲这样发达国家的基金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跑赢市场。”
所以,当危机侵袭迪拜之际,百亿美元的援助又出现在迪拜这片用金子堆起来的国土上。此时的谢赫艾哈迈德和他所掌控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无法再以低调示人,就如同2007年建成的那幢40层投资管理局总部一般,盖日凌云。
低调稳健尊重规则
1994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大学毕业之后,谢赫艾哈迈德就被立即送到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担任欧洲股权分析师,开始摸着石头过河。3年后,29岁的谢赫艾哈迈德已经摸清了门道,成为了大当家,坐上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的第一把交椅。
而对于工作伙伴却没有丝毫的“殿下架子”,算得上是阿联酋国的另类王室,一位在投资管理局同他工作很密切的伙伴曾表示,“对于我们,谢赫艾哈迈德总是很谦虚,但其在组织和计划上讲求准确和高效。”
“他告诉我们,规则大于任何个人利益,任何人不得驾驭其上”,这位伙伴继续说道,“在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任期中所作出的改变也是必要的,并重视人力资源,以及对人才的教育和发展。”
尽管谢赫艾哈迈德是阿布扎比投资局主要交易的幕后关键人物,但对于外界却很低调,他尽量避免引人注目,也极少回答媒体的提问。
在屈指可数的几次媒体采访中,他曾说过,“我们希望被看做是一个全球多元化的投资机构,因为我们的老板是阿布扎比酋长国政府。在过去的30年中,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使命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保护阿布扎比酋长国当前和未来的财富安全,这也是我们注重长期投资胜于周期投资的原因所在。”
然而,他在经济上的重视并未使他远离涉及到人道主义方面的工作。自从1996年被任命为扎耶德慈善与人道主义工程基金会主席之后,就一直在推进基金会的相关事务,不断发展扎耶德所关注的教育、医疗和儿童援助事业。
投资局与基金会之外,谢赫艾哈迈德同时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和最高石油委员会委员。
众多的头衔和掌管的财富,让他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榜27位,这个位置没有留给当总统的哥哥谢赫哈利法,而是弟弟谢赫艾哈迈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许并不是在财富上的掌控,而是平易近人的作风把他捧到了“座上宾”。
然而,作为阿联酋国家投资界的佼佼者,其生活中的“开销”也自然会用在刀刃上。
比如买下有升值空间的法拉利、戴姆勒(英国老牌汽车生产商)、一级方程式布朗车队的股份,更是游说卢浮宫、古根海姆博物馆将分馆开到沙漠,以及援助贫穷的中东兄弟国家等等。总之是钱到之处,身价倍增。
“可贵”之处林林总总,难以细数,在这个主权财富基金的面纱尚未揭开的时代,谢赫艾哈迈德总归不可轻易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