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博会在创新中持续成长

  2014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5月9-12日在武汉完美收官。素有“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汉,给展会带来了更大的良机:六类展区展览面积都有增加,超过了12万平方米;加大了互动的力度,增加了体验环节,让展商和观众有更好的交流;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行业论坛:创新,开启未来

  展会前夕,2014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论坛以“创新,开启未来”为主题,设计为“一个年度主题峰会+两个专题论坛”,论坛聚集一批业内顶尖的意见领袖,深入探讨行业焦点及未来趋势等问题,提振行业信心,助力中国体育用品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晓敏发表致辞,并回顾了二十多年发展历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桦发表题为《创新发展路径,开创中国体育用品业新局面》的重要主旨报告,并代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发布《2013年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白皮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当前消费形势与体育用品行业前景做了解读;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秘书长罗伯特·德·库克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国际体育用品经济形势及创新实践成果,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一定的参考和建议。安踏首席执行官丁世忠、泰山集团董事长卞志良、李宁执行副主席金珍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和英特总经理王忠等行业领军企业领袖出席了本届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峰会论坛。相比去年的一个行业论坛,今年的高峰论坛将主题活动分为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峰会、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和中国健身产业论坛三个平行论坛。体育场馆和健身产业也是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基石和核心硬件,因此加入体育场馆和健身产业的内容,扩大了体育产业的外延。三个论坛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创新变革 突破历史

  正像在体博会开始前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彭晓说的那样,本届体博会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提前启动了大量的走访企业、市场调研的工作,并推出一系列服务于企业和行业的创新方式,提高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使得本届体博会的招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在国内专业观众的邀请上,本届体博会深入拓展已有的渠道,并开发新的邀请方式。除对历届以来形成的9万名专业观众的数据库进行重新归类和梳理之外,本届体博会还推出了新的买家计划,使用专业的呼叫系统,深入拓展已有渠道,尝试开发新的邀请渠道,挖掘寻找目标客户和重点行业组织协会。譬如,充分利用武汉地区优势、借助当地政府资源,根据武汉当地高校较多的特点,针对高校和中小学采购模式和需求,举办两场教育系统主管采购领导、专家与展商的研讨会,同时,大面积增加买家洽谈区,为买家提供更多专项服务;对于海外观众,则以“走出去、请进来”为指导方针,继续组团参加全球各大知名体育用品展会,通过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合作机会,吸引海外观众参与。

  在活动组织上,也进行了精细化创新,各项活动分类比较清晰,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更加优化细分和管理,重新定位每项活动的目标受众人群、筹办方式、活动属性、投入策略和预期效果,形成了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的活动:官方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企业活动。官方活动中,相比去年的一个主论坛,今年高峰论坛的整体架构设计为“一个年度主题峰会+两个专题分论坛”——2014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峰会、2014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和2014中国健身产业论坛,论坛在规格、数量、选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组委会不仅邀请了大量行业代表和权威人士,还邀请了不少对体育行业有借鉴意义的跨界人士,来与参展商共同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外,在展馆内还将举办一些特色活动。例如,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A1馆开办体育公园,观众可以观赏和参与包括公园排球、笼式足球、花式扣篮等在内的多种运动项目;特地与湖北省及武汉市体育局进行沟通,增加体现武汉特色、展示当地全民健身风貌的特色活动项目。

  体育精英倾情加入

  在展会期间,各个参展商精心策划,不断创新,更注重观众的体验和参与,每个展馆都喜闻乐见的互动活动带领观众走进展会的节奏,有的展馆办成了欢乐的PARTY。在轮滑自行车户外展馆,不仅轮滑的活动精彩纷呈,自行车活动也让人耳目一新,千森集团在馆外建造了迷你场地自行车赛道,并请来了前国家队队员张磊与观众互动竞技,让有骑行梦的观众亲身体验场地自行车的魅力。

  昆山产业基地携欧比亚、拓步、捷安特等自行车及相关品牌集体亮相,吸人耳目。神鹰、泰山、跨速等跨界企业也精心布展、全新展示。

  2015年中国体育博览会将在5月份移师福建再续精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