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顾问费”
- 来源:方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顾问费,党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27 13:36
“我原以为自己为他们提供管理所得的报酬(被称为顾问费),不属于受贿,且正式退休之前所收取的18万元已退给单位……”这是曾经的河南省南阳市某党政机关副主任牛文山近日在保外就医时流着悔恨之泪所说。
今年4月15日,现年66岁的被告人牛文山因犯受贿罪被河南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于是,这起群众举报退休领导受贿大案,在法律的监督下,潜伏七年之久,最后以两败俱伤的悲剧落下沉重的帷幕。南阳许多党员干部都感慨万千地说:“这刘老爷子不甘寂寞,一辈子都在风口浪尖滚动,可最后还是没有滚过66岁那道‘坎’!”
难道领导退休后还有“坎”么?这个被称为“坎”的东西,又是什么含义?难道这道“坎”真能使企业家、退休领导和大贪官,这三个泾渭分明的形象,起伏跌宕地重叠在一个人身上吗?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牛文山为什么这么干?他这么干是性格的悲剧,还是体制的悲剧?
民企攀高枝,“引狼入室”
如果要深究其根源,那么,还必须从牛文山的对立面——这起案件的另一名主角于强(已被判刑)说起。
2006年,作为南阳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前沿阵地,该市卧龙区蒲山镇曾规划2015年前要基本完成老工业退出或转型目标,为此,南阳市卧龙区政府痛下决心对该镇原有的8家存在各类问题的水泥厂进行关停和整合。
2006年4月,南阳市华泰水泥厂改制重组为南阳市华泰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公司”),作为该公司股东之一的南阳市产权交易中心,隶属于南阳市国资委,受南阳市国资委委托管理该公司国有股份。2007年1月,南阳市另一家水泥厂党委书记、正处级干部于强被委派担任华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此时全国水泥行业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关并,而一穷二白的华泰公司却是机器设备陈旧、机构设置老化、经营理念落后。当时经营特别困难,公司只有1000万元注册资金,加之刚刚上了旋窑技改项目,资金周转不灵,公司面临停产、倒闭的困局。为此,于强那段时间四处跑贷款,可没有一家银行或公司愿贷给他;晚上,下岗职工堵他家门,他吓得不敢回家,四处东躲西藏。
2007年6月,于强打听到一个“人”:南阳市国有资产兴业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牛文山。拿于强的话说,牛文山是叱咤风云、全省闻名的企业家,他曾历任该市纺织工业局局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市政府某党政机关正县级副主任等职,如果能攀上手眼通天的“高枝”,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影子权力”
可是,于强怕牛文山不同意结交他,便想给他送些钱,又怕他不收。通过数十次贷款“碰墙”后,于强积累一些“经验”。这天晚上,于强带着厚礼找到牛文山家,聊了一会儿后直奔主题:邀请对方当他们厂的技术顾问,每月给2万元费用。
牛文山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让于强回去等等。案发后,牛文山向办案人员交代,那几天他心里也很迷茫很矛盾:那么多没有官德没有能力的领导,有的把老婆、孩子迁到国外定居,当了祼官;有的住上了豪宅、开上了名车,他们靠的是手段和公权力。而我都快退休了,住的房子还是所有县级干部中最旧的最差的,坐的是几万元的老桑塔纳。我为什么要这样死守清贫,为什么不可以分那些人的不义之财?我为什么不能在退休前准备条“宽路”……
一周后,于强应约来到牛文山办公室,二人商量以“该公司一批老职工急需安置费”为由,找到市政府有关领导协调解决。没过不久,于强便从牛文山那里获取了300万元贷款,并与兴业公司签了贷款合同。于强很快与牛文山走到了一起,后来于强发现,牛不仅“位高权重”——南阳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家协会领导小组成员,而且是能量惊人的“权力股”——他主管着一个拥有上亿注册资金的“龙头”公司(兴业公司)。
2008年12月,牛文山从副主任位置上卸任。可是由于他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关系网大,很受市委领导器重,不久又被上级返聘到企业经济管理领域担当重任——兴业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9年,牛文山利用自身“特殊地位”,帮助华泰公司担保、继续投资扩建,使于强分别从两家银行获得了980万元、500万元贷款的好处。
不仅如此,牛文山把在当地商业部门的退休老局长,独一无二的“老商业通”,介绍到华泰公司当业务部经理。有了“顶级大师”牛文山出谋划策、“牵线架桥”,于强如鱼得水。2011年,在牛文山的大力支持下,华泰公司一举跨入“全国建材企业500强”。
六年支取了八十万的“顾问费”
不可否认的是,牛文山给华泰公司作出了贡献。这种退休后“发挥余热”的行为如果在正常的范围,本该是受到赞扬的。但牛文山的“余热”却是有高额代价的。
为了感谢牛文山,自2007年6月到2013年3月,于强先后从“小金库”里取出80万元送给牛文山,牛文山还指使其弟弟走私一辆丰田锐志轿车出售给华泰公司,于强欣然接受,并安排财务人员支出30万元买下了这款车。
有位专家指出,很多领导干部退休后就是这样“平稳着陆”、风光依旧的,况且仍能享受退休前公权带来的“盛夏的果实”,由此可见,其背后“期权交易”更具隐蔽性、迷惑性。可是,好景不长。2013年“清明节”期间,经群众举报,于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回扣、入干股分红、私设“小金库”等手段,先后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数百万元,被纪委监察部门调查后“双规”。
检察机关接手此案后查明,2006年至2013年3月,于强指示财务人员以多结算原材料款等方式套取公司资金,私自截留公司销售水泥收入设立账外资金(即“小金库”),并多次从“小金库”支取现金337万元,非法占有并用于个人投资股票、购房、拉拢关系、私开公司等。另外,于强多次从小金库取钱给牛文山时,都会跟会计杨文交待“是给牛总发顾问费的”。
只是会计自有会计的精明。钱可以乱花,账不能不记。询问时,杨文交代:“不然,到时候钱也没了人家也不感激你,更不会帮你忙。再说,万一出了啥事,哪天查到我头上,也省得空口无凭。”所以,牛文山收到的每笔款,杨文都会记账入册。事后,将这些“账单”拿到于强处签字。更具喜剧性的是,多年后,杨文保留下来的部分“账单”反倒帮了办案人员大忙,继而引爆了一个隐形腐败中的“案中大案”。
敲山震虎
2013年4月的一天上午,南阳市检察院反贪局办案人员传唤了于强:“说说你的小金库的事吧。”
经检察机关反复审查,终于撬开了于强的铁嘴。于强便供出了以“顾问费”为诱饵,聘请牛文山当顾问的部分事实。办案人员迅速抓住牛文山近期出差在外的机会,通过调查兴业公司当年的明细账目和经费使用情况,发现2009年1月1日开始,牛文山指示每年将华泰公司的借款利息从以往每年12%降低到每年7%,即每年少收华泰公司近28万元的重要线索。
光靠于强的部分证词、证据,还形不成“犯罪嫌疑人牛文山受贿犯罪”的证据链条。办案人员分析认为,一旦把牛文山传唤到案,他死活不认账,此案就难办了。因为,牛文山毕竟没有给于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证据,比如打收款“白条”。
为了顺利让牛文山认罪,办案人员便打算来个“敲山震虎”。这一天,办案人员将牛文山请到反贪局,给他泡上一杯茶:牛总,我们反贪局今天下午,要去一个人家里执行公务,这人是你下属单位的干部,请你到场做个见证吧。
不过是例行公事嘛,牛文山满口答应下来。但当办案人员拉着牛文山到了于强家里。牛文山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于强出了事。他看着法警搜遍了房间里所有的东西,看得他目瞪口呆。
于强的老婆抽泣着,想哭还不敢哭出声,牛文山知道她的害怕,这是他们的宿舍楼,哭得惊天动地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他们家被搜查了。于强的妈妈坐在床上,几次想站起来都没有能站起来,她太老了,腿脚已经不听使唤,她没想到她的儿子会这样没出息,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去炒股去赌博去敛财。
2013年10月1日,牛文山拿起电话向纪委自首,主动交代了其受贿行为。南阳市检察院指定桐柏县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将其依法批准逮捕。2013年底,牛文山因经受不了这次打击,病情加重,被法院批准取保候审。每次提审时,公诉人只好在牛文山所在病房内对其进行讯问、制作笔录。2014年4月15日,牛文山获刑入狱,后因身体有病而被保外就医。
返聘退休干部不能只用不管
2014年5月,南阳市检察机关调查发现,67.5%的返聘退休干部都是有“一技之长”,也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该领域的“顶梁柱”。单位对这类干部在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返聘回来本是让他们发挥余热的机会。
但在现实工作中这类返聘存在“只管使用”,缺少管理教育,更谈不上监督的现象。这就给这类人提供滋生腐败土壤,让他们的“余热”变了性质,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他们能直接利用自己会做假账、坏账、死账等专业技能和“期权”功能约见行贿人,共同实施社会危害性更大的诈骗行为。
南阳市检察院检察长薛长义认为,究其根源,心态的不平衡和权力监督的弱化是诱发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一是“影子权力”导致心理不平衡。在位时,出入有车,说话有报(纸),消费签单,风光无限。淡出人们视线后,收入明显减少,差补福利归零,总是有种失落感。二是监管教育制度不健全。尤其是对领导干部、退休老干部监督教育,致使曾经一度掌握人事管理权、项目审批权、物资分配权等社会资源分配的决策权成为制约的“真空带”,使得这些领导干部容易滋生犯罪思想。三是依赖性较强。一些单位对专业领域内的退休干部,只管使用,缺少管理教育,更谈不上监督。四是领导干部任用机制存在弊端,权钱交易,带病提拔,边退边腐。(文中涉案人皆为化名)
文|汪宇堂 周闻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