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全面预算,战略目标,投资
  • 发布时间:2014-08-01 14:01

  全面预算是指对企业的投资、经营、管理和财务等活动进行统一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工作在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对企业一个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以及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都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途径。目前的企业行业的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只有强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与顺利进行。本文就对全面预算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影响、方法等进行分析,同时凸显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对全面预算的理解

  企业的内部控制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组织规划、全面预算、财产保全、风险防范等多种控制措施。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还是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贯穿于整个公司的动态过程中。同时这种方法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业对财务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的重要依据,但是在这企业或者集团实行这一方法不是单一的靠财务管理部门,更需要企业集团所有成员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来找到企业发展的平衡点,进而推动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全面预算控制方法比较全面,也就是说只要是这个企业下的部门,都进行综合沟通,相互支持,最终共同达成共识,让集团旗下的各个公司、部门的了解集团内部的预算管理模式,同时通过经营预算与计划模式转变成详细数据。

  在全面预算控制中还要重视信息的反馈作用。每个部门的责任中心在报告时的要依次进行反馈,不得停留,确保信息及时有效的传达,进而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好科学控制。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一是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二是企业增值价值分享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三是企业增值分享与价值创造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实行企业预算管理,其本质就是在做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到有效的实施,让企业的战略目标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全面的、综合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综合的控制机制,是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然选择。

  全面预算控制的本质是一种机制,是一种权利控制管理。在企业中,一旦制定了企业的发展预算,就相当于一部企业宪法,企业的各部门必须无条件执行。制定企业预算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企业的有效控制。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者的有效措施,是一个合理的内部控制方式,也就是说,在坚持完成企业的战力目标基础之上,各单位之间权利进行清晰划分。因此,预算的决定性作用是权利控制。这种权利控制需要通过多种制度来实现,通常包含了机械化激烈程序,机械化约束制度。

  二、做好全面预算的意义

  全面预算可以使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对整个公司的生产活动做详细安排,并促使整个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增加了了解,使企业的分工更加明确,运行有序,发展快速,上下畅通。

  在全面预算控制模式中实行责任单位绩效考核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实行绩效与预算二者的结合,进而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重点就是平衡好表现和激励制度二者的关系,使企业的各组成部分在目标上形成统一,使资源得到有效分配,在发展中发现企业管理的问题与缺点,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平衡稳定发展,降低经营的风险性,最终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模式同时有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科技化的快速推进,全球各大领域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实行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更好的融入国家化,了解全球同行业的发展状况,促进与世界同行业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且通过对比,能找出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未来。采用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让信息化在企业中大量应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通过全面预算控制管理方案,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的管理。这样既可以降低控制管理的费用,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好铺垫。

  三、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的主要措施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控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文件记录控制、员工素质控制、企业发展预算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正是由于以上这些控制相互联系,进而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形成了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中是非常讲究按流程进行的。在实行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实践中,全面预算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内部控制最核心的一个方面。

  1.实行全面控制

  指分工明确,各分公司、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同时要求各部门完成各自的任务,按照自己部门或者公司的责任与权力实行工作。将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全部纳入预算控制管理系统中,同时实施责任预算编辑制度。将企业的每一部分都在全面预算体系之中,将企业逐步形成一个以管理、策划、激励为一起的全面管理体系。同时,企业的财务、经营、投资等经济运行情况也的在管理控制之中,对企业形成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

  2.基础控制与编制依据

  在实施预算前,要对年度经营目标与总计划进行细分,保证预算编制成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可行性方案手段。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总规划,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必须重视对客户的调研工作。因为企业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在做全面预算时还要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做好客户回访,了解客户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做到既了解对方,同时也了解自己。只有充分的了解客户需求和了解市场动向,将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让企业在预期内实现经营目标。除此之外,也要重视企业的昨天,过去的发展历程虽然是历史,当对企业的文化建设等的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时常总结企业的发展经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对同行业、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企业的发展历程等有全面的了解,有了准确可靠的基础控制与编制控制之后,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3.强调全员参与

  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实践中,必须得到企业全体部门和职工的参与和支持。在全面预算控制工作开始前,企业的全体员工要对预算控制工作有明确的肯定、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管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中获得的利益,企业管理人员的必须对此有全面的了解。实行全面管理,具有以下意义: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全体员工的了解,使每一个员工的知道自己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以及对自己利益非常具有意义,从而全面认识和接受全面预算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就是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而全面预算控制是一种核心的控制手段,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最核心的一环,也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实行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的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作用无可估量,对规范控制企业内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能使企业的发展目标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企业的核心是经济利益,但是企业的生存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等有助于经济和谐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顺利进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