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暑假成青少年坏习惯的温床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暑假,青少年,温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3 13:56
经过了一个学期紧张艰苦的学习,孩子们终于迎来了快乐的暑假生活。然而一旦进入了放松的状态,许多坏的习惯也就接踵而来了。那么,应如何纠正坏习惯,健康过暑假呢?
暑假到了,有的同学说:“暑假是个快乐天地。”可有的同学认为,暑假是“地狱”的开始。如果不进行合理安排,暑假将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坏习惯的温床,对学习生活很不利,而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
暑期孩子十大坏习惯排行榜
第1名:整天睡懒觉。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第2名:狂吃零食。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有的同学甚至以冷饮代替吃饭,造成肠胃消化功能紊乱,损害健康。
第3名:宅在家。宅在家里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还常常伴有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第4名:沉迷电视或网络。部分青少年家庭经济条件也比较优越,现代化的娱乐装备齐全,电脑、学习机等应有尽有,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对身体有害无益。一旦沉迷,后果严重。
第5名:变身“两面派”。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
第6名:不学习、不做作业。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还是要完成的。
第7名:依赖心强。在学校里,自己的事情很多都是自己打理,假期待在家里,尤其有老人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
第8名:“人来疯”。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
第9名:耍臭脾气。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小朋友怎么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
第10名:强求乱买东西。父母平时不太有时间陪孩子,借着假期、节日,就使劲给他买东西作为补偿,这样易造成孩子乱要东西的坏习惯,会助长小孩子对物质的欲望。
“坏习惯”养成原因探析
有教师指出,暑假里孩子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生活秩序被打乱,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需要尽早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让他们玩电脑,但要自己学会安排好娱乐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
还有专家认为,许多孩子在暑假“玩疯”收不拢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需要宣泄所致。而宣泄可以分为动态宣泄和静态宣泄,前者如家长带孩子去旅游、爬山、滑雪等与大自然接触的活动,后者如上网、玩游戏机和看电视等比较封闭的个人行为。动态宣泄后很容易恢复平时的工作与学习热情,而静态宣泄不仅效果远远低于前者,而且还会让人成瘾。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暑假对未成年人心理上的缓冲和释放作用。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学习节奏日趋加快的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的竞争与学习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许多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像机器一样,需要缓解、释放和宣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表明:10%左右的未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暑假的休闲恰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着健身、健心、健脑,缓解精神和心理危机的作用。
反过来,部分中小学生的坏习惯并非就是在暑期里养成,比如“人来疯”“宅”等,跟孩子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青少年年龄较小,自身形成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身的性格,还有心理的缺陷和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导致易受外界的影响。
暑假那么漫长,没有有意义的活动,对于没有耐心的孩子可不行。因此,必须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学习、成长、提高。活动还不能太单调,要多考虑孩子的心理,既要让活动让孩子喜欢,又要能收到潜移默化之功。
怎样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呢?
“假期教育应该杜绝功利性,回归其本来面目。”有教育家指出,假期的意义,就在于使孩子从紧张的学习中短暂解脱出来,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放松身心,强健体魄,怡情冶性,全面成长,切忌变成孩子的“又一学期”。
制订计划 轻松有序
不少同学往往会在假期中放松过度,终日上网、打游戏,天天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专家建议,家长在孩子暑假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和孩子一起沟通,根据孩子的想法来制订计划,并督促孩子一步一步地完成。
当然,制订计划也要松紧有度,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安排地过度紧张。顾名思义,假期对孩子来说主要是用来休息、玩耍的,所以如果学习计划安排超满负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排斥心理,起到适得起反的作用。在近两个月的假期中,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仅能帮孩子巩固所学知识,维持一个常态的学习环境,更能让孩子轻松有序地发掘学习的乐趣。
培养情操 享受生活
生活的惬意,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除了学习之外,孩子更应该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因此,暑假生活中更不能忽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可以养一些花花草草、小鱼小龟交由孩子打理照顾,这样一方面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防止孩子沉迷于电视剧与电脑游戏之中,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
兴趣爱好 同步而行
近两个月的悠长假日,不少家长们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下,或对子女寄予厚望或盲目跟风,都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给孩子报各种暑期补习培训班,但是恐怕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把暑假变成充斥着各类补习班的“第三学期”。因此,家长们在给孩子报培训班时,还得多考虑孩子是不是有兴趣学、是不是适合学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跟风,看人家的孩子学了就强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理智地分析孩子的特点和想法,适当地给孩子报点兴趣班才是可取的。同时,假期毕竟是假期,还要多考虑给孩子好好地放个假。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暑期是一个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黄金时机,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时间非常有限,暑假是个潜心读书的好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也可以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因为这些文学作品能够给人的心灵和智慧以启迪。“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
放暑假了,学生们还可以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不单心情得到了调节,视野自然也更加开阔。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就让青少年在这个既读书又行路的悠长假期中,不断前行,逐渐成长。
(编辑 王娜)
文/郑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