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交往

  怎样与异性交往?

  Q 最近我感到很困惑,也许这是爱情,也许这是一段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感情……总之我也不清楚,感觉很迷惘。

  我和他曾经是小学同学,当时两小无猜,读初中后各奔东西,但高中竟然又考到一个学校,彼此见面既欣喜又温暖,我总会因他的出现而心跳加快。中午我们一起吃饭,放学我们一起回家,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约会,我心中既高兴,又有种内疚感,感觉这样做不对,但又控制不住对他的想念。我这是在恋爱吗?我该怎样与他交往?

  A 在中小学校园,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话题。学会“驾驭”异性同学关系,如何建立健康、自然的异性同学关系是倍受关注的。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中学生,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似乎很难把握——与异性同学关系近点,就会被“捕风捉影”,也会被老师怀疑早恋;而对异性同学视而不见,形同陌路,则会被贴上“冷漠”的标签。

  如今的社会是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在保持正常的异性同学交往的同时,注意不要过于沉迷尚不成熟的异性恋情,否则将会给双方当前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男女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应变能力各不相同,在正常的交往中彼此之间可以进行互惠性的交流;高中生男女交往可以丰富自身的情感体会、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总之,保持良好的异性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也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

  青春期后,与异性交往开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过于羞涩,不好意思面对异性;有的孩子与异性相处过于亲密,因早恋而影响了学业;还有的孩子对异性存在排斥和敌对情绪……这些情况,都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中小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要把握好“自然”和“适度”两个原则。

  所谓自然原则,就是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的加入和存在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所谓适度原则,是指异性交往的程度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动情愫,又不因为回避或拒绝而对对方造成心灵伤害;既不过多地参与异性之间的“单独活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异性的热情与帮助。

  异性交往是要有原则的。比如: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应注意场地和时间,不可随意打闹,身体接触不宜太近。异性交往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高中生正处于与异性交往的崭新阶段,这段时期的异性交往比童年时期的异性“游戏”复杂得多,比任何年龄的异性交往都难以驾驭。但是,难驾驭不代表不能驾驭,只要坚持一定能提高异性交往能力,为以后的人际交往铺就一条宽敞的大道。

  高中生行为规范必须符合所处社会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应保持健康的心理、友善的态度和庄重的行为与异性同学交往。此外,还可借助同伴密友的作用,听听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意见,帮助理清自己的思绪。

  同时还要提醒家长、老师应多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对于出现早恋倾向的学生进行个别引导,以知心朋友谈心的方式与之进行交谈,让孩子了解并接受异性交往中的自然、适度原则;教会孩子真诚、礼貌、冷静、理智的处理与他(她)的关系。

  (文/杨贝蒂)(编辑 李天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