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启东市果蔬产销业界,48岁的茅建涛可谓是元老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就开始做农民经纪人了。2009年秋天,他在老家近海镇向阳村建起了500亩蔬菜大棚基地,并年年扩大规模。如今,他已将果蔬栽培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并正在与当地农民协商再流转500亩。
建基地、种果蔬、卖产品,茅建涛近些年不断扩张他的地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是怎么做到的呢?5月4日,笔者走进茅建涛位于惠萍镇海鸿村的农业基地,听他将自己的经营三着棋娓娓道来。“这三着棋,其实也简单。换个思路,就找到了发展壮大的出路。”茅建涛说,原来,他是借助了他人的智慧、技术和资金,在合作共赢中将果蔬产销事业做得日益红火。
第一着棋———资金入股
前年初冬,茅建涛与北京4个蔬菜销售商接触,对方提出与他联合种菜,效益分成。初看,是要分茅建涛的“蛋糕”,但他当即拍板同意合作。就这样,茅建涛的300亩蔬菜基地变成了股份大棚。北京菜贩年出资40万元,用于生产北京市场热销的时令蔬菜,而且包销,茅建涛则只管栽培。如此,这300亩大棚年产生净效益120多万元,茅建涛不用出门跑销路,就轻松分成40万元。
第二着棋———二次转包
前几年,茅建涛单打独斗伺弄500亩大棚,着实筋疲力尽。去年初,有人找上门来,愿出高价转包他设施齐全的大棚。于是,他将向阳村基地中的100亩大棚,以每亩年租金2000多元的价格转租给浙江人种植连茬西瓜。结果,茅建涛既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又不用再为这些大棚劳心费神,而浙江瓜农的亩收入则达到上万元,实乃一举两得。尝到甜头后,茅建涛去年底投入300多万元,将海鸿村500亩连片土地转包下来,改造成高标准大棚基地,进而又全部租给10户浙江瓜农。茅建涛就这样当起了甩手掌柜。
第三着棋———技术入股
去年春天,上海松江区有一个种桃高手,因当地城市建设征地而失去了桃园。茅建涛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这位能人,提出让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自己合作,他的提议得到了对方的热烈响应。于是,茅建涛在海鸿村新建200亩桃园,并将其中70亩改造成高标准连栋大棚。而对方则只要种植出优质桃子,即可按产出比例获得相应收益。茅建涛此招,让本不懂桃树栽培技术的他一举成为启东最大的“桃老板”。笔者慕名走进他的桃园,只见去年栽种的桃树部分已经挂果,茅建涛笑称:“待明后年进入盛产期,这些黄桃、油桃就是本地市场的抢手货了。”
⊙文/姜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