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激光来了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激光,演讲,综艺
  • 发布时间:2014-09-18 10:01

  中国电影界对话“激光先生” Bill Beck

  日前,全景声和激光光源成为国内电影终端市场的新宠。8月27—30日,在第23届BIRTV期间,第11届数字电影技术论坛将主题聚焦于激光技术在影院放映中的应用。28日上午,激光先生——Bill Beck登上主会场,为中国电影界做了一场关于激光放映技术的主题演讲。下午,《综艺报》主办了“对话‘激光先生’”沙龙活动。来自全国主要院线影院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代表,与Bill Beck就激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激光光源技术具有高亮度、广色域、高帧率的优点,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激光放映将是未来影院放映的发展方向。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敏直言:“大厅和中厅对激光有潜在需求,今年出现了单月观影人次过1亿的纪录,观众对放映质量要求更高,影院开始追求软硬件的差异化发展,我个人很看好激光光源的发展前景。”华夏联合院线总经理邢占宇更加乐观,认为如果价格合适,小厅也能实现激光放映。

  Bill Beck对激光技术的推广前景也充满信心,“今年是激光放映机商用化的第一年,巴可、科视和NEC都推出了基于不同技术的激光光源放映机。巴可采用的是全新光路设计模式,也是目前最前沿的产品。”

  深影橙天院线副总经理张艳梅从院线管理公司的角度,表达了对投资压力的担忧,“院线需要给影院合理的技术配套设施,三四百座的大影厅对激光巨幕是有需求的。但与传统氙灯光源相比,激光光源可能会增加影院的投资压力。”大地院线总经理方斌并不否认成本对影院选择放映技术的影响,但他认为如果影院投资方把策略想清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激光光源更受观众欢迎,而且不受片源限制。我们不能用激光放映的成本与普通放映的成本相比。”Bill Beck认为,从长期拥有成本来看,激光放映机提供的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电耗,可以平衡相对较高的采购价格。此外,目前巴可推出的单机6P激光放映机能有效去除散斑,画面的色彩和亮度也非常不错。激光放映还可以在观众的满意度和高质量画面上实现更多价值。

  一些嘉宾还提出了对激光放映安全的疑虑:“现在大家都认定激光放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否需要配套标准?比如银幕前的围挡标准,放映机距离观众头顶的高度标准。”张艳梅则认为安全性不是大问题,“激光在其他行业并不新鲜,比如医疗美容、视力矫正。但激光放映设备投资是长线行为,如果没有权威认证,影院很难放心。”

  在Bill Beck看来,安全标准说到底取决于我们的保守程度。“三年前,LIPA(激光光源放映协会)邀请医疗物理学家做实验:将胶片放映机、数字氙灯放映机以及激光放映机一起做比较,数据结果证明激光放映的安全程度和氙灯是一样的。这个结论也受到了美国监管机构FDA的认可。”

  沙龙主持人、《综艺报》电影中心总经理朱玉卿在总结时指出,Bill Beck所在的LIPA并不是认证机构,他希望业内人士一起呼吁中美相关管理部门或协会机构早日出台相关标准。“这不仅关乎激光放映机的商用和推广,也关乎世界范围内电影行业的共同利益,意义非凡。”

  激光提升观众观影体验——对话激光先生Bill Beck

  《综艺》:2003年你创办的Laser Light Engines(激光引擎公司)已经开始涉足激光投影技术,当时的技术处于怎样的水平?

  Bill beck:其实激光技术早期有很多尝试,都是想把它应用在成像和放映之中。上世纪90年代初有很多军方尝试激光技术的实际应用,但是有两个问题阻碍了研发进程,一是成本问题,二是激光的光脉。从放映的角度讲,激光放映机需要提供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但是提供每一种光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供应商,在当时把所有这些东西集中到一台放映机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我们在两方面实现了突破。首先是用同一种激光提供红绿蓝三种颜色;另外又有效地减少了散斑。这样就能引起很多投资者和从业者的兴趣。

  《综艺》:在激光放映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Bill beck:最近十年,激光技术最大的突破就是进一步减少了散斑。我们不断去了解数字影院的需求,再把这些放在激光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在数字影院发展过程中,很多放映机制造商都把重点放在了放映方面,这改变了激光研究和激光放映的方向。我们最初的目标是让放映机光源寿命更长,同时降低电耗,节省成本。但在引入3D放映后,图像需要更高亮度,所以考虑的重点就从降低成本变成了提高亮度,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激光技术已经成熟

  《综艺》:不同的激光技术各自的优势是什么?目前已经投放市场的激光放映机有哪几种?

  Bill beck:目前主要有单机6P激光放映机、利用光纤传输外置光源的双机6P激光放映机和采用蓝色激光激发磷粉技术的混合型激光放映机。包括了RGB和BPP两种激光光源技术。RGB的优势是超高的亮度、对颜色的控制以及超长的使用寿命。毫无疑问这种新技术是最高端的,同时也是非常昂贵的。我担任顾问的巴可公司便决定把这种新技术引入高端激光放映中,比如高端影院或3D放映。

  RGB技术凿开了激光技术的冰山一角,它让整个行业去思考这种技术,带动了技术的研发。这对于整个电影放映行业无疑是一件好事,将会促进技术提升、价格下降以及模式和特性的多样化。激光放映正处在技术早期的成熟阶段。

  《综艺》:激光放映机在哪些方面提升了观影品质?

  Bill beck:首先激光光源能带来目前为止最大程度的亮度提升,比如巴可推出的单机内置6基色激光放映机可达到60000流明的光输出亮度。其次是更好的画面质量,图像的绚丽程度、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各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当前所有3D电影的亮度都较2D画面降低了80-90%,导致原有的色彩不能完好地表达,也牺牲了很多的细节,降低了对比度。其实观众是能够感觉到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原因。所以3D热潮开始降温了。实际上,一部制作精良的3D电影如果能够提供充分的亮度,它带来的观影体验是非常棒的。

  《综艺》:什么样的影院需要考虑投资激光放映机设备?影院应该如何选购?

  Bill beck:有两类影院可以考虑激光放映。首先是巨幕厅。对于超大银幕的放映,激光是唯一解决方案,因为氙灯光源是不够的。第二种是高端影厅,激光可以提供更佳的观影体,同时也是很好的宣传卖点。

  RGB激光技术的焦点在于高端,甚至是超高端的巨幕或者3D放映。所以第一代产品必然画质超高,稳定性超强,而且寿命超长。这对于普通影院似乎过头了。BPP技术的目标是为普通影院提供相对一般的画质。这两种技术各自针对着不同需求,其投放银幕的尺寸和设备价格自然也非常不同。

  中国电影市场充满活力和创意

  《综艺》:激光放映技术在国外电影市场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Bill beck:在世界范围内,业界对于激光放映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我觉得对于激光放映技术反响最热烈的还是中国市场。

  《综艺》:《变形金刚4》在中国收获了近20亿元票房,超过了美国本土的票房产出,你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影院的发展水平?

  Bill beck:中国电影市场火得“一塌糊涂”。通过此次北京数字电影论坛和之前的其他展会,我强烈感受到中国对新技术的热情远大于欧美。中国的影院在快速发展,而且赶上了很多新技术带来的进步,比如3D、激光以及音效技术。中国的放映商愿意做不同的尝试,整个行业会创造出一个非常有动力、有创意的市场。

  目前关于激光放映,我一直在强调的是亮度和图像质量。巴可研发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3D的放映系统,观众一定会喜欢。

  激光放映将很快实现大爆发

  《综艺》:你如何看待激光放映机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推广前景?

  Bill beck:《变形金刚4》在中国电影市场收获了如此高的的票房,激光放映在中国的推广营销自然也不成问题。我相信有创意的中国电影人一定会将优质的电影内容,以及最新技术结合起来,把中国的电影放映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综艺》:你觉得中国电影放映市场何时会出现大的爆发点?

  Bill beck:我觉得在2015年,至少要发生两件事情:第一是有更多人体验到激光放映,这将会给放映商更多信心去布置更多的激光放映机。第二是RGB激光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例如更小的尺寸和覆盖更广的流明亮度,但这些产品实现商用化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同时BPP技术也会给中小影厅带来更多信心。所以,激光放映技术在2015年会出现很大的上升,2016年将会爆发式增长。

  这里的爆发不单单指中国市场,任何不断新建电影院的国家都会更倾向于激光放映。在新建影院项目中,放映机的投入成本占比并不高。中国、俄罗斯或南美洲这样的新兴电影市场,很容易接受激光新技术。

  《综艺》:激光技术对电影产业上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Bill beck:首先是3D的流行,激光技术会再次提振电影行业对3D的信心。另外从制片角度讲,美国制片方的行业协会之前一直对激光的发展持摇摆态度,他们当时对这个技术不是很了解,也比较担忧。但今年形势刚好相反,他们了解了激光技术的优势,对激光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同时,我相信摄影器材公司也会逐步发展相关技术,未来会有更多的工具和技术去提高影视制作水平。

  文/赵佳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