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F总裁:世界需要第三类网络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以太网,MET
  • 发布时间:2014-10-22 14:50

  互联网无处不在,但是能同时保障性能与安全,并快速建立的网络系统还未出现。

  2012年商用的以太网带宽超越了所有传统的广域网技术,并继续一路攀升。来自Infonetics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运营商级以太网的服务和设备收入将在未来4年内累计达3500亿美元。

  “这意味着,运营商级以太网(CE 2.0)目前是将全球商业粘在一起的通用‘胶水’ ——这个角色在20世纪曾经由PSTN提供。”MEF城域以太网论坛总裁陈子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但是,随着移动办公的普及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互联网的奇迹是通过固定线路或移动连接来完成。这两种情况下,用户真正的问题是“连接服务”。在固定线路情况下,一旦服务建立,服务的质量、性能和安全就基本有保障,但建立服务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尤其是连接跨越多个运营商网络时。而对于移动网络,虽然服务无处不在,可即时和按需提供,但却达不到用户对质量、性能和安全的要求。陈子湳认为,这就是MEF正在解决的挑战。“想象一下第三类网络,它结合了前两者的最佳优点,不仅提供企业级的连通,成为无所不在、按需的服务,而且没有艰苦和漫长的安装和调试过程。”

  “今天我们正在开启基于CE2.0功能的网络服务未来的新愿景。MEF宣布推出新的网络范式,它是一个新的第三类网络的愿景,它将给世界各地提供敏捷、有保证和编排过的服务,它是一种基于新兴的网络即服务(NaaS)原则的第三类网络”。 以太网的发明人、德克萨斯大学创新教授,以及MEF顾问总监Bob Metcalfe说。

  其中,敏捷是指实时按需服务的交付;有保证是指性能和安全有保证的交付;编排过的是指跨多个服务提供商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那么MEF将如何实现这个愿景?“解决方案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什么让今天要提供上述类型的服务这么困难?’” 陈子湳说。答案是,在今天的电信业务中,我们还没有“分层抽离”。在计算中,硬件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分离,使每一层可以创新而不会影响其上或其下的层。然而,在电信业务里,不同的系统都在功能筒仓中。例如,单独的库存系统、供应系统和故障管理系统。每一个这样的功能系统必须持有所有领域的详细信息,如以太网或IP的详细信息。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变化都会导致更改所有的系统——而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但使用网络即服务(NaaS)的原则,我们可以为电信业务开发分层的方法,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一层一层地来分解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业界正在共同努力三大举措——NFV、SDN和服务编排——以开发更迅速积极反应的和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陈子湳说。

  据悉,无论是NFV或是SDN,当他们提供第三类网络的基本构建模块时,所关心的是网络元素功能和控制,而不关心企业或个人实际购买的连接服务。

  然而,陈子湳也表示,新的第三类网络只有MET与许多不同行业的领导密切合作时才能应运而生。“因此,MEF已经建立了名为‘团结’的扩大合作计划,将联合关键行业标准的制定机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这样CE2.0和互联网或IP网络,就能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的方式。”他说。

  本报记者 王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