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买过哪些伪劣旅游商品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丽江,伪劣,旅游商品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44

  央视给丽江“烧”了一把火

  这个“国庆黄金周”丽江又火了一把,这把“火”一直烧到“黄金周”结束势头不减。

  丽江古城销售银饰店铺众多,在一条不足百米的街上就聚集着十几家商铺,银饰品价格也十分混乱。在丽江古城卖的银饰品尽管都被叫做999的雪花银,但是银制品每克的价格相差几倍。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丽江古城采访,随机买了6种价格不一的银饰品,带回北京权威机构检测,结果令人咋舌:6只手镯中只有一只达到999千足银标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一点银含量!这些假银饰造价仅4分钱一克。

  今年十一期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8%,旅游综合收入50299.06万元,同比增长23.5%,来云南旅游很多游客都会买上一两件银饰,这些银饰有的号称百年老字号,有的号称纯手工打造,有的宣称名家设计,然而经过调查《经济半小时》记者却发现这里出售的很多银饰品都是合金制品。节目一播出,丽江又“火”了。

  长假来临,旅游成为现在大家的首选项目,人们从过去的单纯的坐着火车去旅游,发展到现在的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方式。随着公众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国内旅游市场蛋糕的越做越大,旅游业的发展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正是有了广大群众的需要,导致旅游商品的市场良莠不齐,假货、次品漫天飞。

  在我们的调查中,去旅游景点买东西的人不少,买到伪劣商品的更不少。究其被坑原因,更是各有各的精彩。

  被坑:苏州带回的苏绣跟成都的蜀绣一模一样

  周珏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去年国庆与几位朋友相邀一起到苏州玩。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城市的美丽、江南风光的绮丽、苏州园林的景致……几天的游览让周珏跟小伙伴们叹为观止,感到不虚此行。

  他对记者说:“要不是在一个园林门口的小摊上买了这个东西,我这次旅行真是堪称完美之旅。”周珏已经不记得是在哪个景点门口,只记得应该是某个著名的园林,他看到了一个卖丝巾的小摊。“来之前就曾经在网上查过,说苏绣是中国几大绣之一,而且苏州的丝绸自古就很有名,觉得来了怎么也应该看看。”周珏这样告诉记者。这就是典型的游客思想,我来了,看了,玩了,吃了喝了,怎么也应该带一点东西回去,作为此次旅途的纪念。

  周珏在小摊上认真挑选起来,与老板讲好价格,最后花五百块钱买了一条绣着园林的方丝巾带回家去。周珏说,“老板一直信誓旦旦地说,这个是百分之百的苏绣,是手工绣的。绝对没有重样的第二件。”当时周珏也没想到要老板出示相关证明。

  这一回到家,问题就出现了。这个本来是周珏作为礼物送给妈妈的,妈妈刚一打开就笑了:“这个,跟你阿姨去年从成都给我带回来的蜀绣一模一样,真的,一模一样。”

  据记者了解,这样的丝巾“混迹”在我国各大景区,在苏州叫苏绣,在成都又成了蜀绣,在汶川或许叫羌绣……其实都是工厂机制加工,跟手工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被要挟:不买,酒店还要不要住了?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源于记者今年5月的经历。

  5月份,记者与贵州省收藏家协会一行人一起到香港参加“香港古玩展”。去之前,我们在旅行社报了一个“会议团”。本来在大家的预想里这都是一次严肃而认真的“古玩”交流活动,没想到在香港的第二天导游就把我们带到了某个珠宝、某个手表的工厂店,要求购物。

  《新旅游法》里已经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导游强行要求游客购物,而导游的这个动作也让当时大家心里很不愉快。但是因为报了团,也只能跟着旅行团的行程走。

  首先我们到打的是某个珠宝的工厂店,说是工厂店颇有黑加工厂的感觉。一个门进一个门出,进去了以后没有导游带着门口的保安是不放行的。记者在现场走了一圈,柜台里陈列的货品真假难辨,但是价格惊人,一条不知道什么材质的链子就要几千上万;而且款式也比较陈旧,几年前香港珠宝的著名设计“时来运转”依旧是主打款式。

  一圈逛了下来,记者难免兴趣索然,找了个角落就想休息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团的导游不知道从哪里一下蹿到记者身旁:“小妹,怎么不买呀?款式很多的,各个价位都有。”在得到记者否定答复以后,导游有些不开心:“不买,不是这些厂商赞助酒店,今晚我们住哪里?酒店还要不要住了?”

  记者只好硬着头皮假装有兴趣地又绕了一圈,随团的很多人在导游的胁迫下买了不少东西。但是购买的东西虽然有发票大多只有该店的保修协议,而且该商户据说只有在香港。所以日后如果出现问题,维权困难重重。

  在该商家待了将近2个小时,不时会有其他旅行团进入,不大的空间里塞满了人。终于,或许达到了购物金额,我们这个团终于在记者的带领下走了出去。

  被抬价:丽江标价400元,在海南她10元就买到了

  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良商家可不止这些手段。更有甚者,一个旅游商品在不同的地方被抬高数十倍的价格。酒店工作的王晓艳就向记者分享了关于她的一个经历。

  今年国庆她与几个朋友一起到丽江玩,几个年轻人在一块儿玩得自然很开心。“这几天看电视说丽江的银器假得比较多,我去丽江没买银器,但是差一点就被坑。”

  王晓艳告诉记者,在丽江的一个小店里她看中了一条骷髅样式的石头手链。看她似乎很有兴趣,旁边的店员从柜台里把这串手链拿出来给她看。这是一条彩色的石头手链,比较别致的是把一颗颗石头打磨成了骷髅的样式,有些特别。店员介绍说:“这上面绿色的是绿松石、红色的是玛瑙、白色的是玉石……”无奈小小一颗手链,店员要价400,这就把王晓艳给吓退了。王晓艳说:“当时我一心动差点就入手了。”但是感觉不值这个价,就连还价都懒得还了。

  半个月以后,她又陪家人去了趟海南三亚。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上,王晓艳又一次看见了这条手链。她介绍说:“只是在三亚的小摊贩手里没有包装,就是很普通地放在柜台上。可是我拿起来看了看,跟我在丽江看中的那条几乎一模一样。”于是花了10元钱,她开心地把这串心仪已久的手链带回了家。

  我只是想安静地做一个游客,买一件货真价实的当地“特产”

  看了上面的几个事例,你是不是已经回家翻箱倒柜去了,想看看到底自己买过几条一模一样的苏绣,到底自己都没过些什么伪劣的旅游商品?

  现在出门旅行一趟太不容易,人多价高资源少,一路要与其他游客“斗智斗勇”不说,还要与不良商家“斗智斗勇”。搞不好,满心欢喜买回家给家人的礼物,一打开竟然是残次品。周珏开玩笑说:“套用现在网络上走红的一句话‘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游客,没一个货真价实的当地‘特产’。价格高低是一回事,真假才是关键!”

  央视今年国庆在丽江的调查让丽江着实“火”了一把,可这并不仅仅是开始,也并不是结束。“丽江银器”被曝光以后,当地政府查封了很多问题商家,也责令很多不规范的商家整改这样的现象从记者采访的几位朋友中反馈出,并不仅仅出现丽江,这是这个行业现在普遍出现的问题。而很多时候,买到伪劣的旅游商品也跟游客自身贪图便宜等心理有关。

  所以,我们的旅游商品市场离规范还有一定距离;而我们的游客,离“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游客”也还有一定距离。

  文|本报记者 何天天 图|本报记者 赵欣 何天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