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支招,向伪劣旅游商品说不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伪劣,旅游商品
  • 发布时间:2014-10-24 13:48

  陈茂超,民俗文化爱好者

  时下,山寨版已经不是什么新名词了,同时,也似乎有那么几分贬义在其中,本人做民俗收藏多年,尽管不敢对时下鱼目混珠的各类旅游商品乱象作深度的评说,但针对大家容易上当的银饰还能支上几招,仅供参考!

  就银饰而言,首先看色泽,在购买银饰品之前可以仔细先看它们的颜色。一般来说,银首饰的颜色即为银白,而且其纯度越高,银色就会越发洁白。在银白的前提下,表面还会显得十分的均匀,不会粗糙。和银子相比,铅的色泽在银白中会夹带着一丝青灰色,而铜的话,则表面一般都不会很光洁,其表面会很粗糙,这银,铜,铅三者之间的区别。其次,白银在重量上也会和其他的金属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白银和其他的相似的金属密度有所不同,比较下来,银子的密度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而预支相似的金属中,铝的密度十分的小,铜的密度大了一些,但是跟银子相比,还是不够。因此可以根据相同大小的一块金属的重量来初步分辨银饰品。

  此外,还可以根据硬度来判断银饰品的真假。银子的硬度比较小,但是有些金属的硬度比银子还要小,因此这就需要有个知道的参照物才好分辨了。可以准备一个大头针,大头针在银子的表面可以留下痕迹,但是这种痕迹确不会很明显,其他的金属,要不然会留不下痕迹,要不然留下的痕迹就会很深,这也可以作为辨别时的一个依据,但不能够使主要依据。另外,检测银还有最直接的就是火工,也可解释为火攻,所谓真金不怕火验,银饰品也如此。火攻烧下来红的透红之后变白的即为纯银,相反,烧下来不透红之后马上变黑的则为假银了。

  最后一招,还可以通过较为传统的听,拿,查,折四种小方法检测银饰纯度,“听”:即听声音---纯银饰品投在地上是有声音的,但是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拿”:即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

  查,即查其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折”: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张洁云,导游

  其实从我们导游来讲,每次带团我们都会再三提醒游客,买旅游纪念品要到正规的、有工商营业执照的门店购买,总之就是要找能够负责的店去消费,就算有问题你也有渠道维权。流动的路边小摊、当地人拿着篮子到处游走兜售的那种,根本无法保证质量。而如果是“进店团”,在旅游合同上写明了要进的店,我们导游按照合同带游客去的,那东西肯定是真的,不会有假货。

  当然,有时候旅游只是买个高兴,我们也会跟游客说,如果你到景区看到很多当地老大娘围着你兜售10块钱一串的银手链、银镯子,那您要是一下同情心泛滥,花个几十块买个几串玩玩,那也不伤大雅。但要真以为那是真的纯银,就实在“图样图森破”。都不提手工费,稍微了解一下现在的银价就知道不可能。

  要购买旅游纪念品,我们也建议多少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以贵州卖得比较多的银饰为例,大家要知道,平时说的苗银、藏银、泰银,其实都不是纯银,比如苗银,就是参了白铜和锡的一种合金,严格的说,这种银饰只能叫含银饰品。因为苗家姑娘出嫁有拿银饰做嫁妆的传统,而一些贫困的家庭拿不出这么多纯银来打造首饰,所以才有了参了白铜、锡的特有“苗银”。所以购买旅游特色产品前也要多少了解一下情况,别买了再来大呼上当。当然,现在也有一些银饰打纯银旗号,这就更要到正规门店购买了,以西江为例,我一般就建议游客去真正的、世居当地的苗人经营的店购买,而非外地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那种投资式商店,品质还是很有保证的。

  袁啟华,资深驴友

  作为以背包客为旅行方式的人群来说,注重的是简单与节约,经济而实惠。提倡的是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这种体验是贯穿于旅行全程的,一开始的时候,只知道一个大致的目的地,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计划线路,置办装备,估算行程时间,盘算着手里不多的钱,算计明日又将花费几许等等。

  当然在旅途中想要买点地方特产和纪念品之类,也算是一门学问。

  互联网络是强大的,对其有所依靠可以对你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前人所留下的攻略,挑选一些口碑不错的商家作为选择。毕竟你来到这地方之前也有人已经走过此地,可以拿来作为借鉴和参考,让自己省去很多盲目的挑选。接下来就要细化到查阅每一件计划购买的物品,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其形态如何,价格多少,该如何去辨别其真伪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在旅途中必做的功课。所谓有备无患,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在挑选时具有一双慧眼,避免买到一些伪劣的旅游产品。

  整理|本报记者 何天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